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音乐(1)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音乐(1)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近代音乐(1)教案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能认真感受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在赏析过程中了解我国学堂乐歌的兴起、特点及历史意义。2(艺术表现)能够学唱歌曲黄水谣的部分旋律,体验、参与歌曲的表演。3(文化理解)通过对六首作品的聆听,能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初步知晓这一时期中国音乐作品的变化及代表人物。教学重点:聆听与赏析叫我如何不想他嘉陵江上黄水谣并能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教学难点: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及在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播放视频送别片段。2、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合唱歌曲叫送别,其实这首歌不是地道的中国歌曲,而是借用了美国歌调梦见
2、家和母亲的旋律。在二十世纪初,这种外国曲调在中国传唱非常普遍,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近代音乐。首先我们从学堂乐歌开始。(二)、了解学堂乐歌1、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封闭的门户,中国开始进入到近代社会,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时期我国的许多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真理,纷纷出国留学,一部分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把欧美、日本的一些流行歌曲的曲调填上新词在“新式学堂”中的“乐歌”课上教唱。“学堂乐歌”由此在我国各地兴起。学堂乐歌指清末民初新式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和课中教唱的歌曲。2、学堂乐歌的基本内容:富国强兵、抵御外侮、传授科学文化等为主。3、代表人物:沈心工,1905年
3、沈心工创作了黄河。4、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一一沈心工(图像文字介绍)(三)、欣赏歌曲黄河(谱例)1、说说歌曲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节奏和音区上有何区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师总结: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描写长城外、河套边的景色,主要以中低音区旋律表现,节奏稍紧,附点运用较多,表现出悲壮感。第二段音调高亢激扬,节奏先紧后松,高音区的豪言壮语,充满了爱国激情。黄河是我国最早的由国人作词、作曲的学堂乐歌之一。为寻求救国真理,留学回国的萧友梅于1922年创作了歌曲问,当时影响深远。3、介绍作曲家萧友梅。(图像文字介绍)(四)、欣赏歌曲问1、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在当时有何启示?2、教师总结:歌曲以提问的方式,
4、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当时内忧外患和国家沉伦的忧虑与感慨,启示人们在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之际,应勇敢地站起来,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2、萧友梅的音乐创作意义。改表了我国歌曲创作以填词为主的状况,开创了我国歌曲创作的新时代,问标志着我国的音乐创作从学堂乐歌向艺术歌曲的转变。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开始了新式写歌的早期尝试,这一时期的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赵元任1926年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五)、欣赏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1、聆听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的表达方式有何特点?教师总结:通过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自然景色的描述,表达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要求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渴望自
5、由,追求幸福,憧憬美好未来的愿望,抒发了对祖国、亲人、故友的思念之情,教我如何不想他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最早的工农革命歌曲也开始产生。1934年人民音乐家聂耳创作了开路先锋,是中国最早的工人歌曲。(六)欣赏歌曲开路先锋1、听赏开路先锋,说说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以劳动节奏与呼号为特征,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蕴含着一种坚毅果敢的英雄气质,鲜明地朔造了正在奋起的中国工人阶级形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化、大众化的抗日歌曲开始涌现。音乐家贺绿汀于1939年创作了具有强烈悲愤、戏剧性的歌曲嘉陵江上。(七)、欣赏歌曲嘉陵江上1、教师演唱嘉陵江上设
6、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悲愤、激情,具有戏剧性。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到抗日战场,对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1939年初,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诞生。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曲,我们一起欣赏其中的第四乐章黄水谣。(八)、欣赏歌曲黄水谣1、播放视频黄水谣2、学生学唱黄水谣片段(练声、朗诵、)3、知识总结:近代音乐发展历程:学堂乐歌一一工农革命歌曲一一抗日救亡音乐。代表人物及作品:沈心工(音乐教育家)、萧友梅(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赵元任(语言学家、作曲家)、聂耳(人民音乐家)、贺绿汀(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冼星海(人民音乐家)。(九)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中国近代时期的六首作品,也了解了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史。音乐与时代相伴,歌声记录历史,中华民族在深重苦难中奋勇拼搏、砥砺前行,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让我们铭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