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石油化工企业碳管理特点.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65623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石油化工企业碳管理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典型石油化工企业碳管理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典型石油化工企业碳管理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典型石油化工企业碳管理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典型石油化工企业碳管理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石油化工企业碳管理特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典型石油化工企业碳管理特点1石油化工企业基本情况石油化工企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等非再生能源为主要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企业,具有资源技术密集、自动化程度高、设备依赖程度强、产业关联程度密集、经济总量大等特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性产业。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简称炼油。炼油行业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龙头,关系到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炼油能耗主要由燃料气消耗、催化焦化、蒸汽消耗和电力消耗组成。行业规模化水平差异较大,先进产能与落后产能并存。用能主要存在中小装置规模占比较大、加热炉热效率

2、偏低、能量系统优化不足、耗电设备能耗偏大等问题,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潜力较大。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其能耗主要由燃料气消耗、蒸汽消耗和电力消耗组成,用能主要存在装置规模化水平差距较大、能效水平参差不齐、原料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耗主要由燃料气消耗、蒸汽消耗和电力消耗组成。

3、用能主要存在加热炉热效率低、余热利用不足、耗电设备能效偏低等问题,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潜力较大。2碳排放管理情况2. 1企业边界报告主体以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企业边界,核算和报告在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设施范围包括基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其中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厂区内的动力、供电、供水、采暖、制冷、机修、化验、仪表、仓库(原料场)、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厂部)以及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职工食堂、车间浴室等)。2.2排放源和气体种类报告主体应核算的排放源类别和气体种类包括: 燃料燃烧C0排放,

4、主要指炼油与石油化工生产中化石燃料用于动力或热力供应的燃烧过程产生的C0排放。 火炬燃烧C0排放,出于安全等目的,石化企业通常将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可燃废气集中到一至数只火炬系统中进行排放前的燃烧处理。鉴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炬气甲烷含量很低,目前仅要求核算火炬系统的C0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C0排放,报告主体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环节的工业生产过程C0排放按装置分别核算:催化裂化装置,催化重整装置,其它生产装置催化剂烧焦再生,制氢装置,焦化装置,石油焦煨烧装置,氧化沥青装置,乙烯裂解装置,乙二醇/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其它产品生产装置等。报告主体的工业生产过程C0排放量应等于各个装置的工业生产过程co排放

5、之和。报告主体如果除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之外,还存在其它产品生产活动且伴有温室气体排放的,还应参照其生产活动所属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这些温室气体排放。C0I回收利用量,包括企业回收燃料燃烧或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co作为生产原料自用的部分,以及作为产品外供给其它单位的部分,co回收利用量可从企业总排放量中予以扣除。一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排放,该部分排放实际上发生在生产这些电力或热力的企业,但由报告主体的消费活动引起,依照约定也计入报告主体名下。3温室气体排放识别与核算3.1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企业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组织方式、职责权限、工作流程

6、等,并根据确定的管理要求实施过程控制。企业根据所确定的核算边界,识别和划分排放源类别,建立企业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览表,确定合适的排放量化方法。企业可依据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石油化工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SH/T5000-2011)以及依照主管部门发布的其他指南(要求)核算和报告相关温室气体排放源及排放量。企业可采取以下步骤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a)识别企业所涵盖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装置,确定排放源类别及气体种类;b)选择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公式;c)获取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d)将收集的数据代入计算公式从而得到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e)按照规定的格式,描述

7、、归纳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过程和结果。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物料平衡法进行核算各个排放源的排放量,测量、测算活动水平数据所对应的含碳量,或采用碳排放因子计算。企业外购热对应的间接排放可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对于直接碳排放量的计算通常采用如下示例方式:a)物料平衡算法 固定和移动燃烧排放源二氧化碳排放; 催化剂烧焦二氧化碳排放; 制氢工艺二氧化碳排放; 乙二醇生产工艺二氧化碳排放; 正常工况火炬燃烧二氧化碳排放。b)排放因子计算法 对于固体、液体燃料根据不同燃料的热值和对应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一对于间接排放量的计算,包括电力、热力的输入/输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企业在计算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时要考

