《2023年观看《长安三万里》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观看《长安三万里》有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满庭芳.观长安三万里有感梦幻唐朝,群星闪烁,千秋华彩绵延。横枪执剑,豪气耸云天。武将诗人高适,多少次,一许谪仙。鲸鹏志,如其展翅,名望冠长安。擎觞斟夜月,弹琴甩墨,众圣狂欢。待渔阳动鼓,固守边关。万里山河为板,随处写,绝代诗篇。情生韵,扬帆济世,锦绣灿尘寰。这几天跑大山里躲清净了。出来旅游,没谁会去看电影的,所以,景区的电影院人很少,几乎能包场。于是,看了2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和茶啊二中。一起观影的小伙伴更喜欢茶啊二中,我更喜欢长安三万里。看完长安三万里,走出电影院,还有点兴奋的时候,脑子里盘旋着三个大字“太棒了”!现在过了两三天了,头脑冷静下来了,觉得长安三万里的毛病真不少。用网友吐槽的话来
2、说,它不该叫长安三万里,而该是唐诗三百首。回想起来,你根本无法准确说出这部电影到底在讲啥。它好似一个画面精美的诗朗诵MV,高潮部分是李白的将进酒。你会感慨,我国动画电影工业技术令人惊叹的进步,也会为烂编剧写出的烂剧本毁了这部本可以成为动画臻品的巨著而扼腕叹息。8分可以给,全部是动画技术工作者的功劳。剧情么,就这种扁平流水账,如果要说是编剧呕心沥血之作,那我怀疑他真的是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了。我看到有人一针见血地总结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视觉上的成人,但表达上的低幼。”不能更贴切了!出电影院,有很大的一个困惑我没解决,就是:军情急迫,程公公作为监军为啥不问时局,偏偏盯着高适直奔李白?小伙伴给我的解释
3、是,因为李白协助李永造反被抓,皇帝担心高适作为李白好友也叛变了,所以,派太监下来试探。也不是不可以,就,很牵强。高适假装自杀的情节,我也是没看懂,摸不到用意何在。不过这些,编剧好像也不关心,反正都是瞎编的,又不是真历史。开局,主打一个莫名其妙。以高适的角度去叙述故事,是我没想到的,还挺新奇。但是,编剧没给出什么东西,高适这个电影人物,在剧里的表现过分平平无奇了。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情绪稳定、目标坚定的人。就像是现实生活中,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不用父母催,自己就知道要好好学习、复兴门楣。他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没啥情绪波动,也没啥成长。你非要说,电影中展现的50岁以后,他从从八品的书记官一路升职为节
4、度使,算是成长的话。那便算吧。对比起来,电影中的李白就是个无所事事成天喝大酒的“gai溜子”。空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转而投身“饮者”,逃避现实。无法让人产生好感。虽然,李白在背诵将进酒的那段,我也是哭得稀里哗啦,但那眼泪不是为电影流的。是为电影之外的“李白”们流的。电影中的李白,形象刻画得也过分单薄了。大概因为是以高适的角度回忆,他的每次出场都只表现了一个结果。一个高适看到的结果。而没有原因的铺垫,让李白在没有背景知识的观众看来是个情绪不定的酒疯子。三个小时,坐在银幕之外的三小时,旁观李白从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纨绮少年,慢慢变成一个人生失意的垂垂老者,郁郁不得志。尽管他最后还是吟唱出那句“两
5、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却有种欲盖弥彰的掩饰。用表面的豁达,去掩盖内心的悲伤。那是李白啊,天下读书人心中的白月光啊。那是能干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杜甫,让天下读书人第一推崇的李白,光焰万丈长的李白。你早就知道所有人物的结局,还是不得不为他们感到难过。我们安慰自己说,人的境遇和人物的塑造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李白没有那些求不得,也许他也无法成为今天的李白。对于我们后人来说,他以一个浪漫主义谪仙人的光辉形象活了1200多年。但对于李白自己来说,他拥有的是一个因商人之子的出生而地位低微,以至于心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一生。他只活了60年,亲眼目睹了由盛转衰的大唐,也行过了自
6、己由盛转衰的一生。全剧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杜甫。“我姓杜,单名一个甫字。”杜甫,一个活在当代年轻人表情包里的老朽形象,他面颊消瘦苦大仇深,一生都在忧国忧民。李白的诗,让人觉得他就没老过;杜甫的诗,让人觉得他就没年轻过。然而,和李白出生低贱不同,杜甫出生世家,妈妈崔氏,来自当时四大世家之首的崔家。对,黄鹤楼的崔颗,就是这个崔家的,所以崔融不仅是官二代还是富二代。杜甫家庭条件优越,小时候调皮捣蛋,上树掏鸟下河摸鱼,想必也是拥有过一个快乐童年的。他年轻时候,定也是一个可可爱爱的小孩吧。在历史的椅角背完里挖点八卦,还挺有意思的。我们后人看到的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低贱还是尊贵,唐末的那些诗人才子们,都没啥好下场的。李白、杜甫、王维、岑参、崔颍、王昌龄、张旭、李龟年,时代的一粒尘土,落在他们身上,就是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