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1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7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3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受重庆市北路区蔡家组团土地储备整治德设管理委员会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蔡家组团M1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本次设计包含道路工程、岩土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工程、交通工程、景观工程及其他附属配套工程等的设计。二、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 合同依据(1)与重庆市北硝区蔡家组团土地储备整治建设管理委员会签订的本项目勘察设计合同。2.2 政府相关批复意见及相关文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市政500109202300007号)(2)重庆市北韬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市蔡家组团M1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北宿建发(2023)202号
2、2.3 3相关勘察、测量、检测报告文件(1)本工程一次性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23.06修正版)(2)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2.4采用标准、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37-2012)(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4)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6)城犊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7)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8)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3、规范(DBJ50/T-078-2016)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1项目区位项目区位示意图(一)蔡家组团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50万。它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发达的交通网络、优越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用地条件,是重庆主城区最适合大规模城市建设用地的地区。重庆2023年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3)纲要将蔡家组团列为主城北部片区的重点发展区域,打造成为重庆未来新的经济高地。通过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服务,把蔡家组团建设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最适宜人居、最具活力、最具有竞争力的生态城市。项目区位示意图(二)本次设计M1路位于
4、蔡家组团内,M1路设计起点起于现状快速路一横线南侧接M1桥,先后与现状横一路、规划支路、现状横五路、形成十字交叉,后又与规划支路形成T型交叉,再与在建M2路形成十字交叉,终点与现状横四路东段形成十字交叉。本项目设计蔡家组团M1路为城市次干路,全长1236.721m,设计车速40Kmh,路幅宽度26米。项目区位图12工程规模M1路设计起点起于现状快速路一横线南侧接M1桥,先后与现状横一路、规划支路、现状横五路、形成十字交叉,后又与规划支路形成T型交叉,再与在建M2路形成十字交叉,终点与现状横四路东段形成十字交叉。本项目设计蔡家组团M1路为城市次干路,全长1236.721Km,设计车速40Kmh,
5、路幅宽度26米。停车视距(In)1601107060403020执行情况:本项目道路停车视距大于等于40米,茜足强制性条文要求。三、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1. 1初步设计批攵重庆市北路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市蔡家组团M1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北常建发(2023)202号,详见附页。3. 2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1、设计标准与技术指标:“路面结构设计荷载:城市A级”应修改为“双轮组单轴载IoOKN”;“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0年”应修改为“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执行情况:已在设计说明中第四章设计技术标准中将设计荷载bzz-100kn及使用年限进行修改。2、根据建筑总图,补充完
6、善小区开口设计。执行情况:在平面图及纵断图中均标注小区开口位置及标高。3、纵断面设计图中补充地质资料。执行情况:由于地勘资料中的原道路平面中线进行了调整,故纵断地勘设计资料正在完善,本次设计在岩土专篇中将逐桩横断面附上地勘断面进行对比。4、补充软基处理平面图和工程量计算。回复:已在大样图中补充软基处理图纸,本次设计设计范围内大部分为挖方,其余填方部分根据地勘资料无软基部分。5、补充路基施工期临时排水设计。执行情况:本次设计中仅有一处需设置临时排水,但由于另一侧为已建成建筑,故本次设计考虑将此低洼处部分填土,再由排水沟汇水至道路雨水排管,低洼处填土量已计入填方工程量。(9)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
7、GB51286-2018)(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1)城镇人行道设计指南(DBJ50/T-131-2011)(12)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1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14)砂基透水砖JG/T376-2012(15)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7)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18)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CJJ/T273-2019)(19)城市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BJ50/