8、虑去除二氧化碳回收量。3.2 数据的监测和获取管理企业为计算过程涉及到的每项参数制定可行的监测计划,监测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待测参数、采样点或计量设备的具体位置、采样方法和程序、监测方法和程序、监测频率或时间点、数据收集或交付流程、负责部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等。企业应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数据的取样、监测、分析、记录、收集、存档工作。如果某些排放因子计算参数采用缺省值,则应说明缺省值的数据来源和定期检查更新的计划。企业对计量设备制定定期校准检定计划,按照相关规程对所有计量设备定期进行校验、校准。4企业节能减排措施4.1 企业通过实施能源系统优化技术,为炼化企业整体节能减排奠定

9、基础。包括总体用能改进(物流优化+能源结构优化)、工艺装置优化、装置间热集成、低温热综合利用和公用工程系统优化等过程。4.2 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进行技术和设备的转型升级,促进能效提升。4.3企业针对主要用能设备实施节能减排活动,推广使用节能减排技术。a)企业主要生产用能设备有:锅炉、变压器、加热炉、反应器、再生器、主风机、气压机、增压机、压缩机、氢压机、循环机、风机、冰机、蒸汽系统管网、风机和泵类等。b)鼓励、限制、淘汰及落后产能和设备设施。严格执行节能、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依法依规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对能效水平在基准值以下,且无法通过改造升级达

10、到基准值以上的产能企业,按照等量或减量置换的要求,通过上优汰劣、上大压小等方式加快退出。5企业新型低碳技术实现“双碳”目标,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降耗和能源结构快速调整同等重要。在低碳路径措施中,技术创新尤为重要。5.1 新型节能减排技术“双碳”目标下,炼化行业技术创新的内容和方向将发生较大变化,即由规模化、清洁化技术转向“油转化工”与节能减排技术,可包括如下技术:a)低碳燃料和原料的替代技术。一是稳妥推进行业“煤改气”“煤改电”,减少工业用电中煤电的比重,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费量,降低碳排放强度;二是制氢路线清洁化的技术,目前炼化行业制氢主要是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灰氢”技术,今后要开发以化石能源

11、制氢+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脱碳的“蓝氢”技术,以及非化石能源发电制“绿氢”的技术,逐步提高自发“绿电”比例。b)高选择性、低能耗的加工技术。炼化催化剂改进和工艺优化,是降低装置能耗的重要途径。例如,应用原油直接制烯燃技术,“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收率可达37%44%,节省了炼油中间步骤,既实现“油转化工”,也降低了过程能耗;丙烷脱氢技术能耗较高,但是利用丙烷催化氧化脱氢技术,开发非伯贵金属高效催化剂,选择性高,可达到低排放的目的。c)塑料绿色循环利用技术。提高一次性塑料机械回收和单体回收的比例,通过热解技术增加回用料塑料,减少原生料的消耗,即可减少化工原料的需求,从而降低碳排放。

12、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可降解塑料也是一种碳循环利用的技术,部分降低原生料的需求。例如,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乳酸,再通过直接或间接缩聚生产聚乳酸(P1A)可降解塑料。d)“绿电”的化学反应技术。例如,电加热蒸汽裂解技术,碳氢化合物分解成烯姓和芳炬需耍消耗大量的能量,相关反应需耍在850C时才会发生。目前,主要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来完成升温,通过电力驱动加热过程可切实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使用可再生电力时,这项具有颠覆性的技术有望实现高达90%的减排比例。5.2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生物燃料生产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由于减少石油的使用,从而达到碳减排的目的。发展以非粮作物为原料的醇类燃料生产技术,逐步解决原料加工、定向转化和生产成本等问题。扩大生物柴油装置的原料来源,开发先进的低成本、短流程、高收率生产工艺。生物航空煤油生产技术的原料来源于不同类型的动植物油脂,优选具有高脱金属能力和容金属能力的催化剂,通过加氢转化可获得航空煤油等燃料。5.3开发实施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捕集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依托上游油气田进行封存,助力炼油化工行业实现净零碳排放。开发化学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等技术路线合成化学品或燃料;开发生物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燃料或化学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