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文言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文言知识点梳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醉翁亭记文言知识点梳理【作者简介】欧阳修(I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
2、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替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而触怒政敌,被贬为滁州知州。欧阳修虽然壮年被贬,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做好地方官,为百姓做事。同时,滁州风光秀丽,他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心情愉快闲适,把内心的惆怅苦闷寄寓在山水和诗酒之中,写下了名传千古的醉翁亭记。【中心主题】本文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平祥和的游乐图,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念和被贬后寄情山水的旷达情怀。【生字读音】环滁(ChU)琅珊(1angy刍)
3、辄(Zh6)林霏(fei)开岩穴暝(ming)IE偻(yu1u)山肴(yo)野藏(su)射者中(zhng)觥(gong)筹交错颓(tu)然阴翳(y1)一、虚词注解1、“而”用法(I)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11)临溪而渔:(有争议)I,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II.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12)溪
4、深而鱼肥:表并列(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2、“之”用法(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5)山水之乐:助词,的(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8)宴酣之乐:助词,的(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二、词类活用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2、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3、自号
5、日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5、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6、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7、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三、古今异义词1、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2、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3、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5、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6、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归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暮而归:回来
6、2、谓太守谓谁:为,是太守自谓也:命名3、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临溪而渔:靠近4、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5、乐山水之乐: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6、而溪深而鱼肥;表并列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AK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介词结构
7、作状语后置。调整为“于两峰之间泻出”)2判断句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断语气。)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庐
8、陵欧阳修也。(“也”表示判断语气。)3、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成语】1、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2、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今常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3、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4、水落石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5、山肴野簌:野味和野菜。亦作“山肴野漳”。6、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7、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
9、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作者简介】欧阳修(IOO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土、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