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模式知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473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模式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模式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模式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模式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模式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模式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模式知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模式知识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较为重要的一种间接服务方式,它是通过督导者对被督导者的指导、督促,使被督导者能够更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专业伦理开展工作,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服务取得预期效果。本节重点介绍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和模式,明确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目的、功能,论述督导行为的主要方法和模式。1 .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社会工作督导作为社会工作间接服务方法的一种,在专业社会工作出现以前的早期社会实践中便已存在。只不过当时的督导是师徒传授式的,一般由师傅将助人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学徒。近代以来的人类服务中的督导则来源与社会工作,尤其是个案工作的发展。到20世纪初,社会工作成

2、为一门专业后,社会工作督导也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这时的督导一般是由受过专业教育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人员,给予刚刚开始从事社会工作人员或已经接受一定专业教育但没有实际经验的社会工作学生以督促、指导,这一工作时定期、持续开展的,以确保社会工作科学原则的有效运用及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意识的确立。“社会工作督导” 一词从英文“supervision in socical work”直译而来。关于社会工作督导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在上述界定中涉及的“督导者”,是社会工作机构中实际从事督导工作的人员。其职责是实施对被督导者的督导工作。督导者必须受过充分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同时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

3、验,还必须深入掌握督导的知识和技能。督导者不仅是一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也是一位机构政策的支持者或实施者,有较强的事业心,甚至应该接受过专门的督导培训。“被督导”是指机构中接受督导训练人,在指定的督导者的指导下,提供初步的具有专业服务素质的服务或治疗,实践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被督导者包括已经受过专业教育的新的社会工作者,正在接受专业教育的社会工作实习学生、未接受过专业教育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非专业的志愿工作人员。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特点是行政责任较重、监督立场明确,对被督导者严格要求;使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专业理论和意识,增进被督导者的专业兴趣和技能,在督导中医对专业工作者

4、和实习学生督导为重点。从本质上来看,督导是一种双向的人际互动过程。督导者因机构内的正式职位和专业技能而拥有权威。但是督导并不是督导者利用其权威单方面向被督导者灌输教育的过程。督导在本质上是督导者利用人际互动影响被督导者的过程。被督导者也是督导过程中的主体,有效的督导需要被督导者的参与。因此,督导可以被视为一种督导与被督导者之间的双向过程。督导在帮助新进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实习学生的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就社会工作者而言,督导是一种“外来”的帮助,在实践过程中注重自我反思,注重书本学习,注重书本知识和个人体验的整合,应该是一种内在的成长,自我充实的关键途径。如果再与“外来”的督导积极互动,其效果自

5、然不言而喻。2 .社会工作督导的目的社会工作督导的基本目标是塑造适应专业要求的社会工作者。在督导训练中,应不断启发、鼓励、引导、督促学习者,使其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后,成为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具有充分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能遵守专业伦理。社会工作督导的重要性,就在于社会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仅仅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学习是不够的,更应当从实习与工作实践中取得实际经验,使专业知识得到灵活运用,专业方法得到熟练掌握。督导在其中起着充分、有力的促进作用。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专业发展与提高服务品质。督导工作,是督导者通过被督导者而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的过程,是一种间接的社会工

6、作方法。督导具有双重焦点,督导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升被督导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督导往往围绕被督导者所面临的问题而展开,因此,被督导者是督导过程中的一个焦点。但是,督导提升被督导者的专业素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专业服务质量,为案主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督导的另一个焦点应该是案主。研究发现,当督导围绕着案主的问题和变化以及其对服务的满意度展开时,督导更为有效,更有利于被督导者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服务品质的提升。在社会工作机构里,督导是作为一种人事行为调控制度而存在的。督导制度是指在社会服务机构内设的一种由有资深经验的机构成员对其他员工在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指导的一种制度,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人

7、事管理方式。具体而言,机构内设的督导目标可以分为如下四项:(1)为了维系服务机构的正常运作,督导者必须制定“冲击性”和”服务性”目标,将目标依照其重要性排列,设计出分配工作服务的方法,监督工作实施,考核工作完成情况,检查和评估已完成的工作。总体来说,冲击性目标是机构希望对服务对象所产生的影响,服务性目标是机构借着各项服务方案,以达到冲击性目标所期望产生的影响,故服务性目标是达成冲击性目标的工具。(2)在界定员工角色和职责方面,督导者有责任协助其属下员工清楚了解其工作内容、责任和所赋予的权力,并保证每一个员工能了解彼此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更重要的是,督导者必须确定工作能公平地分配给下属,且工作量是

8、员工能承担的。(3)要提高员工的工作士气,督导者必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在社会工作机构里,督导是作为一种人事行为调控制度而存在的。督导制度是指在社会服务机构内设的一种由有资深经验的机构成员对其他员工在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指导的一种制度,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人事管理方式。具体而言,机构内设的督导目标可以分为如下四项:(1)为了维系服务机构的正常运作,督导者必须制定“冲击性”和”服务性”目标,将目标依照其重要性排列,设计出分配工作服务的方法,监督工作实施,考核工作完成情况,检查和评估已完成的工作。总体来说,冲击性目标是机构希望对服务对象所产生的影响,服务性目标是机构借着各项服务方案,以

