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滩河水库电站工程水文特征.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16658 上传时间:2024-04-2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3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滩河水库电站工程水文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团滩河水库电站工程水文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团滩河水库电站工程水文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团滩河水库电站工程水文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团滩河水库电站工程水文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团滩河水库电站工程水文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滩河水库电站工程水文特征.docx(4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团滩河水库电站工程水文特征1.1流域概况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四川盆地东北边沿,川东平行岭谷区东部与盆边山地的过渡地带。县境东邻奉节、南接湖北省利川县、西靠万州及开县、北与巫溪县相依,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2432”1091451、北纬303563126,36之间。云阳县域平面形状似菱形,南北长99.5km,东西宽70.2km,幅员面积3649km2o汤溪河系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巴山南麓巫溪县三根树一带,河流由北向南,流经巫溪县的龙台、尖山、田坝、云阳县的沙市、鱼泉、江口、盛堡、南溪、云安、嗣村,在云阳镇小河口注入长江,汤溪河流域集水面积1707km2,河长104km,流域上游

2、最高山峰海拨2629.4m,河口处海拨15Om左右,地势向南倾斜,坡度较大。团滩河位于云阳县境内,是汤溪河中游右岸一较大支流,发源于云阳县与巫溪县交界的人头寨、老鸭梁一带。河流自北向南流,流经洞子包、石院子、姚家湾,于青岗坪处纳入左支寨沟河后继续向南流,过温水坝、月亮庙至岩湾处汇入右岸较大支流小河,再经下七坝,至五童岔处纳入左支麻柳河,再过罗家或口、团滩,于江口场镇处注入汤溪河。团滩河全流域面积286.9kn主河道长37.2km,河道平均比降19.8%。团滩河(水库)电站工程由一级电站和二级电站两个梯级电站组成。一级电站水库坝址位于团滩河干流及支流小河汇合口下游,坝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3

3、,北纬3118,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151.OknA主河道长20.55km,河道平均比降34.0%。一级电站厂址位于坝址下游约4.Okm的五童岔处,控制流域面积185.7km2,主河道长24.0km,河道平均比降28.8%o0二级电站坝址位于团滩河及支流麻柳河汇合口以下约430m处,控制流域面积226.Ikm2,主河道长24.35km,河道平均比降28.8%。二级电站厂址位于坝址下游I1Okm的刘麻湾处,下距团滩河河口约2.0km,厂址控制流域面积271.5kn主河道长35.2km,河道平均比降213%o0团滩河及邻近流域水系图见附图3-1o1.2气候特征团滩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

4、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无霜期长,春季气温回升较早但常受寒潮影响出现倒春寒,初夏雨量丰沛,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无严寒,云雾较多。设计流域内无水文、气象站,根据邻近的云阳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8.7C,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不大,最高19.4C(1978年),最低17.7C(1993年),年内以7、8月平均气温最高,平均29.4,1月平均气温最低,平均8.0,极端最高气温41.7(1961、1972年),极端最低气温-4.0(1977年);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4%;多年平均风速1.5ms,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9.9ms,瞬时最大风速20.0ms,最多风向为NEN;多年平均

5、蒸发量为1321.6mm(20cm蒸发皿),7月8月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31.6虬据云阳气象站19612007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40.Omnb其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1752.6mm(1963年),最小年降水量为730.5mm(1966年),相差达2.4倍;降水在年内分配甚不均匀,4月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9%,12月至次年3月仅占全年降水量的7.2%;最大月降水量为631.3mm(1982年7月),最小月降水量仅0.4mm(1984年2月)。13水文基本资料11.1水文站网分布及资料情况设计流域团滩河上无水文、雨量测站,在团滩河下游汤溪河干流上有盐渠水文站,在

6、邻近的普里河有余家水文站,东里河有温泉水文站,梅溪河有芝麻田水文站,大宁河有巫溪水文站,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等,此外,在邻近的汤溪河、东里河流域还有沙沱、尖山、岩水、大进、关面等雨量站。各水文站观测项目及年限见表3-1o各水文站观测资料情况表表3-1河名站名集水面积(km)设站日期观测项目及起止时间水位流量泥沙雨量普里河余家(一)36567年1月67.5197270.17267.52007有(二)36572年12月72.12197972.1279余家()36579年1月79.100279.1-02跳蹬56103年1月01.1-200701.1-2007梅溪河芝麻田131163年1月

7、61.1-200361.17)3汤溪河盐渠115258年6月58.6200358.6-2003东里河温泉115866年4月66.4-20012001.1-20062001.1-200166.4-2001大宁河巫溪200172年1月72.1-200472.1-20042002.1-20011.1.2余家水文站测站沿革余家水文站位于小江支流普里河上,于1967年4月由四川省水文总站设立为水位站,该站控制流域面积365km2o1970年1月基本水尺上迁15m改为水文站。后因下游约400m处修建一拦河低坝引水发电影响测流,于1972年底基本水尺及测流断面上迁约200m改名为余家(二)站。基本断而受下游

8、电站影响,为解决低水测验和利用堰闸推流,于1979年1月1日下迁至坝上22m处,继续观测,并改名为余家(三)站。2003年1月1日又下迁30km至开县花林乡土桥村,更名为跳蹬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561km2o测验河段特性余家(三)站测验河段两岸为坡地,河床右岸系流沙,上游约80m处是一大弯道,致使中高水在约70m处有时形成沙洲,基本水尺下游约22m处为电站拦河坝,约130m处是一陡岩跌水。该站测流断面冲淤变化较小,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多为单一线和临时曲线。跳蹬水文站测验河段河床由沙砾、沙泥组成,右岸为壤土、耕地,左岸为岩石,该站测流断面冲淤变化同样较小。水文测验情况水位观测余家站有多个B.M永久性

