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富硒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富硒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时代富硒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把它转化为富硒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富硒产业打造成为的“立市之业”,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关于发展富硒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一产奠基、二产支撑、三产引领”和“硒+X”战略,聚焦富硒茶、富硒水、富硒魔芋、富硒
2、猪肉、富硒渔业、富硒核桃六大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富硒现代食品工业、富硒特色现代服务业等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富硒产业集群,围绕富硒全产业链体系,打造富硒产业“创新链+服务链”,将建成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和中国富硒产业聚集区、富硒产品电商中心、硒疗养生基地,聚力打造“世界硒源地、国际健康城”,全面提升“中国硒谷生态”形象。二、发展目标以实现富硒产业链千亿产值、打造“中国硒谷”为总目标,依托4个国家级富硒科研平台,联合国际硒研究学会、院士工作站等高端智库,推动富硒产业“智慧化、标准化、循环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富硒产业在种植养殖、精深加工、休闲体验、文旅康
3、养、物流配送等方面深度融合,通过富硒资源的科学规划利用、高端智库的科技创新带动、市场化专业服务平台的产业支撑、高标准富硒基地的示范引领、高质量产业园区建设的融合发展,到2023年,富硒产业链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其中富硒食品产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富硒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三、工作重点按照现代化富硒产业发展体系建设要求,围绕补齐产业短板、提升功能弱项、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资源合理化开发利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工能力提升、三产融合示范、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富硒品牌建设和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八大工程。(-)资源合理化开发利用工程1开展硒资源详查。按照重点优先、分步实施
4、的原则,通过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硒资源详查工作。优先对重点区域主要农业用地的土壤、饮用水水源、特色农产品(果、蔬、粮、油、茶、水产、禽、畜等)进行总硒、硒形态、其它有关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分析检测,摸清土壤硒资源分布、水源硒分布、动植物产品硒含量情况,为全市硒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其中紫阳县、汉阴县2023年完成,镇坪县、平利县、石泉县、汉滨区(含高新示范区、恒口示范区试验区)、岚皋县2023年完成,宁陕县、旬阳县、白河县2023年完成。(市富硒产业办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分工负责)2 .推进硒资源数字化。根据硒资源详查结果,利用移动互联
5、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科学、系统、完整的数字化硒资源数据库及展示平台,全面展示富硒土壤资源、富硒动植物资源、富硒基地和龙头企业、富硒产品、富硒品牌等富硒产业相关数据,为产业决策、产品推介、品牌宣传、招商引资等提供有力支撑。(市富硒产业办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分工负责)3 .建立产业规划体系。围绕千亿富硒产业集群目标,以富硒产业全产业链为路径,结合全市富硒土壤资源禀赋和富硒产业发展现状,加强顶层设计,高质量编制市“十四五”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县区依据规划制定富硒产业发展规划或工作方案,与全市富硒产业发展规划无缝衔接,分年度分阶段推进富硒产业发
6、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市富硒产业办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配合,各县区政府负责)(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1加快基础研究。持续深化与国际硒研究学会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组织合作,全产业链开展天然富硒产品标准化生产、富硒生物营养强化产品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硒与人体健康效应研究等基础科研,重点开展天然富硒肥料、富硒饲料技术研发,硒在土壤一作物一动物一人体食物链中传输及硒形态转化规律研究,典型动植物产品中硒含量与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膳食中硒的吸收利用评价指标
7、及安全摄入范围研究,富硒产品营养特征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硒指标参数及健康指标关系研究,以及富硒产品中有机硒与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等研究。每年设置10-20项研究课题,力争3年取得相关研究成果20项以上。(市富硒产业办牵头,市科技局、市卫健委、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分工负责)4 .强化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四个“国字号”和“王汉中院士工作站”“赵其国院士工作站”“桂建芳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创新推广平台作用,创新技术应用模式,开展富硒产业全产业链、全过程、全要素创新创业活动,建设富硒食品创新中心等高端智库群。以产业链技术创新为基础,创新技术研发新模式、技术培训推广新方式、技术应用新机制,攻坚富硒新产品开发关键技
8、术,开拓富硒产品新功能,推广富硒产业新技术,提高富硒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富硒产业向技术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聚力打造中国富硒产业技术创新高地。3年建成富硒功能农业专家工作站5个以上,培育富硒产业技术创新企业10家以上。(市科技局、市科协牵头,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人社局、市富硒产业办分工负责)(三)标准化基地建设工程1做强富硒主导产业。聚焦富硒茶、魔芋、核桃、猪肉、渔业五大产业,坚持品种优良化、生产绿色化、硒含量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大力提升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为全产业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年改造高标准富硒茶园15万亩,加快把富硒茶产业打造成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9、和全国农产品特色优势区;围绕建设秦巴片区魔芋良种繁育中心、全国魔芋加工中心、全国魔芋产品研发中心,发展标准化富硒魔芋种植基地20万亩,打造全国生态富硒魔芋之乡;以大鲸、蹲鱼、鳍鱼等为重点,强化地方珍稀特色品种繁育,大力发展富硒精品水产,开发富硒水产养殖水面10万亩;推广“富硒猪肉”生产标准体系,强化阳晨牧业生猪联盟,年出栏富硒猪100万头;实施改造提升富硒核桃基地IOO万亩,加强核桃种植管理,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工艺水平和附加值。(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牵头,各县区政府负责)2 .做优富硒特色产业。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走差异化、互补化、规模化路子,大力发展县域富硒特色产业,全力推进基地标
