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62997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指南录后序?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1、掌握“数”分”间”拜”直”为等实词词义2、理解本文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设想与教法学法设计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练习法与讨论法。用诵读法使学生整体理解,反复体悟作者的以死报国之志,用练习法使学生掌握重点词句,用讨论法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第一课时:朗读,讲读第5、6、1、2、3段第一课时:讲读第4段,总体讨论与练习。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学生背诵?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

2、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宋朝吉州庐陵(江西吉安)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21岁中状元后,做过几任地方官和京官。德右元年(1275年),元军渡江南侵,文天祥起兵抗御。元军逼近临安时,他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代表南宋王朝与元方谈判,被元相伯颜扣留。不久,从镇江脱逃,历尽千辛万苦,渡海南归。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侵入江西,文天祥兵败,退入广东,在五坡岭被俘。后被押至燕京。元帝忽必烈、丞相索罗多方设法劝降,文天祥始终不肯屈服。至元十九年(1283年)沉着就义,卒年47岁。文天祥的诗文,自奉使被执以后,内容多与时事有密切的关系,

3、或抒情,或叙事,艺术地反映了作者这一时期的生活和思想,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历史画卷。他的那些表现“忠肝义胆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作品,如?扬子江?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不但在宋末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我国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解题:?指南录?是文天祥自己编的一部诗集,共四卷。指南:向着南方。录:是这段艰险历程的记载。其用意就像他在一首诗里所写的那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一共有两篇序,先写了一篇“自序,又写了这篇“后序。“序是一种文体,是对于著作意旨的陈述,通常放在著作的开头,现在叫“前记或“前言。如果说?指南录?这部诗集的诗篇,撰写了文天祥这段苦

4、难的经历的心情和感怀,那么该说这篇“后序是这段苦难经历总的记叙。它记叙了文天祥出使敌营,如何大义凛然,痛骂汉奸以及严词抗争痛斥敌人的情况;表达了文天祥寻机从敌营逃出后,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天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视死如归、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二、听读觇(Chdn):窥视、观测。遽(jU):匆忙。自度(du6):度,估计,忖度。付之度(d心)外:度,所考虑的、所打算的。庶几1):也许可以,表示希望。无聊:无所依托。迥(jibng):远。靡Imi):无。三、疏通字词,理解文意,读读议议第五六段1、概括两段大意2、这两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明确:1、诗集的写作情况,结集的目

5、的,诗集的命名。2、说明第一段教师先列出问题(1)(2)见下文),要求学生用课文原句答复,对重点词语用现代汉语作出解释;疑难的字词句可适当插问。例如:“修门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莫知计所出应如何串讲;“众谓一行为可以纾祸应如何诵读等等。(1)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明确: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2)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

6、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小结段意:出使北营的背景、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2、填空A、此段交待了文天祥出使北营的背景和当时的心情与意图。表现了他在国事危急时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B、此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C、哪一句表现出使前的形势时北兵。D、文天祥出使前的心情怎样?予不得爱身第一自然段:出使元营的背景和“求救国之策的动机。两个比照厂“迫修门元军攻势凌厉背景TI-皆不及施南宋王朝腐败无能I-”莫知计所出满朝大臣,贪生怕死,惊慌失措崇高精神TI-求救国之策置个人安危

7、于度外,挺身而出动机:1 .舍身报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2 .想通过谈判,劝说元统治者退兵,挽救危局“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3 .想探敌虚实“归而求救国之策在国难当头,文天祥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甘冒风险,出使元营,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第二段(1)提问: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明确: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按:吕师孟叔侄先后投降元军,文天祥曾上书要求宋朝杀掉他们的亲属,因此和吕师孟结下了仇恨。“构,造成、结成;“恶,怨恨、口仇恨。“构恶,口即“结仇。

8、贾余庆在德祐二年二月元军使者入临安城封府库之后,他以右丞相充“祈请使出使元军,与元军合谋扣留文天祥。“献谄,向敌人献媚,指合谋扣留文天祥。这两个分句也可泽为:吕师孟以前和我有仇,贾余庆在背后(卖国)媚敌出卖我。)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2)提问: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明确:“将以有为也(“以后省代词“此。全句可译为:是打算借此时机有所作为啊!这句话出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呼云日: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小结段意:出使北营,震慑敌方,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表达了他

