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考试章节要点重点—第四章 常见慢性病 要点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师考试章节要点重点—第四章 常见慢性病 要点重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健康管理师考试章节要点重点一第四章常见慢性病要点重点第四章常见慢性病(慢性病负担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70%;吸烟人达3亿;80%家庭油烟超标)心血管疾病的三大经典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第一节概述一、慢性病的主要特点病因复杂,其发病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起病隐匿,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病程较长,随着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功能进行性受损或失能;难以治愈,疾病一旦发生,表现为不可逆转,很难彻底治愈;预后较差,疾病后期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已经成为全球死亡与疾病负担的主要病因。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位是前4名二、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中间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
2、、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其他因素:不良心理精神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等遗传因素三、慢性病主要社会危害严重危害居民健康,不断加重经济负担第二节恶性肿瘤我国肺癌发病率为恶性肿瘤的第1位,乳腺癌是女性的第1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的是肺癌从组织学分为上皮性的癌、非上皮性的癌、白血病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1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吸烟(最主要):肺癌80%;口腔癌、食管癌、喉癌、胃癌等HBV感染(乙肝病毒)膳食营养因素:热量摄入过多,身体活动不足,硒缺乏与食管癌。工业化学物质,如亚硝胺,黄曲霉毒素,苯并比等职业危害:如石棉导致的肺癌,间皮瘤,苯
3、导致的白血病,种导致的肺癌,皮肤癌等明确为职业化恶性肿瘤其他:电离辐射,包括医源性X线(急性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紫外线照射(皮肤癌)2.恶性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三早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5年生存率的主要策略胃癌:问卷、胃功能检查(胃泌素和胃蛋白酶)、胃镜检查,肺癌:高危人群实施低剂量螺旋CT检查乳腺癌、宫颈癌:筛查流程是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检查(俗称铝靶)、乳腺穿刺活检;宫颈癌的筛查流程是乳头状病毒检查(HPV)、脱落细胞检查(TCT)o大肠癌:便潜血、肿瘤标记物、肠镜检查,是早期大肠癌筛查的主要技术手段,食管癌、肝癌、鼻咽癌、前列腺癌及甲状腺癌尚无好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恰当使用甲胎蛋
4、白AFP测定,有可能降低肝癌死亡率,因此可考虑在相应的高发区特定的人群中测定甲胎蛋白筛查肝癌。第五节冠心病卒中和冠心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判断冠心病死亡率的依据有慢性冠心病死亡,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冠心病猝死。判断冠状动脉事件发病率的依据,有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1 .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2 .近10余年来趋于将本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
5、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碎死也包括在内慢性冠脉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临床诊断如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可基本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典型心绞痛的特点1诱因:常由于身体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或心动过速而诱发。也可发于夜间。2 .部位及放射部位:典型部位为胸骨体上中段的后方,也可在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内侧臂至小指及无名指,或至颈部、咽部、下颌骨,少数可放射于其他不典型部位或放射部位疼痛更显著。心前区疼痛范围如手掌大小、界线不清。3 .性质:压迫、紧缩或发闷,有时有室息和濒死感,疼痛可
6、轻可重,重者伴焦虑、冷汗。一般针刺样或刀扎样疼痛多不是心绞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而不像胆绞痛、肾绞痛和胃肠疼痛,患者多辗转不安。4 .持续时间及缓解: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15分钟而自行缓解,偶尔可长达1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在有临床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中,大约1312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差异极大有1/3的患者,发病急骤,极为严重,未及医院就已死于院外;另有1413患者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很轻未就诊。疼痛更剧烈其突出的症状为胸痛,疼痛较心绞痛更剧烈,呈压榨性或绞窄性,难以忍受,患者有濒死感,烦躁不安;持续时间更久部
7、位及放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持续时间持久,多在半小时至几个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需要使用麻醉性镇痛剂。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血清酶学的升高无心肌梗死病史也无典型心绞痛者,需要综合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临床病史、其他心脏病的排除等方面综合考虑,但确诊需要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解剖学目前冠状动脉狭窄诊断金标准:冠脉造影检查,狭窄250%有临床意义。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三高、先吃不动胖、还吸烟、联合作用)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病变更严重、更广泛、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早冠心病家族史饮食身体运动少超重和
8、肥胖吸烟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具有三种主要危险因素的个体比完全没有的高8倍,比具有两种的高4倍(胆固醇26.46;舒张压290;有吸烟史)第六节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等,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从高往低依次是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脑梗死脑梗死也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根据发病机制,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主要有:多数在安静时急性起病。活动时起病多为心源性脑梗死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脑栓塞起病尤为急骤,一般数秒至数分钟
9、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头颅CT和标准头颅磁共振(MR1)在发病24小时内常不能显示病灶,但可以排除脑出血,发病24小时后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MR1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早期显示缺血组织的大小、部位。二、脑出血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其临床特点为: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时急性起病;突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发病速度更快,十分钟到数小时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安
10、全有效的方法,可准确、清楚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等脑出血CT扫描血肿灶是高密度影三、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组织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是其最常见原因。主要症状为突发剧烈头痛,持续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及烦躁、谑妄等精神症状少数出现癫痛发作;其突出体征是脑膜刺激征明显。头颅CT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方法,若显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可以确诊。本病诊断明确后,应尽量行全脑DSA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四、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三高、先吃不动胖、烟酒不离身、得了脑卒中高度紧(颈)张、,b情郁闷,误服避孕药)糖尿病血脂异
11、常高血压: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性等肥胖吸烟饮酒(J型关系)颈动脉狭窄心脏病:心房纤颤是脑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他:高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综合征,缺乏体育活动,饮食不合理,口服避孕药,促凝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n等)第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种持续性(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阻的疾病,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全球死亡原因第四位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
12、以上,并连续两年者。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可以诊断为COPD。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CoPD。一、CoPD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喘息
13、和胸闷。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Ce)PD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疾病进展,可出现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肺叩诊呈过度清音,两肺呼吸音减低,肺部干、湿啰音等体征;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发绢,伴右心衰竭者可见下肢水肿、肝大。二、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监测指标1 .肺功能检查(金标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v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2 .胸部X线检查:早起无明显变化,后期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征性改变。3 .血气检查:血气异常首先表现为轻中度低氧血症。随疾病进展逐渐加重,出现高碳酸血症三、COPD的危险因素引起
14、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1 .个体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CoPD发病的危险性。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是COPD的危险因素,气道高反应性可能与机体某些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2 .环境因素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某些特殊物质、刺激性物质、有机粉尘、变应原空气污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病毒感染、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可能是急性发病的主要病原菌。第八节其他慢性病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一二一: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二、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进行性的骨骼系统疾病,其特
15、征是骨组织的骨量低,骨骼微结构退化伴骨脆性增加和易骨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一般以骨量减少、骨密度(BMD)下降和(或)发生脆性骨折等为依据。目前,骨密度检测是主要检查依据,近年来骨代谢生化指标也有,主要包括骨矿物质、骨代谢调控激素和骨转化标志物。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身材、体重、家族骨折史、钙和维生素D摄入量、每日日照时长、活动量、吸烟史、饮酒、饮茶或咖啡、过早绝经、绝经时间、绝经后是否激素替代治疗、怀孕次数、患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主要分布在绝经后的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其次是钙和维生素D缺乏、吸烟、过量饮酒和咖啡、身体活动少、性激素低下等人群。三、口腔健康(-)口腔健康的判断判断口腔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以及没有口腔疾病。口腔健康应具备以下要素:没任何疼痛和不适。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心理方面:外观正常、不影响自尊、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