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经典、儒家与读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财贵--经典、儒家与读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王财贵】经典、儒家与读经栏目:演讲访谈发布时间:2015-06-01 15:20:27标签:王财贵作者简介:王财贵,男,民国三十八年(西历一九四九年)生,台湾省台南县山上乡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曾师事掌牧民先生、王恺和先生、牟宗三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鹅湖月刊社主编、社长,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教授、华山中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著有读经二十年(中华书局2014年版)。经典、儒家与读经作者:王财贵来源:新浪博客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月十五日戊申耶稣2015年6月1日王财贵按:虽然主旨万变不离其宗,所谓三句不离本行,但此一演讲,多讲了一些读经的文化背景,不管有
2、没有人读看,但小楼确实费了许多心力打成文字稿,而且文笔已经相当顺通了。只是口语快速,毕竟偶有不够明确的地方,需要增删润饰,方足其意,而转录者为忠实起见,几乎是逐字稿,如发现有不甚完整处,又不便自行改动,所以只好由演讲者本人来修饰了。十多年来,我的演讲,大都前时既无文稿,而讲过就算,也不管有没人录下影音,录了,也不问是否流通,流通了,也没要求转成文字。因为以前我偶尔会把牟先生的演讲成文字,知道这是很费劲的。所以,如有人费心转录成文稿,我是很感激的。此番为报答小楼的诚意,我也花了几天,把整个文稿修整了一下,并且依记忆所及,把前头没录到的几分钟补足了,现在贴出来,以后引用或转贴,可以此为标准。再次感
3、谢小楼的用心。时间:2006年9月28日地点:北京人民大学主讲:王财贵教授录入:方哲萱修订:王财贵(2006/11/23)经典、儒家与读经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王财贵讲于北京人民大学孔子文化月讲座第一讲各位领导,各位教授,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下午好!人民大学以学术和党政界的龙头地位,每年秋季,从九二八开始的一个月,选定为孔子文化月,热烈地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来表示尊重民族圣人,宣扬民族文化的心意。这个活动,对学生乃至于社会的影响力,应该是很巨大的,其用心令我敬佩。两年前,也是在孔子文化月中,我第一次来到人民大学,作了一场演讲,并接受了人民大学的好意,应聘为本校孔子研究院的研究员。很惭愧,两
4、年来,并未曾尽过什么力,今天又是今年的孔子文化月活动的第一天,我恰好在北京,校方让我来作系列讲座的第一场演讲,也算是一种报答了,人民大学可不要说我接了聘书没尽责,炒我豌鱼,让我下岗哦!(笑)今天是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纪念日,早上,我参加了北京四海经典教育推广中心所举办的全球读经一论语一百的发起活动。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轻蔑圣人,忘记经典的时代,因而我们这个民族,也成了缺乏智慧,丧失信念的民族。凡是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一个爱国家爱民族的年青人,都应对此问题做深入的反省和自责。所以我今天临时订了一个题目:经典、儒家、与读经,用这三个观念,试图来反省我们民族的处境,指出时代的方
5、向。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愿以这三个观念,和大家共勉。首先让我们认识什么是经典。什么是经,什么是典,为什么有一经典,我们为什么要尊重经典,更要在这个时代重新提倡经典?我们对一个观念的了解,往往可以从它的字义了说起。我们先看经这个字:有文字学家认为,形声必兼会意,就是读作什么声音,是与其意义有关的。如江河就是形声字,一半是形,一半是声,形代表本质,声指示读音。江河的形符是三点水,代表与水有关,它的读音一个是工,一个是可,工和可两个声音和意义有什么关系呢? 江、河都是大川大水,大河流动的声音就是可可可(HoHoHo) J ,大江流动的声音就是工工工(KongKongKong)J ,所以借用工和可
6、的声音,这声音也表示了相当的意义。更典型的,譬如论语的论字,从言,仑声。仑的本义是集册,编集简册,而引申为凡是有次序有文理的事物,所以如果加言为形符,就成为论说的论,整顿丝线,加系作形符,成为经纶的纶;指水中的纹理,成为沦涟的沦,而安排人世的关系,便成人伦的伦,这些字都以仑作声符,而都与文理次序有关,可证形声之兼会意了。那么,看经这个字,其形符是个绞丝旁,我们就知道与丝线有美,其次,看其声符里,中间有个川字,是水,而里就是水脉,山有山脉,水有水脉,就像人身上有血脉一样。脉是从这里通向那里的轨道,所以里和交通来往有关。如果形符是双人旁,就是径,路径,也就是你出入的道路,这样也有通往的意思,把形符
7、换成走马旁,写成迳,更有直通的意思了。所以经这个字,从形符看,和丝线有关;从声符看,则有直通的意思。经字的本义,在说文解字上说:经,机纵丝也,是说织布机上的直线、纵丝。布本是由纵线横线交织成的,直线叫做经,那么横线呢,就叫做纬了。经纬同样是织布机上的丝线,只是方向不同,就成了两个概念。两相比较下,经这个直线就显出某些特色来,首先,它比纬先摆上去,有了先在性;而既摆好了经线,便决定了这匹布的质量,所以经有主导性;再来,经在织布的时候,几乎是不动的,由纬来动,因此经有不变性,也就是永恒性。它先在,它主导,它永恒。因为经线有这几个特色,把它抽象化普遍化后,就有经常不变,天经地义的意思。进一步,凡是记
