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92203 上传时间:2024-04-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聚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凝聚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凝聚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凝聚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聚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凝聚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新乡贤在乡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继承和弘扬有益于乡村振兴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乡村提供鲜明的价值引领、厚重的文化滋养、强大的精神力量,可谓当务之急。深挖乡贤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乡贤文化的形成源自乡贤作用的发挥,是几千年来根植于农村这一特定生态环境下的文化积淀。要深入挖掘整理古今乡贤,全面梳理、系统整合古贤服务家乡、造福家乡的嘉言懿行,让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方式

2、,传递乡情乡事、社情民意;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以“乡情乡韵乡愁”感染凝聚回乡省亲的新乡贤。坚持“来自于乡村、服务于乡村”的原则,以“政治上有觉悟、社会上有影响”为标准,把威望高、口碑好、愿意为家乡作贡献的新乡贤人物推荐出来。厚植新乡贤文化,培养有见识、有担当、有威望又自愿扎根乡土的新乡贤,形成人人学乡贤、人人颂乡贤、人人做乡贤的浓厚氛围。植根百姓生活,持续涵育文明乡风。以乡贤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事迹为原型,开展艺术创作,以文学、微电影、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再现新乡贤嘉言懿行。组织文史专家研究发掘、整理乡贤文化资料,编印乡贤文化系列读本,通过报告会、讲故事、文艺演出等多种途径,广泛传播乡贤文化。

3、开办乡贤大讲堂,让干部群众感受乡贤文化、践行乡贤精神。激励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提供医疗、教育、交通等社会公共优惠服务。设立乡贤园、乡贤街、乡贤榜,将乡贤文化融入到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到美丽镇村(社区)建设之中;在镇村公共建筑、文化景观中以碑刻、雕塑、楹联等形式体现乡贤主题,弘扬乡贤文化。汇聚乡贤力量,引领推动乡村复兴。成立社会性组织新乡贤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专家担任理事,负责研究乡贤文化、指导各级乡贤组织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乡贤工作机制,发挥乡贤技能专长,开创群众办事、矛盾调解、信息咨询、致富求助的村民自治新模式。成立新乡贤发展会,通过定期开展乡贤议事会、发展智库会,迎春座谈会、乡亲

4、恳谈会、招商推介会等平台联络乡贤乡情、共商发展大计;组织乡贤企业家回家乡考察园区,给优惠、搭平台、建舞台,增强其回乡投资、创业兴业的决心,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出智引源。创新搭建乡贤会、乡贤议事厅等平台,在乡村和谐、乡村发展、乡村治理中体现乡贤风采,感受乡贤精神,让爱乡睦邻、创业富民、崇文兴学、移风易俗等时代正能量蔚然成风。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最美乡村、文明镇村(社区)创建为抓手,广泛开展美好人家、最美庭院等创建评选活动,丰富活跃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把新乡贤文化建设打造成为加快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凝聚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是我们的目的,在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

5、题。第一,建设新乡贤文化,认识清、定位准是前提。乡贤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蕴含着爱国爱乡、敬业精业、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对于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建设新乡贤文化,树得起、立得住是根本。新乡贤荐评工程,要严格对照评选标准,按照宁缺毋滥的原则,通过层层推荐、级级选拔,真正把那些威望高、口碑好、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在外乡贤和农村优秀基层干部、创业兴业能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新乡贤人物推荐出来,让新乡贤典型得到社会认可,群众信服。第三,建设新乡贤文化,牵好线、搭好台是关键。新乡贤文化建设的落脚点都是要搭建平台发挥乡贤作用,让更多乡贤在乡情乡愁的联结下,以多种形式助力乡村建设发展。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鼓励乡贤会组织发动好新乡贤参与到政府决策参考的智囊团、扶贫兴业的致富团、纠纷调解的和事团、乡风文明的督导团、慈善公益的志愿团、为民服务的代办团、兴学帮教的助学团中来,开创群众办事、矛盾调解、信息咨询、致富求助的村民自治新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