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3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94281 上传时间:2024-04-1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5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3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3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3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3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3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3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3秋).docx(6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设计第一单元光1 .有关光的思考【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对光的认知水平如何,是本单元教学的认知起点。学生的认知起点要有效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起点,从而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首先,聚焦学生的已有认知,了解学生对光的认知水平;其次,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出光源概念,知道光源特点,最后,通过研讨,拓宽学生的视野,感悟光的重要性。因此,本课教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学生有关光的前概念,第二部分是研讨光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第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从学生对光“已经知道的和还想知道的”的讨论开始,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聚集到本课内容上,再通过比较各种发光体,引出光源的概念,为后续

2、光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的教学活动接着安排“如果没有光,会怎样”的研讨活动,让学生探讨没有光会怎样,从而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人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最后安排夜视仪原理这一拓展性内容,让学生从更高的视野了解光。【教学目标】通过列矗活中的发光物体,认识到有些物体是自己发光的,而有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从而知道光源和非光源。科学思维以观察“黑暗中的苹果”实验为证据,说明没有光进入眼睛,我们看不到任何物体。探究实践通过实验交流、分析,概括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态度责任感知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

3、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观察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教学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有窗帘的教室(本课的活动最好能用窗帘遮挡光线,以保证实验效果)、夜视仪、班级记录单等。学生1手电筒、镜子、黑色的箱子或黑纸筒和纸杯、红苹果、黑布;2.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光。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1欣赏:生活中各种不同光的图片(

4、太阳光、月光、萤火虫、烛光2 .思考:这几幅图中都有什么?(光)3 .讨论:我们对光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什么?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4 .揭课:有关光的思考(板书课题)5 .提示: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聚焦学生的原有认知,了解学生对光的原有认知水平。同时通过“还想知道哪些”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本单元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二、探索:认识光源(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镜子等1思考:光从哪里来?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6 .讨论:说说这些发光物体中,哪些物体是自己发光的,哪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7 .结论:能自己发光且正

5、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光源。8 .分辨: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通过讨论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引出光源的概念,引导学生区分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研讨:没有光会怎样?(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黑色的箱子或黑纸筒和纸杯、红苹果、黑布、记录单1思考:我们能看到光源,是因为它们自身能发光,那些不发光的物体我们是怎么看到的?9 .讨论: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10 演示:出示黑色盒子和苹果,将苹果放在盒子中。如果把实验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灯全部关掉,把门关上,然后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盒子,不让一点光进来。你能看见这个红苹果

6、吗?请说明理由。11 辨析: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有三个选项(具体见作业本PI)供你参考,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选项,完成作业本上的记录。12 活动:观察黑暗中的红苹果。13 交流: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14 研讨:现在你对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15 小结: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当没有光的时候,就不会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也就看不到这个红苹果。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使我

7、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四、课外拓展:夜视仪原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夜视仪1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看到物体?16 讨论:借助工具。正常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可以借助仪器拓宽人的视野并看清目标。17 展示:夜视仪一一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我们能看到的图像,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夜视仪的种类很多,无论哪一种,它们都需要光,才能让人们看到物体。使学生知道夜视仪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知道夜视仪也需要光,只是将人眼看不到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呈现在屏幕上。【教学后记】2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

8、二课,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光的思考这一课,学生对光源和光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对“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本课首先通过与声音的传播方式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测光的传播特点。再通过实验观察光行进的路线,初步建立“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到光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方式各有什么特点。本课可以分为三个教学环节进行:第一部分聚焦:对比声音和光的传播方式;第二部分探索:验证观察光的传播方式;第三部分研讨:光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相比有什么特点。【学情分析】“光”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学生对于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

9、的就缺少思考,对于传播路径的认识也是比较模糊,没有亲身去观察并思考,也没有用证据去证明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对于寻求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能力还是欠缺。【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光疝播实验现象,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科学思维能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探究实践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发现光的传播特点。态度责任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教学重点】进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并进行推理。【教学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学准备】1 教师1教学课件;2.手

10、电筒、铁罐、小铃铛等。学生1.每组提供手电筒、4张矩形卡纸(其中三张有孔);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继续认识光。一、聚焦:传播方式(预设4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铁罐、小铃铛(学生容音辨听的物体即可)1回顾:声音传播方式导入(1)课前将小铃铛放入铁罐,课上进行摇晃,提问:大家猜一猜罐子里装的是什么?理由是什么?(2)我们知道声音是以波的方式传播的。那手电筒的光是怎样到达黑板的呢?(教师打开手电筒,向黑板照射)2 .讨论:学生小组研究并猜测比划光的轨迹。3 .交流:请同学用手来演示光的行进轨迹。4 .揭题:光是

11、不是像这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通过声音的传播方式的导入,引出本课的研究问题,引导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进行思考、推测。二、探索:光的传播(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卡纸(一)活动1: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索1思考:光到底是以怎样的方式传播的?我们又该如何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呢?5 .讨论: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你能用的方法来证明?6 .出示: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4张卡纸),你觉得可以怎样用这些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测?7 .设立:拟定实验方案后,交流汇报方案。8 .提示:(1)课件出示完善后的实验过程。(2)课件出示相关实验注意点。9 .探究:学

12、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10 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并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光的传播路径。11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发现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二)活动2:横向移动中间有孔卡纸观察光斑的探索1问题:横向移动中间的一张有孔卡纸,会看到什么现象?12 猜想:引导学生猜测,说自己的想法。13 提示: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4 探究: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15 汇报: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光的传播路径。引导学生用设计实验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测,在小组交流汇报中完善实验操作方案,在规范的实验操作中得出实验结论,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横向移动中间的一张有孔卡纸,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个问

13、题的提出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光是不是直线传播的,通过实验验证,得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结论。研讨:光的传播(预设8分钟)1问题一: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并解释这一现象。(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2)小结:当我们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中间的一张带孔卡纸后,手电筒的光穿过第一个小孔后,我们能看到横向移动的那张卡纸上出现了光斑,而纸屏上却没有光斑,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16 问题二: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罐子中铃铛发出的声音却看不见铃铛呢?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2)小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而声音隔着一些物体还是能听到的。17 问题三:生活中的

14、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讨论:学生举例说明。(预设:广场上的灯、车灯、阳光、大雾天的灯)(2)展示:课件出示一些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片。通过对移动卡纸后光斑的变化,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说明,同时与声音的传播方式进行比较,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生活现象进行拓展。四、课外拓展:更多思考(预设3分钟)1博证:你能找到更多的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证据吗?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18 思考:如果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怎样呢?拓展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同时思考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怎样是对下一课做铺垫。【教学后记】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材分析】本课

15、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三课,是对光沿直线传播概念的延续,与前一课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课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引导学生从各种生活现象中思考: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从而引出课题。第二部分探索,通过光照射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品的探索,以及光照射烟雾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光传播的规律,重点研讨影子产生的条件和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本课研究的重点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时会产生什么现象,这些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什么关系。所以,本课也是前一课探究活动中发现的光的传播特点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同时本课不仅是前一课的延续,也是为学生后续概念的建构打基础的课。【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基本科学事实,但对光的直线传播事例了解甚少。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用激光笔来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效果显著。经验显示:学生对影子的形成,特别是日食月食现象的解释,由于缺少现实经验和相关的宇宙空间概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要创造条件予以突破,实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