8、载人类永恒的智慧,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著作,就渐渐称为经了。而典字,是个会意字。会意字就是由两个字合成一个字,而字义也是这两个字的合义。典字的上半部是册,下半部是几。册是个象形字,像竹简用线穿起来,是古代的书籍模样。其下是几字,也是个象形字,是高脚的桌子的图像。放在高几上的简册,应当是贵重的文件,所以有个成语叫高文典册。引申为所有贵重的事物,如典礼、典藏。所以经典合辞,就是永垂不朽的高文典章。中国至少在春秋时代就有称为经的书,首先提到六经的是庄子,庄子不是儒家,是道家,既然道家的学者都把孔子的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书称为六经了,可见在春秋时对经用法已经非常确定,就是把人间非常基本
9、的、很高明的有代表性的著作叫做经。春秋以后,一直到汉朝,又有所谓纬书,就是辅佐经书的书,每本经都有纬书,称为六纬。后来,几乎只有儒家的书才称为经,从六经到五经到九经到十三经,都只算儒家的书,而且是环绕着孔子所传的六经的书,才称为经。所以,我们应该注意,一本书之称为经,有它特别的意义。纵使是中国人对外来书籍的翻译,也对有特殊的含义的书,才叫它做经,有特别尊重的意思。中国的四库全书里面有所谓经史子集,经摆在最前面。我们翻译印度传来的大藏经,里面含有三部分,叫三藏经、律、论,也是把经放在第一位。我们要知道,这个次序不是一时的好玩,乃是有意的排列,把价值性最高的排在前面。可见整个学术史当中,大家有个共
10、同的观念经有特别的意义,并不是任何书都能称为经,在中国只有儒家的基本著作称为经。其他纵使很重要很有名的书,也不能称为经。譬如在唐朝,皇家信奉道家,尊崇老子,就把老子的书称为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并不是宣扬道德,我们常有这个错误的观念。老子这本书之所以称为道德经,因为它有五千言,如果写在竹简上,就很笨重,因此把竹简分成两卷,第一卷的开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字是道,因此就把这一卷称为道经,下一卷开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但不能称为上经,因此取第二个字,就叫德经,合在一起,就是道德经。老子就成经(成精)了(笑)。道家的第二把交椅人物庄子,我们也不能忽视他,因此他的书,升格为南华真经,庄子也成经To虽然
11、在历史中、民俗中,尊重道家、尊崇老庄的人,有时称老子、庄子为经,但是,请看纵使在没有礼法的当代,每个大学的课程表,如果讲老子庄子的课,课名叫老子、庄子,很少叫道德经、南华真经的。可见,你就是贵为皇帝,想要推崇某本书称为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翻译佛典,经、律、论的称呼,其层级是很严格的,三藏之经,类比于四库的经,大体上,经就是佛之所说,论是菩萨所论,这是不能乱的。中国高僧大德的著作很多,只有一部可以称经六祖坛经,这是对禅宗六祖慧能特别的尊崇,这是佛教界共同的认定,不是随便称的。至于三字经、女儿经、茶经、马经等之等称经,那是好玩,不算数的。在中国,圣人所说为经,后世学人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所以
12、春秋是经,而有左氏、公羊、毂梁等传,虽然后世也把这些重要的传升格为经,故有了十三经,但所有学者都知道,它的价值毕竟是次了一等的。这个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很实事求是,很现代化的。千古之下,凡是有思考的人,在心里都要有这种分类的习惯,现在我们说国家最高的典范叫宪法,以下的各种规范叫法律,宪法类比于经,法律类比于传,宪法和法律的层级本来就不一样,法律不能违背宪法。那么中国的子史集和传不能违背经,佛教的律论不能违背经,其中有大道理在。如果我们读书人没有这种认识,就代表我们对于价值层级的分别模糊了,所以,我们重新要提醒经字的原始意义,摆好它在人们心中和文化史中的位置。这样提倡是不是封建了呢?就是反动
13、了呢?是不是又定于一尊了呢?我们且先来考虑一下:我们现在不是敬佩西方人吗,西方人很多是信基督教天主教的,他们的教里最高教义在圣经,后代不论有多么伟大的神学家,着了多少书,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他们的著作,都不足以称为经,所以基督教天主教只有一本永恒的经,叫做FHoly Byble (圣经)。可见西方人并不是糊涂的存在,他们的强盛是有相当道理的。我们不是要现代化吗,我们不是要学西方吗,这是我们需要学西方的地方,而西方人的这种精神,恰好符合中国的传统,可见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一种价值观。唯独到了现在的中国,这个价值观模糊了。我们常感叹现代中国人价值观的混淆,不需要从其他的地方看,你光看对于书籍分类观念的漠
14、视,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的子孙必定价值混淆。心灵是有层次的,生命是有境界的。但我们受五四以来的宣传,他们不相信有圣人,他们不尊重经典。他们所提出的理由是:我们不可以随便接受古人的思想,我们不可以受古人的欺骗。现在先不说古人有没有骗我们,我们先看不可以随便接受任何思想,这种观点却是好的,是对的。我们不可以道听涂说,这也是孔子的思想啊。什么叫道听涂说?就是在路上听来一个道理,你还没有把听来的道理好好搞清楚,甚至你还不知道这个道理是真是假之前,就来现买现卖,传播这种道理,这种人孔子骂他是德之贼也!这种人在孔子看来是小人,一个不长进的生命,伤害品德的人。可见孔子也是实事求是,也是追求清明的认识的人。所以五四以来所提倡的,教我们要重新衡量经典的价值,要我们重新把中国的古书、中国的传统都要拿来掂掂他有多少份量,不可以蒙着头,听到古人说儒家的书是最有意义的就平白接受。这种怀疑的心态,我认为是健康的。但是我们追究一下,五四的人为什么要提倡这种思考模式不可以随意接受古人既成的思想他是不是要鼓舞我们的国民,都要有清明的心,都要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