9、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思想。第二自然段:在元营抗争被扣,被迫北上和“将以有为的决心。“抗争“诟虏帅“数逆贼表现了凛然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他在被扣的处境中,是始终以国家前途为念(“国事不可收拾表现了爱国精神)。后半段写在被驱北行时的想法,为什么说“分当引决?“分当引决是以死报国,足以说明忠贞之心;为什么又不愿“引决,因“引决无助于国运的挽回,“隐忍以行决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将以有为,这种忍辱负重,符合他“求救国之策的初衷,是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不愿“引决,为的也是救国,与其“引决而无补于国家,不如相机脱身,以担负起“存亡国,继绝世的重任。第三段【一)、朗读(二)、练习1、解释以下词句A、具

10、B、大举C、狡辩D、草行露宿E、无聊F、靡2、翻译中兴时机,庶几在此3、讨论A、给此段分层,分别概括大意。得脱后的喜悦受误后的困境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B、在表达中用了一连串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请找出,并分析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奔:急不择路的速度“变“诡:形势的突变用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出”渡”入”展转等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迫心情。第三自然段:从京口脱逃到永嘉的苦难经历。根据事件的开展,可分为三个层次:先写从京口脱逃到真州,与抗元将领相约,以谋“中兴之道,是“将以有为的具体说明,表现文天祥的乐观精神;再写文天祥脱逃时的困苦

11、处境、挣扎情况与痛苦心情,表现了艰苦而顽强的斗争意志;最后,写幸而得船,历尽艰险,辗转到永嘉。这段曲折经历着墨不多,却扣人心弦。四、作业布置1、熟读第四段2、笔译第一段五、课后小记第二课时一、教读第四段先给学生指出本段在结构上与前面1、2、3段的关系: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一显著特点,即“表达和抒情相结合。这具体表达在第13自然段侧重记叙曲折艰难的经历,第4自然段那么偏重于对这种经历的慨叹,口前者是后者的必要铺垫,后者是在前者的根底上的自然流露与抒发。例如,第2口自然有“予自度不得脱,那么直前诟虏帅失信,第4自然段那么有“诋大酋当死;再如,第3自然段有“至京口,得间奔真州,第4自然段那么有“去京口

12、几自到死。让学生理解了上述关系之后,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本段的层次结构完成“思考和练习二)。本段可分三个层次:第1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唉!我接近死亡的危险,口真不知有多少次了啊!“之,结构助词。”者,指示代词,代及于死的情况。“其,语气词,表测度。)用“呜呼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第2层:承接上文,连用了“当死”几死”死等17口个排比句,最后用一“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大大提高了表达效果。第3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口痛苦过去了再回想痛苦,那是多么的痛苦啊!“痛何如即“如何痛;为强调“痛,故将“痛提前)三句,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

13、,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小结段意:以抒情为主,说明爱国、忧国心志。至此,要求学生当堂熟读、背诵本段,使他们受到作者高洁情操的强烈感染。为强化记忆,可先将课文结合北行路线、脱险行程图例来理解记忆,也可将课文化整为零分块识记,如前三个“当死、三个“几死可为一块,后十二”死又可分为三块。先个人读,再分组读,后全班读。以上第14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一局部,第4自然段是全文抒发感慨、表达心志的高潮,是前一局部的深化和后一局部的提引。思考:本段以抒情为主,作者写了多少个死,写这么多死的作用是什么??指南录后序?,以自述抒怀的形式,历数作者自己出使北营被扣及伺机脱逃九死一生的艰险历程。文章气宇轩

14、昂,慷慨悲歌,尤其是一连串地集中运用“死字句,气断声吞,扣人弦心,爱国之志,充满字里行间,舍生取义的崇高品格跃然纸上。这里,为论述的方便,先将有关文字抄录并编号注明“死字次序如下: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2);骂逆贼当死(3);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4);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到死(5);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6);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7);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8);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9);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10);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11);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12);

15、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13);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14);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15);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16);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17);至通州,几以不纳死(18);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19)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20)生,昼夜事也,死(21)而死(22)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凡“死字共二十二处。这些“死字,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既准确鲜明,又形象生动,可谓妙语纷呈,出神入化!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分析,“死为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性,具有提领下文“死至“死(19)共十八个“死字的作用。这十八个“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每句均以分号隔开。“死(20)至(22)三个“死字归纳以上十八种“死的可能性,说明作者对“死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