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范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范策略.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范策略正确看待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做到全员防范,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风险,以保证企业效益受到有效保护。根据工程总体的进度,防范风险存在于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三大主体位置。(1)在工程施工前也就是项目招投标前后阶段.项目单位要充分做好项目立项风险防范意识,在投标前要认真做好对项目所处国家、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状况、政策法规以及包括业主单位的资金状况、支付信誉等各方面信息的分析论证;对招标文件要做好认真分析,找出里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应防范方法;做好项目现场勘探调查,认真计算分析各种施工要素等成本价格的合理性及预防范围,及时做好项目
2、成本的风险防范。全体员工要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各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安全监理要时刻做到安全教育及安全监理工作,任何涉及危害施工安全的天气、地理、施工设备等因素都要做好事先预警,做好安全防范,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2)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是项目工程中的重点区域。首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缩短项目工期、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质量的前提和依据。施工方案的制定,要以合同工期为重要依据,充分结合项目难易度、规模、施工条件等其他因素,制定几套施工方案提供比较加以选择,找到最佳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此次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其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坚决实施严谨科学的工程成本项目管理。在
3、施工方案的基础上,严格制定成本控制管理措施,并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实施,降低各生产资料的成本费用,包括人工、物料、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费用等各种费用。其中,合理组织、配备人员施工,减少窝工现象,提高工程质量,降低人工费用;对工程设备的管理要做到合理高效,正确选配合理利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都要列入施工计划之中,专管专护,尽量降低施工中所消耗的设备台班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减少设备修理的次数及费用;物料的管理要做到全员节约降耗,奖罚分明。由于物料费用占据了整个工程成本的60%左右,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因此加强物料管理,健全收放料制度,实施三级物料管理,收料员、材料保管员、班组
4、领料人员各司其责,互相监督控制。对物料实行限额领用,依据预算加以控制,按照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与施工班组最终结算,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要从施工基层做起,树立全员节约意识,从根本上降低工程成本。其次,合理降低施工管理费用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又一关键,工程管理费用中,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各种办公用具费等所占比重较大,合理计划各项开支,严格控制各项费用。项目施工开始,应该根据工程预算及合同工期制定出合理的费用开支计划,逐一审核每一项费用指标,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对管理人员的各种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及购买各种用具费要严格控制审批,力图达到降低管理费用的目的。(3)项目施工完成后这一阶段要及时做好项目验收工作,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方案,及时按照施工合同所注明的时间去办理决算送审手续。对于工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和项目设计变更部分及其他原因而追加的合同价款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以确保得到相应的结算和工程款。同时项目部应及时做好工程保修预算,预算要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维修费用,做到不漏算不多算。(4)依法索赔是施工企业在执行施工合同中转移风险的主要途径,是企业根据法律法规、合同规定在执行中不是由于自身的错误而是属于合同中对方应该承担的过错导致的损失,而向合同对方提出的经济补偿的要求。施工索赔是法律法规赋予当事人的权利,也是企业避免损失、增加利润的合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