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水利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29号提案答复的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眉山市水利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29号提案答复的函.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眉山市水利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29号提案答复的函陈建明、徐俊、何恕、童明、马晓雷委员:你们提出的关于擦亮通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金字招牌打造水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的建议(第129号提案)收悉,我局会同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市文广旅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对该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一、基本情况四川省通济堰灌溉工程遗产,位于成都平原中部,灌区面积615平方公里,设计灌面52万亩,覆盖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青神县和成都市新津区,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灌区作物种植以水稻、小麦、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为主,且拥有体系化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堰水文化、农耕文化
2、、东坡文化、忠孝文化等,文旅资源独具特色、内涵丰富。2013年以来,通济堰灌区水利工程由水利厅委托眉山市人民政府管理。2023年,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了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机构职能编制规定,明确将通济堰管理处等8个事业单位及相关职能整合到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都发中心”),为水利厅管理的副厅级事业单位。二、关于“明确发展目标”和“突出规划引领”的建议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以下简称“通济堰管理处”)已编制完成四川省通济堰灌溉工程遗产保护规划(2023-2035),按照“系统规划、功能优先、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总体原则,从“遗产构成与价值分析”“现状评
3、估”“遗产保护规划”“遗产利用与发展规划”“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统筹推进工程遗产水利功能持续发挥和遗产资源保护、利用、发展。总体目标为延续、增进工程遗产水利功能,完整保存、保护四川省通济堰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文化、科技和景观、生态价值,加强遗产价值的认知、维护和传播,促进遗产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保护与维护灌溉工程遗产价值的能力,实现灌溉工程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近期目标为建立健全四川省通济堰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和规划技术指标体系;加快遗产保护名录、标识体系和基础数据库及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工程遗产保护利用研究和文化挖掘宣传。中远期目标为建成工程
4、遗产在线监测平台,全面加强遗产展示和宣传体系建设,使四川省通济堰灌溉工程遗产水利科技及历史文化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实现工程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三、关于“狠抓项目支持”的建议(一)与水利工程新建项目相结合。2019年实施通济堰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整治渠道20公里,完成投资3228万元。今年通济堰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未能纳入水利部“十四五”规划,通济堰管理处正积极向都发中心汇报,争取将项目纳入中期调整。(二)与干支渠改造相结合。一是实施东坡区通济堰东干渠巡渠路项目。在通济堰东干渠两岸建设巡渠路,总投资约200万元,目前已完成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栏杆安装、路面喷漆和迎春
5、花种植等主体工程建设。二是争取将彭山区五星筒支渠、冲沙闸支渠、柏桥筒支渠等7条支渠整治列入通济堰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解决当前渠道淤堵、垮塌问题,提升输水灌溉效率。(三)与高标准农田相结合。按照眉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32030年),制定眉山市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大中型灌区、“一核三带十片”天府粮仓示范区,整市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末级渠系配套等田间工程设施,因地制宜开展蓄水池、提灌站等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2023年,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青神县部分区域纳入都江堰灌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范围。在试点期间内,
6、部、省支持我市围绕都江堰灌区新建高标准农田47.9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33万亩。通济堰灌区属于都江堰灌区范围内,2023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8万亩;到2027年,农业农村厅将支持我市围绕通济堰灌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8万亩。四、关于“深入挖掘文化”的建议(一)打造通济堰陈列馆。拟在“天府粮仓”永丰示范区规划实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示范打造项目,陈列馆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总投资约800万元(建筑500万元,展陈300万元),目前已完成建筑方案和展陈方案编制,正将项目上报水利厅申请立项。(二)开展古堰新桥景区培育。该景区位于彭山区公义镇境内,毗邻岷江
7、,距成都45公里,景区面积3平方公里,是集灌区文化、特色农业种植基地、科技展示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拟通过创意产品、生态环保、可食景观、田园生活全方位体现美丽乡村,将标准育种、优新品种、农产加工、教育培训贯穿全产业链,以农耕文化、灌溉文化、民俗文化、科技文化为主线脉络,配套体验经济、科普教育、休闲购物、住宿餐饮,形成完整的农旅融合产业体系。五、关于“完善体制机制”的建议坚持“依法保护、合理利用、统一管理”的原则,由通济堰管理处牵头成立“四川省通济堰遗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统一负责工程遗产及其灌区范围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组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建立完善遗产管理体
8、系。遗产范围内的相关规划,涉及工程遗产管理、保护和利用的,必须经管委会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建立健全保护管理机制,争取将遗产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工作考核,逐年确立遗产保护利用相关工作的年度目标和考核指标。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将各位委员的恳切建议再次向市人民政府报告。通济堰管理处牵头抓好规划编制和项目争取,文旅和住建部门统筹做好景区培育,农业农村部门全力建好高标准农田,水利部门切实配套好水利基础设施,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为擦亮通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金字招牌、打造水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贡献眉山力量。最后,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并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眉山水利工作,提供更多宝贵意见。眉山市水利局202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