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玉米灭茬深松机总体设计.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957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玉米灭茬深松机总体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玉米灭茬深松机总体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玉米灭茬深松机总体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玉米灭茬深松机总体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玉米灭茬深松机总体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玉米灭茬深松机总体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玉米灭茬深松机总体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玉米茬深松旋耕机设计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 号:毕业时间:2022年7月1 2I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学术准备情况、研究思路及方法)1、目的、意义研究目的:近年来,国内大力推行少、免耕作业方式,联合作业模式越来越多地取代了原始的单一田间作业模式。我国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存在很大问题,从国外引进的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具结构复杂,价格高昂,需配套的牵引动力大,不适合我国的发展现状。本课题在普通卧式旋耕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使之既能旋耕又能灭茬,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块条件进行不同程度的深松,以实现一机多用。研究意义:深松与旋耕、

2、灭茬联合作业,可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减少拖拉机的进地次数以及对土壤的压实次数,保持土壤水分。使用一体化机械进行整地作业时可以减少农机进地次数,有效降低土壤压实,减少土块内部板结,还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率,减少农业资源的耗费,降低作业成本。本课题研究方案使用,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我国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保有量约15万台,与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约200万台。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逐渐由单一型向综合型方向发展,土壤耕作机具也朝着联合型方向发展,联合作业将成为未来耕作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20世纪后期,我国对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技术开始了研

3、究,但是我国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存在较大问题:(1)配套动力不足我国的深松旋耕机具主要配套的是中小功率的拖拉机,其输出的动力有限,从而限制了作业效率,影响了作业质量。(2)材质不达标,制造工艺差机械设计均依照国标,但是材料和制造工艺水平都满足不了要求;常用的标准件、通用件质量不过关。(3)结构设计不合理深松旋耕机具的一些主要工作部件设计存在缺陷,如常见的深松铲工作曲面为小弧形,工作时阻力大,功率的消耗较大。(4)适应性差现有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结构主要是深松铲在前,旋耕刀辐在后,工作地一般是秸秆地,属干旱地,如果碰到粘性土地,深松铲遇到的阻力就会变大,从而对它的动力输出要求就高。若碰到雨季,深松旋

4、耕机的轮子会打滑,不能联合作业,只能分开进行单一作业“儿(5)机型杂乱,质量参差不齐我国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不同,其自发研制的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的品种就会不同,缺乏系列化、标准化的管理。目前,这方面的设计研究主要分为2类:深松部件与旋耕部件组合的驱动型机具;深松部件与从动部件组合的从动型机具。在国外,在欧洲旋耕机的应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日本自上世纪初沿用旋耕机后发展迅速,尤其在节能型弯刀方面的研究领先于世界。由于国外大功率的拖拉机广泛使用,旋耕机已发展到采用宽度伸缩或折叠式结构,耕深有达1米以上的旋耕机。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深松联合作业机有所研究,并开始使用这种机械,取得

5、显著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根据不同需要已经开发研制出多种深松联合作业机,50、60年代其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并且形成统一的系列规范。联合作业机的通用性高、耕幅宽、作业迅速、生产率高,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前苏联、美、英、法等国在整地时使用联合作业机已有60%以上,单一作业方式已逐渐淘汰。现在的耕整地作业多是将一些先进的工作部件同拖拉机组连接,紧凑、操作性好、经济效益高。3、学术准备情况(1)广泛查阅与选题有关的书籍和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找到最佳研究方向;(2)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研究问题;(3)论证逻辑严密,中心突出,内容充实,层次分明,概念准确,数据可靠,结论

6、正确,符合写作规范;(4)运用CAD等相关软件对重要结构进行绘图,对重要结构进行3D建模以便更加直观的了解结构,最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结构。4、本选题研究思路及方法(1)查阅玉米茬深松旋耕机相关书籍与文献,了解其结构,进行初步整体规划布局;(2)通过对比分析拟定最佳传动方案,以实现不同的转速转向要求;(3)根据现有的资料对玉米茬深松旋耕机各数据进行计算:1)总体方案设计;2)动力计算:各运动副的效率及动力分配;3)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4)总体安装调试要求;(4)根据所算得的数据对各轴,齿轮和部件结构进行绘图设计;(5)完成玉米茬深松旋耕机机工作总图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二、论文结构框架1、论文

