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查不出来改不到位的难题如何破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隐患查不出来改不到位的难题如何破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安全隐患查不出来改不到位的难题如何破解关于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的调查某企业自我感觉良好,结果专家一查,3天就揪出500多项隐患,其中重大隐患30项;某企业按照隐患整改建议一顿操作后,隐患居然从1项变4项;某化工企业明明有众多自动化系统设备加持,可由于种种原因,三年来一个都没用当前,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如火如荼,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了20个综合检查组,各地区派出1000多个省级工作组,开展隐患排查。以上这些怪事正是检查所见。来自6月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数据,各级各部门共检查企业单位120余万家,排查隐患460余万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9万余项
2、。与数字庞大、触目惊心相比,更令人不安的是某些地区、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整改质量低下。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查不出来、改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风险应控未控、隐患应消未消,和两个根本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调查发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不高的问题关键在于责任落实不力。既有内部自查不想、不会,也有外部检查不精、不专,更有整改环节不严、不实,加之后疫情时代经济快速复苏,大干快上错误思想占了上风,部分企业要么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要么避开老大难问题、专攻鸡毛蒜皮二以上种种皆拉低了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需引起重视。更何况,风险隐患的动态变化使排查整改工作无法一劳永逸,有限的人力物力与之对抗更显困
3、难艰巨。一、内部检查跟不上,外部推动存短板今年4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监督检查组在抽查检查浏阳市七宝山铜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时发现,该矿开展矿山安全综合整治自查自纠敷衍了事,对照15个方面210项内容自查未发现任何问题隐患。督查组仅通过内业及井下检查,不到半天功夫,就揪出23项问题隐患,其中还存在井下不按规定动火作业等重大隐患。未发现任何问题隐患不是个例。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统计,今年部署开展的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中,一季度全国共有7132座矿山开展自查自改,仅发现重大隐患208项,平均34座矿山才有1项重大隐患。其中,内蒙古、辽宁、贵州等地矿山企业自查未发现任何重大隐患。这与国家矿山
4、安全监察局非煤监察司今年同期检查全国31个县(区)91座非煤矿山发现重大隐患75项的情况,形成巨大反差。与此同时,由于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不高酿成的悲剧历历在目。2019年7月19日发生的河南义马气化厂重大爆炸事故,死亡15人,该企业在事故发生近1个月前就发现装置泄漏,但未引起重视,未及时处置,终酿大祸;2023年4月29日发生的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特别重大事故,死亡54人,房主违法违规加层扩建,事发前房屋出现明显倒塌征兆时,仍拒不听从劝告,酿成悲剧。当前专项行动进入第二阶段,重点开展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帮扶。各地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不高,尤其是企业自查质量不高的各类表现值得关注。企业自查
5、能力有限,眼不亮,气不足印象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前应急管理部部级层面会编制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表,并将其提前发给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与企业,由部门督促企业开展先期自查。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总工程师程长进说,这种做法可以有效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但从部分企业自查结果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一些企业自查时不深入、不认真,对检查表中的检查项理解不到位,对现有标准规范理解不透彻。程长进说,比如,企业自查出来的隐患常常是:安全标志褪色、铁盖板腐蚀严重、集水坑上无盖,而对眼前的重大风险视而不见,就连一级重大危险源进出口管线上无紧急切断阀、现场存在非防爆电气设备这类重大风险都查不出来。部分企业根本就没开展自查,每次遇到要
6、自查时,随便摘几项以前内外部检查发现的隐患作为本次检查出来的问题,再根据这些隐患做一份整改报告了事。检查中会发现有的企业一模一样的隐患多次出现,就连整改图片也一模一样。北京励翔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吉立广说。记者从应急管理部相关司局了解到,在历次安全生产督查检查中,均发现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不严不实、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甚至有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倾向。要么查不出问题隐患,要么查出问题隐患后隐瞒不报,要么查出的问题隐患都是小问题,而老大难、深层次的问题都不愿触及。止匕外,部分企业还因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足,风险辨识不全面,管控措施不细致,隐患排查内容不明晰,激励机制有欠缺,企业全员排查隐患的自主性、
7、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排查不出真正的风险隐患。概括起来一句话,能力有限,眼不亮,气不足。专家帮扶存在形式主义,水平不高,作风不严内部检查没起作用,外部检查效果如何?记者了解到,为提高风险隐患排查质量,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行专家帮扶等制度。然而在一些地区,该制度在运行中变了味儿。国内一家大型化工行业央企安环部负责人陈兴对此深有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地方政府到被帮扶企业,在思想上、行动上发生了微妙变化,有的地方政府把其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据他介绍,一些地方会特意选择安全条件较好的企业进行帮扶,而真正需要帮扶的企业反而没有得到指导。专家帮扶查出的问题越多,对地方监管部门的影响就越大,查出问题后被通报、