9、达到冲击性目标所期望产生的影响,故服务性目标是达成冲击性目标的工具。(2)在界定员工角色和职责方面,督导者有责任协助其属下员工清楚了解其工作内容、责任和所赋予的权力,并保证每一个员工能了解彼此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更重要的是,督导者必须确定工作能公平地分配给下属,且工作量是员工能承担的。(3)要提高员工的工作士气,督导者必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在社会工作机构里,督导是作为一种人事行为调控制度而存在的。督导制度是指在社会服务机构内设的一种由有资深经验的机构成员对其他员工在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指导的一种制度,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人事管理方式。具体而言,机构内设的督导目标可以分为如下四项:(

10、1)为了维系服务机构的正常运作,督导者必须制定“冲击性”和”服务性”目标,将目标依照其重要性排列,设计出分配工作服务的方法,监督工作实施,考核工作完成情况,检查和评估已完成的工作。总体来说,冲击性目标是机构希望对服务对象所产生的影响,服务性目标是机构借着各项服务方案,以达到冲击性目标所期望产生的影响,故服务性目标是达成冲击性目标的工具。(2)在界定员工角色和职责方面,督导者有责任协助其属下员工清楚了解其工作内容、责任和所赋予的权力,并保证每一个员工能了解彼此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更重要的是,督导者必须确定工作能公平地分配给下属,且工作量是员工能承担的。(3)要提高员工的工作士气,督导者必须创造良好

11、的工作氛在社会工作机构里,督导是作为一种人事行为调控制度而存在的。督导制度是指在社会服务机构内设的一种由有资深经验的机构成员对其他员工在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指导的一种制度,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人事管理方式。具体而言,机构内设的督导目标可以分为如下四项:(1)为了维系服务机构的正常运作,督导者必须制定“冲击性”和”服务性”目标,将目标依照其重要性排列,设计出分配工作服务的方法,监督工作实施,考核工作完成情况,检查和评估已完成的工作。总体来说,冲击性目标是机构希望对服务对象所产生的影响,服务性目标是机构借着各项服务方案,以达到冲击性目标所期望产生的影响,故服务性目标是达成冲击性目标

12、的工具。(2)在界定员工角色和职责方面,督导者有责任协助其属下员工清楚了解其工作内容、责任和所赋予的权力,并保证每一个员工能了解彼此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更重要的是,督导者必须确定工作能公平地分配给下属,且工作量是员工能承担的。(3)要提高员工的工作士气,督导者必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在社会工作机构里,督导是作为一种人事行为调控制度而存在的。督导制度是指在社会服务机构内设的一种由有资深经验的机构成员对其他员工在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指导的一种制度,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人事管理方式。具体而言,机构内设的督导目标可以分为如下四项:(1)为了维系服务机构的正常运作,督导者必须制定“冲击性”和”

13、服务性”目标,将目标依照其重要性排列,设计出分配工作服务的方法,监督工作实施,考核工作完成情况,检查和评估已完成的工作。总体来说,冲击性目标是机构希望对服务对象所产生的影响,服务性目标是机构借着各项服务方案,以达到冲击性目标所期望产生的影响,故服务性目标是达成冲击性目标的工具。(2)在界定员工角色和职责方面,督导者有责任协助其属下员工清楚了解其工作内容、责任和所赋予的权力,并保证每一个员工能了解彼此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更重要的是,督导者必须确定工作能公平地分配给下属,且工作量是员工能承担的。(3)要提高员工的工作士气,督导者必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在社会工作机构里,督导是作为一种人事行为调控制度而存

14、在的。督导制度是指在社会服务机构内设的一种由有资深经验的机构成员对其他员工在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指导的一种制度,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人事管理方式。具体而言,机构内设的督导目标可以分为如下四项:(1)为了维系服务机构的正常运作,督导者必须制定“冲击性”和”服务性”目标,将目标依照其重要性排列,设计出分配工作服务的方法,监督工作实施,考核工作完成情况,检查和评估已完成的工作。总体来说,冲击性目标是机构希望对服务对象所产生的影响,服务性目标是机构借着各项服务方案,以达到冲击性目标所期望产生的影响,故服务性目标是达成冲击性目标的工具。(2)在界定员工角色和职责方面,督导者有责任协助其属

15、下员工清楚了解其工作内容、责任和所赋予的权力,并保证每一个员工能了解彼此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更重要的是,督导者必须确定工作能公平地分配给下属,且工作量是员工能承担的。(3)要提高员工的工作士气,督导者必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在社会工作机构里,督导是作为一种人事行为调控制度而存在的。督导制度是指在社会服务机构内设的一种由有资深经验的机构成员对其他员工在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指导的一种制度,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人事管理方式。具体而言,机构内设的督导目标可以分为如下四项:(1)为了维系服务机构的正常运作,督导者必须制定“冲击性”和”服务性”目标,将目标依照其重要性排列,设计出分配工作服务的方法,监督工作实施,考核工作完成情况,检查和评估已完成的工作。总体来说,冲击性目标是机构希望对服务对象所产生的影响,服务性目标是机构借着各项服务方案,以达到冲击性目标所期望产生的影响,故服务性目标是达成冲击性目标的工具。(2)在界定员工角色和职责方面,督导者有责任协助其属下员工清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