10、准化建设。以旬阳县、紫阳县、白河县、岚皋县为重点,发展富硒拐枣、金钱橘、狮头柑、木瓜、物猴桃等富硒林果45万亩;以汉阴县、汉滨区、石泉县、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富硒粮油,种植优质富硒稻米30万亩、富硒马铃薯70万亩、富硒油料50万亩;以石泉县、平利县、紫阳县为重点,建设标准化富硒桑园22万亩。围绕杜仲、葛根、绞股蓝、黄连、天麻、猪苓等重点,推进中药材基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建设“中国秦巴药谷”;围绕聚硒能力强的蔬菜、菌类等,发展富硒蔬菜50万亩。(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各县区政府分工负责)3 .建设高标准富硒产业园区。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建设富硒产业园区,引导省
11、、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高标准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园。鼓励开展富硒产业三产纵深融合发展,建设三产联合园,对达到相关标准的给予资金奖励。3年建成标准化富硒产业园60个,富硒三产联合园20个。(市富硒产业办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广电局、各县区政府分工负责)(四)加工能力提升工程1建设富硒产业集群。依托高新现代富硒食品产业园、飞地园区和县区工业集中区,持续加强招商引资,推进富硒产业技术创新、生产装备升级、区域资源共享,全面落实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和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富硒产业工业联盟,不断壮大富硒食品、
12、富硒肥料饲料、富硒生物提取物、富硒保健食品药品、富硒日化等产业集群,提高富硒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提升富硒工业综合实力。(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招商和经济合作局、市金融办、各县区政府分工负责)2打造富硒产业核心区。以高新区为核心,依托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引进高级人才、前沿技术、先进设备,高标准建设产加销一体化的富硒食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包含产业资源、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产品信息等功能的富硒产业大数据中心,建立集科普知识教育、产业历史文化宣传、产品线下展示和线上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产品展示及宣传中心,全产业链推动全市富硒产业由初级产品加工向精深
13、加工、产业链中高端延伸,打造富硒产品出口产值过5亿元核心区,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富硒产业综合创新服务中心、全产业链展示中心。(市富硒产业办牵头,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人社局等部门配合,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五)三产融合示范工程1发展富硒休闲游。根据旅游项目类型和地域特点,重点打造富硒康养游、巴山富硒养生休闲游、汉江富硒文化风情游、秦岭富硒生态养生游、富硒乡村文化体验游5条富硒康养旅游线路,建设旅游景区依托型、特色小镇引领型、美丽乡村发展型、富硒产业带动型富硒休闲旅游基地5处,建设富硒为主题的休闲体验示范村50个,建成风光优美、服务设施完善、功能要素齐全的富硒产品生产加工、观光体验、产品营销示范园
14、30个。(市文旅广电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富硒产业办、市民政局、市招商和经济合作局配合,各县区政府负责)2.开发硒疗养生项目。立足富硒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疗养康复、养生养老、运动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着力打造全国著名的硒疗养生基地。以稀有硒泉水源、优质富硒食品、优良生态环境为依托,引进省内外知名医疗科研机构和专家团队,以中医药保健为手段,以硒疗养生康复为核心,以3A以上景区为基地,打造3-10个集富硒水养生、富硒美食体验、富硒疗养康复、富硒文化传播娱乐、养生养老于一体的硒疗养生综合体,大力开展硒疗康复养生服务,真正让消费者体验到“到、享健康”。(市发改委牵头,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
15、文旅广电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招商和经济合作局、市富硒产业办、各县区政府分工负责)(六)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工程1完善产业标准体系。按照国家标准化工作有关规定,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科研团队,围绕富硒茶、富硒水、富硒魔芋、富硒畜产、富硒林果、富硒水产等重点产业,紧扣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加工,有计划、有组织推进富硒产品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大宗品种的国家标准和特色产业的行业标准制定,健全完善富硒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创造安全健康的富硒产品消费环境,为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市富硒产业办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分工负责)2.建设产
16、品追溯系统。加大资金设备投入,整合检测机构和人员,建设国家级硒产品综合检测中心,全面提升富硒产品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力促FASTTraCing溯源系统O中心落户,结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市创建,全面推行富硒企业、基地、产品三级认证工作,建立富硒产品溯源体系。完善富硒产品登记、备案、贴标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侵权行为,净化富硒产品交易市场。(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富硒产业办、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各县区政府分工负责)(七)富硒品牌建设工程1 .创建富硒产品公共品牌。以“硒+”为统揽,按照“市创大品牌、县立特色小品牌”的思路,坚持“同一产业、统一商标、统一品牌、统一宣传原则,整合全市富硒功能性产品品牌,力争打造3-5个全国富硒产品“单品冠军”,同时带动创建10个以上县域特色企业品牌,逐步建立“品牌产品一品牌企业一品牌产业一富硒区域品牌经济”的品牌发展体系。力促“富硒茶”品牌价值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