7、提纲摘要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1.3 玉米茬深松旋耕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 本章小结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2.1 设计参数要求2.2 方案的选择2.3 方案的对比分析2.4 本章小结第3章玉米茬深松旋耕机的总体设计3.1 拖拉机的选择3.2 玉米茬深松旋耕机的工作原理3.3 玉米茬深松旋耕机与拖拉机的连接方式3.4 玉米茬深松旋耕机与拖拉机的配置型式3.5 玉米茬深松旋耕机耕幅的确定3.6 玉米茬深松旋耕机的传动型式的选择3.7 玉米茬深松旋耕机的刀轴转速选定3.8 本章小结第4章运动计算第5章动力计算5.1 各传动副效率5.2 动力分配5.3 本章小结第6章主要零

8、部件的设计6.1 锥齿轮箱的结构6.2 刀辐的结构6.3 灭茬刀的设计6.4 刀座的轴向间距和刀的总数6.5 材料和技术条件6.6 本章小结第7章深松部件7.1 深松铲的设计7.2 铲柄设计7.3 深松铲强度计算7.4 机架7.5 牵引架的设计7.6 深松铲机架的设计7.7 本章小结第8章传动部件计算8.1 圆锥齿轮强度计算8.2 分传动箱齿轮的设计与校核8.3 本章小结第9章轴的选择及计算9.1 输入轴的设计计算9.2 输出轴设计与校核9.3 本章小结第10章刀短轴的选择与计算第11章轴承的选择第12章工作前的安装与调整第13章玉米茬深松旋耕机机使用技术要点结论参考文献致谢82、参考文献1董

9、学虎,韦丽娇,李明,等.甘蔗地机械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技术效益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3, 51 (08) : 14.2高凤玲,赵伟,张文春,等.旋耕深松联合作业的功率消耗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34 (04) : 17.3 Ingrid G. Martinez, Christian Prat, Carlos Ovalle etc. Subsoiling improves conservation tillage incereal production of severely degraded Alfisols under Mediterranean climateJ. G

10、eoderma, 189-190(2012) 10-17.4甄文斌,杨丹彤,黄世醒.机械深松联合耕整机的应用J.现代农业装备,2(X)9 (12) : 46-48.5赵静,鲁力群.深松旋耕沟播联合作业机的研制J.农机化研究,2(X)8 (06) : 106-107.6高媛,赵根发,朱贺.1LGT-4型松旋灭茬起垄通用机的研究与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1996(01):20.7张欣悦,李连豪,汪春,等.1GSZ-35O型灭茬旋耕联合整地机的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9, 25 (05) : 73-74.8赵大勇,许春林,刘显耀,等.1ZML-2H)深松型联合整地机的研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

11、学学报,2011, 23 (06) : 12-14.9杨光明,朱云,张瑞勤,等.我国深松机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09, 36 (05):7-9.10盛宏达,李国龙,陈治文.旋耕深松灭茬起垄机在检测中发现的问题J.农业机械,2011 (16):11().11付桂明,刘松华.农机深松旋耕联合作业问题浅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 (21) : 66.12郭志军,佟金,周志文,等.深松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1, 17(06): 169-172.13刘欣,吕霞,王帅.我国深松机械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02): 130-131.141田耘

12、,赵亚祥.旋耕深松联合作业机性能研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1).15赵建国,王安,马跃进,等.深松旋耕碎土联合整地机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 (8) : 46-54.16高威,咸培栋.耕整地机械的主要机型及发展方向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 (9) : 87.17贾健.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2018 (2) : 81-8418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机械设计手册K.北 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719 Heuer H, Tomanov O, Koch HJ, et al. Subsoil proper- ties and cereal

13、growth as affected by asingle pass of heavy machinery and two tillage systems on a Luvisol.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Science, 2008, 171:580-590120 Sharma A R , Singh R , Dhyani SK, et al. Moisture con- servation and nitrogen recycling throughlegume mule- hing in rain-fed maize ( Zea mays)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cropping system. NutrientCycling in Agroeco- systems, 2010, 87: 187197三、论文写作安排2021年11月2022年1月资料查询与学术准备;2022年2月2022年3月论文提纲制定与修改;2022年4月2022年5月论文撰写与完善;2022年5月2022年6月论文查重与答辩。四、审核意见指导教师意见:1、通过2、完善后通过3、未通过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学院(专业)意见:1、通过2、完善后通过3、未通过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