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乡土特产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家乡土特产调研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家乡土特产调研报告在返乡过年期间,通过走亲访友,我切身感受到家乡近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同时,也尝遍了家乡风味,对品类多、味道好的土特产发生了一点兴趣。留意观察和了解了相关情况,整理如下。一、家家户户均有自制土特产,农村尤甚我家是XX市XX县。XX别称新昌,三国时期就已设县,绵延至今,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又是竹乡之一,各类特产和具有本地特点的自制食品较多。在节日期间,我先后前往县、乡、村各级亲友十余户,在各家各户都尝到了各具滋味的土特产。或为干果,或为蜜饯,或为山珍,或为河鲜,均为亲友自采自制,可谓全天然无污染。尤其是农村亲友家中,因便利故,土特产品类更多,除了常见
2、的米、油、鸡、猪、笋之外,还有一些城区和集镇中少见的品类,如野生山果、自制花茶、药材等。二、土特产销售渠道较多,供货者仍以家庭作坊为主据了解,土特产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三类。一是集镇中的定期墟市。农村亲友所产土特产普遍量少,以自用为主,偶有富余,一般通过定期墟市销卖,补贴家用。二是城区的专营门店和超市。搭载绿色天然食补的风潮,不少人开起了土特产专营门店,超市也开辟了特产区,主打米粉、腐竹、山茶油、蜂蜜、豆腐乳等易存储的特产品类,多由家庭作坊供货。三是个人电商。据了解,近年来,电商网络逐渐下沉,在县、乡、村三级均有相关从业者,借助淘宝、京东、微信等网络平台销售特产,规模不一,总体上仍以自产自销的家庭
3、作坊为主。三、土特产行业品牌效应仍没有形成在城区门店或网上销卖的特产,都会标注品牌名称,但经过多年发展,市场认可度高的行业标志性品牌仍然非常少。其中宾顺豆腐乳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特产品牌,仅规模化生产就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其认知范围也局限于本县本市,在其他地区的认知程度非常有限。代表品牌的知名度都没有打开,遑论其他如茶油、蜂蜜等后起品牌。四、特产销售冷热不一,原因多样部分特产如富硒米、小黄菊等出现滞销,生产者或降价,或缩减规模。亲友之中,有种植富硒米的。据了解,今年市场上本地富硒米一路降价,目前仅售5元每斤,而外地的某品牌同类富硒米市价高达20元每斤,据了解,销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品牌的推
4、广力度。另有亲友所在的国资企业,种植富硒明皇菊,规模较大,全过程采用传统工艺制备,功效较佳,但市场销售情况不太理想。据该企业分析,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之一是纯传统工艺制备出来的明皇菊干朵,卖相不佳,“颜值”影响了认可度。与此同时,食品小吃类的特产销售情况较好,生产者或扩增规模,或向其他散户采购。过年期间,无论是自制的,还是购买的,特产小吃都是消耗最快的食品,糖果饼干类远远不如,而从亲友处得知,平时生活中也颇受欢迎,消耗非常快,这是带动食品小吃类特产销售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个人特产电商经营者不在少数,有熟识乡邻的淘宝特产店经营状况非常好,年节时分都要招临时工或直接向散户采购货品,其主打就是自家生产的特产小吃,销量高涨,甚至带动了其他品类特产。五、相关建议一是加大重点企业扶持力度。特产多数为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人工成本高。建议地方政府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和经营成本。二是加大品牌推广力度。行业发展靠龙头,龙头发展靠品牌。建议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联合推广优质品牌,提升市场认可度。三是整合电商优势。村镇特产电商仍以家庭作坊为主,供销两端均为各自作战,比较散乱,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推广合力不足。建议地方政府主动作为,加大指导扶持力度,借鉴农村经济合作社模式,在供销两端形成“农户一平台”的多对一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