8、曝光,证明地方监管不到位,影响监管人员的工作绩效J陈兴说,到安全条件差的企业实施帮扶,一旦查出重大隐患,企业就可能面临停产停业整改,这对企业和地方经济都会造成影响,因此专家帮扶出现猫鼠游戏就不稀奇了。专家帮扶领域出现形式主义,风险隐患排查整改何谈高质量?记者调查发现,除上述问题外,专家专业能力不足、标准适用矛盾也是基层普遍反映的问题。重庆市某县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李山表示,专家来自不同单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容易导致专家在同一问题上的认识不同,从而给企业带来无所适从的烦恼,不知道该按照谁的意见来整改。比如,矿山企业中的边坡角度问题,有地质背景的专家会从岩石力学的角度讲矿层整体稳定性好
9、,边坡风险较小;采矿领域的专家会认为现实不符合规范要求,甚至会判定为重大隐患。李山告诉记者,这些问题往往让基层监管人员左右为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从而做出正确的执法判断,这恰恰又是基层监管人员的薄弱之处。企业的无所适从和监管人员的左右为难,反映了专家帮扶制度的一个侧面。该问题也大大影响了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的质量。陈兴坦言,个别专家只会对照标准死搬硬套,缺乏合理变通;只考虑眼前问题,不考虑问题如何整改、是否能整改、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等。对于一些老企业,在企业没有进行新改扩的情况下,经常出现专家用新规范套用老标准的情况,造成企业隐患整改难度大,存在整改不及时不到位情况,机
10、械执行标准、规范,未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目前,有些企业对专家帮扶产生依赖心理,排查整改全过程参与度不高,专家说怎么改就怎么改,根本不看专家使用的依据是不是准确。有的地方明显错了也按照专家意见整改,造成旧病未消、又添新疾。止匕外,从客观规律上看,风险隐患是动态变化的,这一秒是安全的,下一秒隐患就可能出现,从而导致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很难一劳永逸,有限的人力物力与之对抗更显困难艰巨。二、责任落实落不到位,整改闭环闭不到位企业是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的主体。记者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在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上尚存较大差距,这也是业内人士认为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11、责任落实不到位是个老问题,但老问题不是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记者通过采访多地一线监管人员、行业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发现当前安全生产领域存在上热下冷政府热、企业冷难题,原因既有主观上的不想、不会、不重视,也有客观上的点多、面广、战线长,需要区分对待。企业负责人口头上重视、行动上无视多位基层监管人员向记者表示,从日常执法检查经历来看,有些企业负责人仍认为隐患排查是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的事,而不是全员责任,未在全企业层面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班组、车间、厂级隐患排查时,有流于形式、走过场之嫌,没有发挥好一线员工在隐患排查方面的作用。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
12、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责任未落实到位的企业负责人一般分为三种:一是落实主体责任自觉性不高,认识不到位,甚至刻意造假;二是由于不懂不会发现不了问题,或发现了问题整改不到位,导致排查整改流于形式;三是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到安全监管部门查出问题要进行处罚了,才开始重视。许多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口头上说重视安全,即便知道有隐患也不愿意去改,觉得长期以来没发生事故,便不愿投入人力、财力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心存侥幸。江苏某地应急管理部门监管人员张岩介绍,当地执法人员检查发现一家企业焊接工无证作业,当场要求停止作业,同时了解到企业负责人是为求高效明知故犯。后来,执法人员复查时,发现该企业仍存在焊接工无证作业问
13、题。不懂不会,整改反而把隐患越描越黑如果说意识淡薄、心存侥幸的企业是明知故犯,由于不懂不会,明明投入了人力物力却把隐患越描越黑的企业确实有点冤。程长进介绍,有家化工企业一级重大危险源汽油内浮顶罐出口未设置紧急切断阀,专家提出整改要求。可等复查时发现,该企业虽然增加了紧急切断阀,但未履行设计变更手续、未开展功能安全仪表评估等一系列配套操作,导致1项隐患问题变成了4项,而且由于报警值设置不合理,风险比之前更大。一些企业虽然在自查或外部检查中发现了隐患问题也积极整改,但经常存在整改质量不高的现象。程长进说,某地区在一次专项整治中督办问题整改率达100%,但专家复查发现,整改满足要求的仅不到70%,且
14、在现场还能发现同类隐患。为何隐患屡查屡有,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程长进认为,企业未对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同类隐患再次产生,提A就整改A,不举一反三;隐患整改时,不组织评估,不履行变更手续,不开展设计;企业委托的设计机构能力水平低,或是不去现场勘察,想当然地提出设计,或出具虚假的设计资料;应付整改,不组织复核验收,能蒙混过关就蒙混过去,致使隐患越改越多,隐患闭环整改无法实现。不懂不会的问题也集中暴露在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身上。多位基层监管人员告诉记者,许多小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其自主排查隐患能力不足,不愿学习提高,得过且过。有的企业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无法安心搞好安
15、全生产管理工作,对隐患问题没有实施重点跟踪整治。虽然每年政府部门都会组织安全培训,但对某些人群效果不彰。外部环境变化,部分地区没有守住安全底线红线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有一段话值得深思:今年以来发生的多起事故反映出一些地区在应对疫情后经济发展挑战中,没有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没有守住安全底线红线,没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甚至只重发展不顾安全;反映出一些地区和单位在抓落实上仍有差距,安全生产责任悬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质量不高;反映出一些企业片面追求效益、追求速度,打乱正常的安全生产程序和工艺,现场管理混乱,违法违规忘乎所以;反映出有
16、的地区安全监管执法宽松软虚,与违法违规行为作坚决斗争的精神不足、措施不果断等。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如何在发展过程中避免埋钉子、留尾巴,使责任落实到位、整改闭合到位,实现发展与安全的动态平衡,无疑考验着地方治理的智慧和能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未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问题在部分地区均有不同程度体现。山东某县应急管理部门监管人员王卿认为,疫情过后,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有所抬头,没有真正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当安全与企业效益发生冲突,许多企业不是想办法平衡,而是往往把安全扔开。对于排查出的风险隐患拖字当头,以致小的拖大、大的拖炸。一位长年从事矿山安全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