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2023年学习贯彻在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时重要讲话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2023年学习贯彻在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时重要讲话心得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习贯彻在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时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时强调:“高科技园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上世纪90年代,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落地苏州。近30年来,姑苏城外的水田鱼塘发生沧桑巨变,集聚近25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2家上市企业,累计创造进出口总值近15万亿美元,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实现“七连冠”,向着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不断进发。纵观全国,一个个高科技园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发
2、展现代化水平,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高科技园区是孵化培育科技创新的摇篮,更是发展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基地。它集聚了大量科教资源、产业资源,克服单兵作战的弊端,为科技创新凝聚合力;它拥有突出的政策优势、人才优势,为企业壮大、产业升级提供支撑。园区内,人才流动更高效、技术合作更精准、产业融合更便捷,有助于企业合作共赢、产业补链强链,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同时提升抗风险能力,打造竞争新优势。苏州工业园区展厅里,可折叠卷曲柔性屏、硅立方浸没液冷计算机等“明星产品”琳琅满目。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也离不开高科技园区融
3、入国家战略、汇聚科研力量的强大支撑。时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勇闯创新“无人区”,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高科技园区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高科技园区是创新高地,更应是产业高地。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必须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现实中,科研和产业仍存在“两张皮”现象,制约着创新效率的提高。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一方面,园区应聚焦“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强化产业需求对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引
4、领创新;另一方面,加强产学研协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创新成果引导产业升级,高科技园区有望释出更大效力。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人才引进、市场准入、项目审批、财政金融等方面加强政策配套,广大高科技园区将为市场主体塑造更好环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以科技主动赢得发展主动。学习在江苏考察时对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心得体会发言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时,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面临盛夏,极端天气频发,各
5、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应当靠前站位、事不避难,在汛期灾情面前切实尽职尽责,做好服务民生、实干担当、防患未然的“风雨”文章。以“风雨同舟”的服务意识,写好“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文章。越是险情当前,越能看到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冲锋在前”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在防汛救灾一线,无数党员干部叫响“让我来”,以实际行动发出“跟我上”,时时处处都有党员干部冲锋向前的身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抽象的、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视灾情为命令,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把防汛救灾当做是“天大的事”,在开展具体防汛救灾的过程中,多一些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工作做到群
6、众的心坎里。在转移受灾人员时多一份贴心;在实地排查时多一份细心,既仔细查看房屋是否安全,也耐心询问村民还有哪些诉求,用心答好为民服务这道考题。以“风雨兼程”的作为担当,写好“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实干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面对当前的防汛救灾工作,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培树“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又要砥砺“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无论身处何地、处于何境,都不能松劲懈怠、掉以轻心;不管是身处地势相对高、汛期压力相对小的平稳地区,还是正经受防大汛、救大灾的重要考验,都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倾力应对,汛情不严重时,提高警惕、防患
7、未然,时刻保持备战状态;汛情来临时,不惧风险、冲锋在前,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在防汛救灾第一线迎风战雨。以“风雨欲来”的底线思维,写好“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先手文章。“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绷紧防汛减灾这根弦,直面防汛救灾的紧迫性、复杂性、严峻性。把问题和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时刻保持应战状态准备迎接汛情。密切监测天气变化、降雨强度、交通路况、群众生活物资等,根据监测情况提前进行分析研判。强化“人防+技防+物防”的措施,制定简洁明了、行之有效的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加强风险监测和灾害预判,加大巡查力度,有针对性前置抢险救援力量,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严防山洪地质灾害。要于“风雨欲来”时化危机、于“雷鸣电闪”中抗风险,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