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活性碳吸附实验.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04648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五活性碳吸附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五活性碳吸附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五活性碳吸附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五活性碳吸附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五活性碳吸附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五活性碳吸附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活性碳吸附实验.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实验五活性碳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2、通过实验取得必要的数据,计算吸附容量qe,并绘制吸附等温线。3、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线确定费氏吸附参数K,1/nO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吸附过程一般是可逆的。当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再变化而达到了平衡,此时的动态平衡称为吸附平衡。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mgg)表示。所谓吸附量是指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重量。本实验采用粉状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染料,达到吸附平衡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得吸附前后有机染料的初始浓度CO及平衡浓度Ce,以此计算活性炭的吸附量qeo在温度一定

2、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为吸附等温线。以IgCe为横坐标,Igqe为纵坐标,绘制吸附等温线,求得直线斜率1/n、截距IgK。三、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1、可调速搅拌器;2、烧杯IooonI1;3、721型分光光度计;4、PH计或精密PH试纸、温度计;5、大小烧杯、漏斗;6、粉状活性炭;7、:100mg1活性艳蓝KN-R染料废水;8、0.45微米的滤膜。四、实验步骤1、明确废水的最大吸收波长,吸取IOOnIg/1的有机染料液于IOnI1比色管中,配制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mg1的标准系列,以水

3、为参比,测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2、依次称活性炭50,100,150,200,250,300mg于6个IoOom1烧杯中,加入配制的染料水600m1,置于搅拌机上,以20Ormin转速搅拌15min03、取下烧杯,静置15min。4、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吸光度。五、实验数据表一确定废水的最大吸收波长染料的浓度mg/1吸光度00.00050.086100.156根据上表,绘制标准曲线如下。根据实验,可得出加入不同质量活性炭时废水吸光度的变化,同时结合标准曲线,可得出废水平衡后的浓度。根据公式吸附量(.Co-Ce)Vqe=-,可以求出吸附量,再根据Ce可绘制吸附等温线。CO可根据

4、标准曲线读出为25.19mg1具体数据如下所示。投加活性炭质量mg吸光度水中有机物平衡浓度Ce(mg1)IgCe活性炭吸附量q(mgg)Igqe8000.36323.201.371.490.1716000.34221.931.341.220.0932000.27517.901.251.370.1464000.22514.891.170.97-0.01128000.0272.960.471.040.02以IgCe为横坐标,Igqe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如下。4000.37724.041.381.730.24吸附等温线20.302500.150.0500.60.050.05005由于最后一组中活性炭浓

5、度过大导致上清液中悬浮部分颗粒物,无法较好测定吸光度,因而取其组的二次滤液进行测定。由于滤纸也会吸附部分物质,因而导致该组的实验数据偏小。从上图可以看出,误差较大的点应舍弃。故做下图,作为吸附等温线。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斜率k=0.8594,截距b=0.9929.因而费氏吸附参数K=O.1016,1n=0.8594o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活性炭的吸附量随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吸附物质平衡浓度越高,活性炭的吸附量也就越好。n值越大,吸附性能越好。一般认为n值为2-10时,容易吸附;n值小于0.5时,则难以吸附。n值也常用于判断吸附的优惠性,n1时为优惠吸附,n=1时为线性吸附,nv1时为非优惠吸附。本次实验得到的n=116,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优惠吸附。六、实验总结这个实验加深了我对吸附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验取得必要数据,计算吸附容量绘制等温曲线并求得费氏吸附参数。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最后一组样品中活性炭无法沉淀,测吸光度采用的是二次滤液会造成一定的实验误差。实验处理中由于误差,在绘制标准曲线的时候也遇到了是否应采用描点法的问题。除此之外,实验结果会受实验结果受实验温度、吸附质的分压、活性碳性质等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