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送元二使安西》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案及作业设计.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731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薇》 《送元二使安西》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案及作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采薇》 《送元二使安西》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案及作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采薇》 《送元二使安西》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案及作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采薇》 《送元二使安西》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案及作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采薇》 《送元二使安西》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案及作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薇》 《送元二使安西》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案及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薇》 《送元二使安西》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案及作业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采薇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借助文中注释,理解“昔、往、依依、载、莫、野径”等词语。2 .读通读顺诗歌,理解诗意。3,了解采薇的艺术特点,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4 .感悟送元二使安西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5 .想象春夜喜雨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了解采薇的艺术特点,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2 .感悟送元二使安西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3 .想象春夜喜雨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再造想

2、象、创新思维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采薇(节选)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优秀的诗人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2、出示课题:采薇(节选)读题释题。同学们,透过“节选”二字,你肯定明白了一一(这不是一首完整的诗),而是节选了其中最精彩的诗句。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1、初读诗歌,提醒:雨雪的“雨”在诗中读yU4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

3、,莫知/我哀!三、品读诗句,体味情感。1 .自由读诗,理解诗句。(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根据诗句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往:当初从军。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雨(yu)雪:指下雪。雨,这里作动词。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诗句的意思: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想一想:这句诗写了哪些景物?(杨柳、雨雪)诗人用了对比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在这春光明媚之景,然而大好春光之下,士兵却要从军远征,对比之下,越发觉得多么凄凉;回来时是冬季,但历经战场生死后能安然归来,看着眼前

4、的万物萧杀之象,反而更生出无限欣慰。清代学者王之夫称,这句诗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用两种相反的景物来衬托感情的写法,更能获得更强的艺术效果,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因此也成千古传诵的经典。(教学用书)(2)出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根据诗句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迟迟:迟缓的样子。哀:伤心、难过。诗句的意思: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讨论:战后返乡,明明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战士为什么反而“哀”呢?过渡:是呀,明明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反而“哀”呢?也许这里的“哀”,更多的可能指一种复杂的、难以言喻的心境吧。(教学

5、用书)2 .指导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四、整体把握,理解诗歌思想内容1 .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采薇这首诗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2 .交流讨论:哪句诗最能表现这种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J)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诗中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写出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五、总结。一以往昔之虚衬眼

6、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蓄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送元二使安西一、谈话导入1 .回顾学过的送别诗,指名背诵赠汪伦)2 .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说一说自己对诗题理解和作者的了解。二、初读诗文,读顺、读出节奏.给古诗画节奏,再指导朗读。三、理解诗意、领悟情感。1、借助注释,并说一说诗的大意。(诗意: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土,客舍旁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

7、一新。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教学用书)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1)朗读诗句,想象画面。(指名说一说)(2)这两句诗写了什么之景?(离别)(教学用书)从哪些词语表现出来?(“客舍”、“杨柳”是与离别相关的典型意象)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讨论“一杯酒”意蕴含什么情感?(既有将离别时间再拖一刻的小小期待,也有对朋友一路远行的关切与惦念,还带着对未知前途的一份深挚祝愿。)(教学用书)(2)齐读诗句,体会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4、多诵读,悟诗情。(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

8、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四、课外拓展:积累送别诗五、总结春夜喜雨一、文学常识介绍导入新课二、初读诗文,读顺、读出节奏。指名读诗。要求:读准字音给古诗画节奏,再指导朗读、读好诗句间停顿、读出古文味。三、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感悟诗情。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想象画面,感悟诗情。(1)理解诗题,整体把握诗歌情感。质疑:诗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喜”字,喜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情感,因何而喜呢?因雨而喜。(2)分析首联。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整体评价?(,好,一个,好,便点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把春雨写得仿佛通了人性,特地选这个万物萌生急需雨水的时节降临。)(教

9、学用书)(3)串讲诗的后六句,想象画面。(后六句紧扣主题,集中写“夜雨”。颔联,运用听觉进一步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好” ;颈联,又运用视觉写出野外一片漆黑,只能辨认出江船灯,说明天色阴沉得很厉害,雨一时不会停下来,能够真正地“润物” 了,可见真是一场“好雨”。诗人于是兴奋的想象: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教学用书)3、总结归纳诗文主题。4、试着背诵这首五言律诗。【作业设计】一、填空。1 .采薇选自,是戍边战士在返乡途中抒发感慨之作。,这两句诗表现了战士悲伤和哀痛的心情。2 .采薇诗中,成为千古传诵经典的诗句是: , ;3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代诗人 的一首七言绝句,是 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生活牵挂与关怀的诗句是 o4 .春夜喜雨是 代诗人 的一首 o律诗的结构分为、。诗中的首联用了一个字便点出了诗人 的心情;颈联用了 字用了 的手法来突出雨的5 .春夜喜雨这首诗中,经常被用来形容老师默默地教育学生的诗句是:“二、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从前)B.杨柳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C.今我来思。(思想)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花重”解释正确的是()A.花朵很重 B.很多花瓣 C.花因为包含雨水而显得沉重D.重复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