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律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16891 上传时间:2024-04-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律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市规律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市规律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市规律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市规律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规律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律研究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3年),到2023年,北京市总人口将由1493万人增长到1800万人,年均增长率1.4%。然而,按照公布统计数字计算,过去5年北京市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676%,其中05年为3.014%,有明显加快增长迹象。考虑到目前北京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城镇平均水平的1.68倍,而且增长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未来15年北京市人口年均增长1.4%显然是低估的。我们认为,在未来5年中,受奥运会影响,北京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1%的水平,随后10年可降至2.7%,15年平均年增长率接近2.83%。照此计算,到2023年,北京市总人口将增至2192万

2、人,进而加入世界超级城市的行列。不过,我们认为本报告关于城市人口增长的以上种种预测和估计忽视了一个颇为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一国特大城市在全国总人口当中所占的比例O有关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特大城市占全国人口比例的统计数字,令人对国内特大城市面临的未来人口增长压力感到更大的担心。根据联合国提供的统计数据,东亚主要国家(不包括中国在内)目前特大城市占全国人口比例平均大致为15.52%o其中,韩国首尔高达43.2%,日本东京为27.32%,菲律宾马尼拉为12.46%,泰国曼谷为10.10%,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为5.52%,马来西亚吉隆坡为5.33%,越南河内市为4.72%。理论上不排除中国的特大城市人口

3、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接近2.5%的可能性。对于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特大城市来讲,这似乎意味着未来常住人口的长期增长目标为3000万人。退一步讲,这三个目前的特大城市至少将是最早跨入人口规模超过2000万的世界超级城市行列的中国城市O城市人口密度及其均衡化如果孤立地看待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长,考虑到目前国内城市现状,似乎很难得出现有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结论。但我们更相信世界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律可以适用于对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判断。换言之,别人做到的,我们也很可能会做到,只是时间问题。许多人将欧洲城市人口向郊区发展的现象定义为逆城市化,但我们认为,这应当是人口结构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目前日本东京

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630人,大阪为4650人,伦敦为4679人,纽约市为9912人,巴西圣保罗为7149人。在世界范围内,目前特大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韩国首尔,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为19835人。对比之下,目前北京市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平均708人,上海市为每平方公里平均1970人,均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国内大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内城区或传统意义上的市区,因此形成了城市人口密度总体大大低于其他国家的局面O为说明国内特大城市人口密度与国际水平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我们选择了北京和伦敦做比较。图表3显示,伦敦市2002年全市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679人,其中内伦敦为89

5、80人,外伦敦为3582人,内外城区人口密度差距大致为60%。而北京市2004年全市平均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708人,其中内北京5350人,外北京279人,内外城区人口密度差距高达95%。进一步说,发生在内伦敦西区和东区之间的人口密度差距也不明显,大致是7585人对9295人,二者之间的差距为18.4%。而内北京旧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的人口密度平均为23519人,新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仅为3732人,二者之间的差距高达84.1%。不难发现,在北京与伦敦之间,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差距不是最大的。例如北京市人口密度最高的东城2004年仅为2.4%,而且有进一步

6、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水价大幅提升以后,伴随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生活用水对农业用水的替换空间很大。与此同时,随着工业用水复用率提高和高水耗产业(如纺织业、金属冶炼业等)的逐步退出,生活用水对工业用水的替换空间也是可以预期的。进一步说,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对北京市缓解生活用水资源压力做出贡献。总之,水资源短缺不会成为北京市未来人口增长的障碍O按照公布统计数字计算,过去5年北京市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676%,其中05年为3.014%,有明显加快增长迹象。考虑到目前北京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城镇平均水平的1.68倍,而且增长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未来15年北京市人口年均增长1.4

7、%显然是低估的Q2025年中国城市人口将接近10亿按照过去15年平均每年1.106个百分点的上升幅度计算,到2025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65.11%0但根据中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的趋势,不排除中国城市人口比例接近甚至超过70%的可能性。即便是达到70%,与G8国家1980年的城市人口比例平均水平相比,依然落后5.84个百分点。到那时,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因素,生活在城市的中国人口将由目前的5.62亿人增长到10亿人以上。中国人口结构城市化的理论值1982年,乂乂地理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乂乂利用137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

8、生产总值的对数成正比的关系式,即=0.40621gy-0.7583这使得从经济发展水平来预测城市发展水平,继而预测城市人口成为可能。上述公式中,乂代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y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他利用经济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南斯拉夫、前苏联、日本和美国50年代以来的数据,构成一个城市化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互对应的发展序列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能够促进城市人口的增长。之后,另一位国内学者许学强用151个国家的资料进行回归,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我们将人均国民收入替换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今年数据代入以上公式,得出国内人口城市化比例的理论值。显然,我国城市人口比例的实际值与理