9、水准点,均为假定基面,每年用三等水准校测,未发生高程系统变动问题。水位观测枯水期用两段制,汛期采用四段制,洪水过程守候观测,基本上能控制水位变化过程。流量测验余家(二)站流量测验以流速仪简测法为主,布置测速垂线10根左右,多年平均测次167次,流速仪施测的水位变幅占年水位变幅的15.7%95.5%,高水有时采用浮标测流,浮标类型为草把,投放浮标814个,流速仪和浮标测流能控制断面流速变化,该站历年施测大断面3次,一般在汛前、汛后或大洪水后进行。余家(三)站流量测验基本全为流速仪测流,多年平均测次58次,流速仪施测的水位变幅占年水位变幅的39.8%88.8%。该站1981年后测次较少,中高水是在

10、基本水尺断面测流,低水时改在拦河坝下游测流槽测流,逐时流量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水位在49.0Om以上时,按基本水尺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流,水位在49.OOm以下时,按测流槽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流。2)渠道引水流量,按不同出流情况在三条临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流。3)不溢流时,大坝漏水流量取定值0.045m3s基本资料复核水位资料复核余家站水准基点及基本水尺按规范要求设立,高程经多次校核无变动,历年水位过程连续完整,未发现缺漏测现象。流量资料复核经点绘余家站实测大断面图分析,可以看出历年断面冲淤变化较小,各年局部冲淤所引起的断面增减基本上可相互补偿,故历年水位面积关系点据密集。该站设站初期高水时

11、以浮标测流为主,浮标系数采用085,经虚实流量对比分析,所用浮标系数0.85基本合理,见表3-2。流速仪测速与浮标测速的点据相互衔接较好,历年水位流量关系外延幅度较小,一般在20%以内,故该站的推流精度较好,可供工程设计使用。余家站浮标系数分析表表3-2水位(m)流速仪实测流量(m3s)浮标法虚测流量(m3s)实流量K=虚流量50.501802120.84950.702262640.85650.902743220.85151.103323890.85351.303884580.84751.504485280.848据插补延长的余家水文站1970年4月2007年3月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为7

12、.49m,s,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47mm。113盐渠水文站盐渠水文站位于重庆市云阳县盐渠乡,是汤溪河干流的控制站,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847、北纬3109z0该站于1958年6月由四川省水文总站设立,集水面积为1152km2,观测水位、流量等。1960年5月基本水尺断面下迁约300m,1968、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测流量。该站测验河段顺直,左岸为陡岩,右岸下部为陡岩,上部为缓坡,河床系砂卵石组成,左侧冲淤变化较大。基本水尺断面上游约400m处为急弯,下游IOOm处为卵石浅滩,再下游约1.3km处右岸有一支流汇入。盐渠水文站历年水文资料由原万县水文分站整编后,交长江委审查汇编刊印。已刊印19

13、611987年水文资料,19882003年有整编成果。据盐渠水文站1961年4月2003年3月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为45.6m7s,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48.3mm。1. 14温泉水文站温泉水文站于1966年4月设立于开县郭家镇津关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120,东经10931,控制流域面积1158k该站1966年设立时取名为翠屏站,1976年1月I日下迁31Onb更名为翠屏(二)站,2002年1月1日更名为温泉站。2002年前仅观测水位、降雨,2002年1月1日后增测流量、泥沙等。该站测验河段较顺直,河床为卵石组成,主槽位于左岸,左岸为岩石,右岸为荒坡地,该站测站控制为河槽控制,断面略有冲

14、淤变化。该站水位观测采用石质和槽钢直立式水尺,水位观测按规范要求进行。流量测验一般在基本水尺断面上1.5m进行,有时也在基本水尺断面下游330m临时断面测流。测流以流速仪测流为主。每年测流100次以上,测流水位幅度占全年水位变幅的99.6%以上。大断面施测一般在汛前和汛后进行,每年约24次。温泉水文站为国家正规水文站,历年水文资料经万县水文分站整编后交长办审查汇编刊印。1987年前有刊印成册的水文年鉴,1988年后有整编成果。经复查,测站断面有冲淤变化,但基本稳定,测站控制良好。水位资料未发现高程系统问题,水位观测能反映洪水变化过程,无缺漏测现象。流量测验以流速仪测流为主,且测次较多,每年水位

15、流量关系曲线外延幅度很小,水位、流量、大断面测量和资料整编按规范要求进行。刊印成果可供设计使用。据插补延长后的温泉水文站1967年4月2006年3月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41.2m3s,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121mm。11.5巫溪水文站巫溪水文站于1972年1月设立于巫溪县城。位于北纬3124,东经10938,控制流域面积200Ikm2o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降雨量等,测站高程基面为吴淞基面,减1771m为黄海基面。该站测验河段较顺直,河床两岸为基岩,河底为卵石组成,有冲淤变化。河段上下游各有急弯,下游IOOm处为卵石沙滩,上游IOOm及下游200m处分别有小沟汇入。水位观测采用直立式钢筋混凝土木桩水尺,观测规范。流量测验一般在基本水尺断面进行,有时也在基本水尺断面上游40m临时断面测流。1974年以前浮标测流较多,1975年后以流速仪测流为主,仅在高水用浮标测流。每年测流100200次,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