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科休克患者疾病健康教育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急诊科休克患者疾病健康教育指导.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医院急诊科休克患者疾病健康教育指导(一)休克的基础知识什么是休克?休克是指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以机体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为特征的循环衰竭状态。休克发病急骤,进展快,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可发展至不可逆阶段而引起死亡。引起休克的病因有哪些?1)血容量不足大量出血(内出血或外出血)、失液(呕吐、腹泻、过度利尿等)、失血浆(烧伤、腹膜炎、创伤、炎症)等原因,血容量突然减少。2)感染常继发于以释放内毒素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败血症等。3)过敏常由接触、进食或注射某些致敏物质,如油漆、花粉、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异
2、体蛋白等而引起。4)心源性因素常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包填塞、心肌炎和严重的心律失常等。5)神经源性因素剧痛、脑脊髓损伤、麻醉意外等刺激,引起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有效血容量相对减少。休克如何分类?根据休克的病因分类,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五大类。外科最常见的休克是什么?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中最常见,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什么是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指由于大血管破裂和脏器(肝、脾)破裂出血所致机体失血量过大,超过机体代偿功能,不能提供足够的组织灌注及氧供。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急性发作的失血性休克。什么是创伤性休克?
3、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发生了重要器官损伤、严重出血等情况,使患者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临床综合征。其严重程度与创伤的性质、程度、失血量等情况有关。什么是感染性休克?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侵入人体,导致全身性感染,同时伴有低血压和组织灌注不足,且经充分扩容后低血压和组织灌注不足状态仍持续存在,或必须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才能维持血压正常,此种情况称为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是全身性感染的特殊类型。如何区分“冷休克”与“暖休克”?“冷休克”属于低动力型休克,亦称低排高阻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心脏排血量低,外周血管阻力高,由于皮肤血管收
4、缩,血流量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此型休克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和大多数感染性休克均属此类。“暖休克”属于高动力型休克,亦称高排低阻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血管阻力低,心脏排血量高。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使皮肤温度升高。部分感染性休克属此类。休克导致的病理生理变化是什么?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以及由此引起微循环障碍、代谢改变及内脏器官的继发损害是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变化。休克有哪些临床表现?休克的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其共同的病程演变过程为休克前期、休克期和休克晚期。1)休克前期失血量低于20%。此期是机体的代偿期,患者中枢神
5、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患者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呼吸增快,血压变化不大;但脉压减小(V30mmHg);尿量正常或减少(2530m1h)。若处理及时得当,休克可很快得到纠正。否则病情继续发展,很快进入休克期。2)休克期失血量达20%40%。此期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黏膜发劣、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大于120次/分),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尿量减少;浅静脉萎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3)休克晚期失血量超过40%。患者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劣,甚至出现淤点、淤斑,四肢厥冷;脉搏微弱、血压测不出、呼吸微弱或不规则、体温不升;无尿;
6、若皮肤黏膜出现淤斑或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已发展到D1C阶段。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劣,吸氧不能改善时,提示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此期患者多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如何诊断休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收缩压降低至90mmHg以下,多数在708OmmHg甚至更低,脉压小于2OmmHg,即可诊断为休克。对高血压患者,若血压下降过多表明有休克状态存在。需要注意的是低血压不一定是休克,休克必须有微循环障碍和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低血压常见有哪几种情况?(1)急性低血压指血压由正常或较高水平突然显著下降,见于休克、晕厥和急性运动性血管麻痹。(2)慢性低血压指血压处于持续性低水平状态。(3)体位性
7、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指在卧位时血压正常或增高,而当患者突然取直立位时,立即出现显著的血压下降。休克的辅助检查的意义是什么?1)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降低可提示失血,反之提示失液。(2)血生化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细胞缺氧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程度等。(3)凝血功能当血小板计数低于80X1071,凝血因子I小于15g1,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3s以上时应考虑DIC的发生。(4)血气分析PaeO2高于60mmHg(8kPa)、吸入纯氧后仍无改善,提示有ARDSo2)影像学检查可以查明有无骨骼、内脏或颅脑的损伤。3)B超检查有助于发现原发病灶。4)血流动力学检查包括中
8、心静脉压(CVP):CVP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CVP增高提示有心功能不全。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降低提示血容量不足,增高提示肺循环阻力增加。心排血量(CO)和心排血指数(CI):休克时,多见Co降低,但某些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见增高。5)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固血液,有助于诊断。如何第一时间判断休克?休克指数法:用于粗略估计失血量及休克程度分期,快速判断病情,提高诊疗效果。休克指数二脉率/收缩压,正常值为0.5左右。休克指数1.0,轻度休克,血容量减少10%30%;休克指数21.5,中度休克,血容量减少30%50%;休克指数22.0,重度休克,血容量减少50%70%。(二)休克的救护休克患者如
