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 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运作管理 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生产运作管理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1、生产率:是指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资源之比。2、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技术因素:主要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必需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操作者行为因素:是指操作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对生产率的影响。3、工作:是指一个工人承担的一组任务或活动的总称。4、工作测量:在工业工程中又被称为时间研究,是各种时间测定技术的总称,用以制定各项工作或作业的时间标准、确定劳动定额,并通过某种研究方法(如工作抽样)评价现实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以及人员工作效率。5、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组织生产劳动过程,确定一个组织内的个人或小组
2、的工作内容,实现工作的协调和确保任务的完成。6、工作设计的内容:明确生产任务的作业过程、通过分工确定工作内容、明确每个操作者的工作责任、以组织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7、工作设计决策的影响因素:员工工作组成部分的质量控制适应多种工作技能要求的交叉培训工作设计与组织的员工参加及团队工作方式自动化程度对所有员工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和对工作出色员工的奖励远程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扩展工作的内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8、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工作的大部分程序。优点: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使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9、职
3、务轮换:是指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做的工作,时间可以使小时、天、日或数月。10、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员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11、团队工作方式:是指,与以往每个人只负责一项完整工作的一部分不同,由数人组成的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并完成这项工作。12、团队工作方式的三种常见方式:解决问题式团队特定目标式团队:一般员工直接与经营管理层沟通,使一般员工的一件直接反映到决策中自我管理式团队13、解决问题式团队的优点:对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改善生产系统、提高生产率起了极大的作用,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改善工人之间、工人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也起了很大的作用。14、解决问题式团
4、队的缺点:因为它只能建议,不能决策,又是一种非正式组织,所以,如果这样的团队提出的建议和方案被采纳的比率很低,就会自行消亡。15、自我管理式团队的两个新概念:员工授权:即把决策的权利和责任一层层下放,直至每一个普通员工。组织重构:实际上是将权力交给每一个员工的必然结果。16、产品基本工作时间:是指在产品设计正确、工艺完整的条件下,制造产品或进行作业所用的时间,也称定额时间。17、宽放时间: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需要、休息与生理需要,需要作业时间给予补偿的时间。18、无效时间:是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人控制范围内的原因而造成的人力、设备的窝工闲置时间。19、无效劳动所带来的浪费有哪几个方面:生产
5、过剩的浪费停工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制造过程中产生废品的浪费20、工时定额:又称为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21、工时定额的作用:确定工作所需人员数和确定部门人员编制的依据计划管理和生产控制的重要依据控制成本和费用的重要依据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手段制定计件工资和奖金的标准。22、测时法:又称直接时间研究,是用秒表和其他一些计时工具,来实际测量完成一件工作所需要的实际时间。23、测时法的基本过程:选择观测对象划分作业操作要素,制定测时记录表记录观察时间,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项作业要素的平均值计算作业的观察时间效率评定,计算正常作业时
6、间考虑宽放时间比率,确定标准工作时间。24、预定时间标准法(PTS):把人们所从事的所有作业都分解成基本动作单元,经过详细观测,对每一种基本动作都根据它的性质与条件,制成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25、工作抽样法:又称间接时间研究,其特点是采取间断性观测的方法,不用秒表直接观测操作者的作业时间,而是通过大量的随机观察;通过确认操作者是在工作还是处于空闲状态,按“工作”和“空闲”分类记录发生次数,不记录事件的延续时间;通过对样本的分析计算出百分比,对操作者实际工作时间和空闲时间的百分比做出估计。26、抽样法的应用步骤:设计观测方式决定观测的时间长度决定最初的样本数选择随机的观测时间观察和获取数据检查是否需要更多的样本数数据计算、分析与结论。27、工作抽样法的优点:观测者不需要受到专门训练不需要使用秒表,因此可以同时进行几种行为的观测在工作循环较长的情况下,因为所需要的观测时间不多,因此是一种很经济的工作研究方法与其他的作业测定方法相比,被观测人员更喜欢这种方法。28、人-机工程:是以人-机系统为对象,研究其内部相互作用与结合的规律,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更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达到在生产中具有安全、健康、舒适和高效率的目的。29、工作环境:是指人操纵机器设备或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劳动生产时在工作地周围的物力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