9、论值之间存在重大差距。我们认为,尽管不排除国内人口统计数据存在偏差的可能性,以至于真实的城市化比例较高,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该等差距。更重要的是,未来可以预见的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扩大国内城市人口的增长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升值对城市人口比例理论值的影响可能是未来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有着城市人口比例全球化的含义。不难预测,到2025年,如果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到3000美元,中国城市人口比例的理论值可提升到65.41%0如果那时的总人口为16亿人,那么,国内城市人口总数将由现在的5.62亿人增长到10.5亿人。此外,乂乂公共管理学院乂乂教授也认为,按照国际一般规律,人口的城市化水平与其工业化水平应当相互

10、适应。按照他的计算,我国人口结构城市化水平滞后12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每年城市化进展按一个百分点计算,我国城市化水平则落后12年左右。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城市人口比例的差距如果说上述预测方式还不够充分或者未必能够充分体现城市人口比例的全球化趋势的话,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世界主要国家现阶段的城市人口比例究竟是如何分布的。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1999年世界主要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平均为46.4%(详见图表2),其中,八大工业化国家(G8)平均为78.63%,主要拉美国家平均为82.78%,主要东亚国家平均为70.6%,其他国家平均为57.04%0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发达国家,人口结构城市化的进程仍未结

11、束。如德国城市人口比重2000年比1990年提高2.2个百分点,美国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2002年再提高0.5个百分点),日本提高1.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许多经济高速增长国家的城市人口已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如韩国城市人口比重81.2%比日本领先2.5个百分点,阿根廷城市人口比重89.6%比美国高12.6个百分点,墨西哥城市人口比重74.2%则较接近美国的水平O世界银行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但即使按照2005年42.99%的水平衡量,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200年至2007年世界城市状况报告,到2007年,世界平均城市人口比重将超过50%

12、。这似乎意味着尽管中国近年来城市人口比例持续快速提升,但与世界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乂乂在谈到这种现象时提出,工业化过程必然带动城市化,这是普遍规律。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城市化率却低于世界的平均值,按我国现在的工业化水平衡量的话,我国城市化水平至少应在50%以上。也就是说,我国的现状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在我们进行的调查中,持相似观点的学者大有人在。城市化滞后无疑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就业压力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社会进步缓慢等等。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城市人口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由于对消费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拉动,按照保守

13、的估计,也可以带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到2025年,如果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到3000美元,中国城市人口比例的理论值可提升到65.41%o如果那时的总人口为16亿人,那么,国内城市人口总数将由现在的5.62亿人增长到10.5亿人。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5月份出版的2006中国统计摘要(以下简称“统计摘要”作者注)提供的数据,2005年末全国城市人口总计5621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929万人,增长率为3.55%。与此同时,全国乡村人口总计74544万人,比上年减少1161万人,增长率为-1.53%0我们相信,由于城市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了全国5.89%。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因此,在1

14、929万人的增长数当中绝大多数属于机械增长,或由人口流动造成的增长。进一步说,由于乡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大领先城镇人口,因此,可以肯定乡村人口的机械减少数远不止1161万人。照此估计,2005年由乡村流入城市的人口数接近1800万人。乡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显然不可能是均衡的。遗憾的是,统计摘要所显示的2005年上海市总人口增长率仅为2.07%,北京市相对较高但也处在低于上述全国平均水平的3.01%o考虑到近年来国内人口统计数据变化较大,我们宁肯相信真实情况是大型城市的人口增长远远快于中小城市。深圳市人口05年激增近四成来自深圳市的人口统计数字令人瞠目。根据深圳市政府提供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5、统计公报,该市常住人口2005年按年激增38.52%,其中暂住人口增长49.35%,户籍人口增长10.17%鉴于深圳市当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3%,速度惊人的人口增长无疑是机械性的。作为典型的移民城市,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深圳市一直是国内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对于深圳市2005年超常识的人口增长,我们的理解是,与当地政府当年对常住人口中的暂住人口进行全面调查登记有关。在新增的213.4万暂住人口当中,估计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随深圳市2002年取消二线关后逐步形成的。不过,这依然不能改变深圳市人口激增的事实。分析表明,深圳市常住人口过去5年的累计增长率高达91.19%,年均复合增长率大

16、致为13.99%,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城市人口增长的平均水平。不过,深圳市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总体上是良性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市GDP由2000年的1665.24亿元增至2005年的4926.91亿元,5年累计增长195.8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11%。常识告诉我们,GDP的增长要么是由就业人口增长贡献的,要么是由劳动生产率提升或技术进步贡献的。鉴于深圳市过去5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由2000年的38463元提高到2005年的59522万元,累计增长率为54.75%,仅相当于同期常住人口累计增长率的六成,因此,我们相信,人口增长对深圳市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八省市人口05年净流出2884万尽管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中国城市人口净增长1929万人,但我们怀疑这不能反映当年人口结构变化的真实情况,大大低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转移速度。与上述深圳市人口增长异常表明国内城市人口增长极不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