8、T-237-2016)(20)国家、地方法律法规标准的相关规定。2.5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37-2012)中,与设计有关的强制性条文及执行情况分述如下:第3.4.2条:道路建筑界限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执行情况:道路设计上无任何物体侵入德筑界限内。第3.4.3条:道路最小净高应符合表3.4.3的规定:道路种类行驶车辆类型最小净高(m)机动车道各种机动车4.5小客车3.5非机动车道自行车、三轮车2.5人行道行人2.5执行情况:道路设计最小净高大于4.5m,人行最小净高大于2.5m。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中,与设计有关的强制
9、性条文及执行情况分述如下:第6.6.1条:各级道路停车视距不应小于表6.6.1的规定值。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30204. 3.2地层结构经地面调查和钻探揭露,本场地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陆相沉积岩层和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土层。表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和因人类工程活动堆填的填筑土层。其中残坡积层分布于场地的沟槽及丘包的缓坡地带,一般厚约0.30-5.30m;填筑土则不连续分布于全场地,一般厚约0.50150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陆相沉积岩层,主要岩性可划分为砂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等,相变现象发育,顶部风化强烈,强风化层厚度一般为0.51.50m。由上至下各层岩
10、土特征如下:填筑土层(Qj):主要分布于居民地及周边,堆填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均超过10年。结构稍密中密,厚度一般为0.501.50m。主要由粘性土夹砂、泥岩碎块石、碎砖瓦等组成,部分由粘性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组成,硬杂质粒径20500mm,一般为50IOommo稍湿饱和。残坡积层(Q严”):亚粘土(Q/刈):黄褐红褐色、局部为灰褐色。硬塑状,局部表层为软塑状、局部含砂,含量510乐干强度中等、切口稍有光泽、摇震反应无、韧性中等;主要分布于沿线的沟槽及丘包的缓坡地带,厚度0.305.30m,沟槽地带厚度大,缓坡地带厚度小。本层地表一般为0.300.8Om大多经人工改造为耕植土,富含植物根系等
11、有机质、腐殖物。在稻田、鱼塘等处因长时间及肥料、饲料浸染而呈流塑状,为灰黑色,厚度一般0.5150m。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K)为一套强氧化环境下的河湖相碎屑岩要造、由砂岩一泥岩不等厚的正向沉积韵律层组成,为一套紫红色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夹灰色、紫灰色中粒砂岩,以砂岩为主。岩性特征如下:砂质泥岩:紫褐色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胶结,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在沿线上沙溪庙组岩体中约占25虬弱风化岩体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泥质砂岩:紫褐色褐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泥质胶结,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在Z3-57有揭露。弱风化岩体裂
12、隙不发育,四、建设条件4.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本项目场地地貌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沿线地形较平坦,多为浅丘地形,丘包与沟槽相间排列,丘陵间纵横冲沟较为发育,局部为丘间坦坝,顺向坡较缓、坡角6-10,反向坡较陡、坡角1025。4.2 气象、水文蔡家组团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陆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中,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具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8.3P,极端最高气温43C,极端最低气温7.8C;最热为每年7月中
13、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多年平均降雨量1082.6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6.7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4. 3工程地质情况4. 3.1地质构造场地位于悦来场向斜西翼,岩层产状100120,倾角约610%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无断层发育,地应力条件简单,应力水平极低,层间结合较好。根据实地量测,基岩中主要发育两组裂隙发育,特征如下:J1:倾向559651以60。为主,倾角659801以709为主,裂隙面平直,微张,宽度13mm,部分有粘性土充填,裂隙间距1.54m不等,主要出现于砂岩层中,为硬性结构面,结合较差。J2:倾向300
14、。310%以3059为主,局部存在翻转现象,倾角70。85。,以75。为主。裂隙面较直,延伸长,一般大于5m,微张,宽度23mm,局部有粘性土充填,裂隙间距0.52.5m。主要出现于砂岩层中,为硬性结构面,结合较差。4. 3.5不良地质现象据调查和钻探揭示,拟建场区内及周边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5. 3.6工程地质评价地震效应评价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t路基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Oo4-89),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由于道路一般填方区稳定性好,尽管
15、地震波在高边坡(高填方边坡及高挖方边坡)具有放大作用,但因拟建道路属于抗震简易设防区,地震力对道路的影响小,故将拟建道路的填方路堤、深路堑路基、半挖半填路基均划为抗震一般地段。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OO4-89)之规定:处于基本烈度为6度地区的道路路基工程,除国家特别规定外,可采用简易设防。4.3.7各路段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4.3.7.1道路工程地质评价如下:道路起点里程桩号K0+000,终点里程桩号K1+096.20米(原班号),起点设计标高为327.89米,终点设计标高为325.487米,4个纵坡段,最小纵坡1.129%,最大纵坡3.902%,横断面设计标准路幅宽为26m,车行道为2*7.5%人行道为2*5.5m,为城市次干道级。现分段评价如下:4.3.7.2K0+000K0+050段为坡方段(参见:1-1,剖面)该段道路经过段为一斜坡地段,地形坡度较平缓,沿道路轴线一般地形坡度314,垂直道路轴线,地形坡度约29。上伏土层为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最大厚度约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