9、何急救?(1)休克患者原则上应就地抢救,避免过多搬运和远距离的转运。(2)体位:最适宜的体位是抬高头和躯干20。30。,抬高下肢1520oo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呼吸困难。休克伴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3)吸氧:给氧前应注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达到有效供氧。一般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461min,缺氧严重者通过面罩给氧,必要时机械通气支持增加供氧。(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立即建立2条或以上静脉通道,目前多主张进行深静脉插管,保证输液途径通畅。静脉输液可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是纠正休克的最根本措施。(5)遵医嘱准确、及时使用抗休克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10、等。(6)及时采集血标本送检,查血型及进行交叉配血等。(7)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监测肾功能。(8)必要时放置CVP导管监测CVP;心电图检查有无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9)保暖,对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出冷汗者应及时加被保温,调节室温为2228oCo对伴有高热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应予以降温。(10)凡有活动性出血时,如腹腔脏器破裂出血时,可在快速扩容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积极进行手术止血。休克患者怎样合理补液?(1)补充血容量、及时恢复血流灌注,是抗休克的基本措施。及时补充血容量,时间较短的休克,特别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可较快地纠正。原则上失血补血,失液补液,丢失多少补多少。补液种类一般为先快
11、速输入一定量的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等,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心搏出量。后输入胶体液,如全血、血浆和低分子右旋糖酎等,以减少晶体液渗入血管外第三间隙。低分子右旋糖酎可改善微循环,能吸附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及其血管内壁,预防和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之初一般主张不用或少用等渗或高渗葡萄糖溶液。(2)休克时补充的晶体液量和胶体液量很大,不仅要补充已丢失的血容量,还要满足毛细血管床扩大的需要。休克时间越长,症状越严重,需要补充的液体越多。因此,在扩容过程中应根据心、肺功能、失血量、失液量、血压及CVP值随时调整输液量和速度。若CVP和血压均低,提示血容量不足,应快速大量补液;若血压降低而CVP升
12、高,提示右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超负荷,应减慢速度,限制补液量,以防肺水肿及心力衰竭。休克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何监测?1)意识和表情意识和表情的变化能反映中枢神经系统血流灌注情况。脑组织灌注不足、缺氧,表现为烦躁、淡漠、意识模糊或昏迷等。严重休克时细胞免疫反应降低,患者由兴奋转为抑制,表示脑缺氧加重,病情恶化。2)生命体征血压和脉压:早期由于代偿性血管收缩,血压可能保持或接近正常。若血压逐渐下降甚至测不到,且脉压减少,则说明病情加重。脉搏:休克早期脉搏加快,随病情加重,脉搏会变细弱,甚至摸不到。呼吸:呼吸次数及节律,有无呼吸急促、变浅、不规则;呼吸大于30次/分或小于8次/分表明病情危重。体温:患者体
13、温是否偏低或高热。多数患者体温偏低,感染性休克患者有高热,若体温突然升至40。C或骤降至36寸,提示病情危重。3)皮肤色泽及温度患者皮肤和口唇黏膜有无苍白、发缉、呈花斑状、四肢湿冷或干燥、潮红、手足温暖。补充血容量后,四肢有无转暖、皮肤是否变干燥。4)尿量尿量是反映肾血流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若患者尿量少于25m1h,表明血容量不足;尿量大于30m1h时,表明休克有改善。应在护理的过程中记录每小时尿量,有利于病情判断。休克并发症如何观察?休克肺、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及DIC是引起休克死亡的常见并发症。1)休克肺注意观察有无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有无进行性严重缺氧,经一般氧疗不能
14、纠正,PaO270mmHg并有进行性下降的趋势。如有上述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2)急性肾功能衰竭如血容量已补足,血压已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尿量仍小于20m1h,并对利尿剂无效者,应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3)心功能不全如血容量已补足,CVP高于12CmH20,无酸中毒存在,患者血压不升,提示心功能不全。4)DIC休克时间较长的患者,若患者皮肤有淤点、淤斑或血尿、便血等,应考虑D1C的发生。休克时血气分析有何意义?休克的发展及严重程度常与动脉血气改变一致。通过血气分析有助于了解酸碱平衡情况,对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休克时,因缺氧,可出现PH值和Pa02降低,而PaC02明显升
15、高。若PaCO2超过6.6kPa(50mmHg)而通气良好,提示严重肺功能不全。PaeO2高于8kPa(60mmHg).吸入纯氧后仍无改善,提示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物有哪些?血管活性药物是休克治疗时常用的药物,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分为以下两大类。1)血管扩张药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应用。多巴胺: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选择性地扩张内脏血管,特别是肾脏血管,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并使皮肤及黏膜血管收缩,使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阿托品、山前若碱等抗胆碱药:可解除平滑肌痉挛、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常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2)血管收缩剂常用去甲肾上腺素和阿拉明(间羟胺),均使小血管收缩,提高血压。应用血管收缩剂以小剂量、低浓度、短时间为宜。去甲肾上腺素对肾动脉收缩作用较强;阿拉明较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缓和、持久,对肾血管收缩作用较轻。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注意什么?1)浓度和速度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时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先慢后快,调整滴注速度使收缩压维持在9Omm1Igo2)动态调整每510min测1次血压,血压平稳后每1530min测1次。根据血压测定值动态调整药物浓度和滴注速度,以免血压骤升或骤降引起不良后果。3)皮肤的观察严防药液外渗,如发现输注部位红肿、疼痛,应立即更换输注部位,并用0.25%普鲁卡因封闭穿刺处,以免发生皮下组织坏死。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