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陈公孙[爿言]父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陈公孙[爿言]父錍》.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陈公孙月言父髀1978年山西闻喜县上郭村出土。古陈国器。高28.5厘米,宽22厘米,扁瓶椭圆形,肩部饰卷曲相对的夔纹。现藏山西博物院。颈外铸铭文五行二十字:瞰(陈)公孙先言父乍(作)旅髀,用祈眉寿,万年无疆,永寿用之。陈公孙臼言父髀及铭文这件器物,史料多有著述,或称瓶,或称壶。本文延用商周金文选称陈公封言父罅。髀字在秦以前器物上为首次出现,前人未见著录。说文以下诸字上的金卑字,义或为斧,或为箭镶,或为农器,都与金卑字义不合。这个战国时期的罅字,即卑瓦字的异体。说文瓦部:罂谓之卑瓦r。徐濒说文注笺:方言、罂谓之单瓦。广雅: 卑瓦,辔瓶也。按说文做云:大口而卑。是卑谓其体扁,而鹭为长颈,靓则非其类,罂、鹭同声相混,当从许说罂谓之卑瓦为是。此义正与敞口、短颈、鼓腹扁圆的罅相当。公孙百言父,史记陈杞世家所载少姬生偃之偃,即哀公之子,成公之孙,因此,瓶的铸造是在陈成公在位时期,即前589年前569年之间。今按,此说有疑,据左传昭公八年,偃即哀公世子偃师,亦即悼太子,史记误为两人,索隐已明其非。偃师即为太子,则不得自称公孙。公孙臼言父应是出自陈国公族的另一贵族。此器未见器形,从铭文风格看,约在春秋晚期,器出山西,当是秦晋交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