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19272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6)高新区西部园区沱江河(南北大道一老成灌路)两岸整治提升工程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2019年3月;7)高新区西部园区沱江河两岸整治提升工程(南北大道老成灌路)施工图设计(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19年5月);8)区域内1:500带状地形图:9)成都高新西区天健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年3月20日);10)现场踏勘取得的资料;11)前期设计成果及专委会、规委会会议纪要;12)国家、四川省有关城市规划标准与规范。3前期设计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2019年6月11,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对西区天健路(老成灌路-双柏路)道排工程进行了

2、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审议基本意见:文件编制依据齐全,采用的技术标准适当,设计的内容和深度满足有关规定,根据本次审查意见修编后可进行下阶段设计。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对前期设计审查意见执行如下:1、小桥桥板外侧边板上下游不一致,建议统模板种类,节约工程投资。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调整边板尺寸,保证本桥边板外轮廓尺寸一致。2、本桥抗震设计分类为丁类,采用了抗震锚栓和防落梁挡块两种抗震措施,重复设置,建议取消锚栓,采用防落梁挡块即可。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取消抗震锚栓。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道路设计起点与双柏路相交,接已建天健路;设计终点与老成灌路相交,接现状港北四路三段,道路全长879.255

3、m,规划红线宽度为30m,道路西侧绿带宽度15m,东侧绿带宽度30nio沱江河为现状河道,沱江河是都江堰走马河干渠上的分干渠,属都江堰内江水系。桥位处沱江河河现状河道宽度约12m,现状河道为复合式河堤结构形式,该段河堤构筑物存在破损,由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对该河道进行整治,修建河道两岸的挡墙,使沱江河达到100年一遇的行洪标准。本次项目沱江河桥梁设计全长为21.04m(耳墙末至耳墙末),桥梁设计跨径为IX16m,一跨跨越沱江河现状河道,桥梁与道路中线正交,桥梁设计满足沱江河河道要求。本册图纸为桥梁施工图设计文件。2设计依据1)本项目工程设计合同;2)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

4、3年版本):3)高新区IO(IX.A)控制性详细规划(第1版)高新西区西片区(I号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工程规划图(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成都市高新西区防洪规划报告(成都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2005年8月);5)郸县郭筒镇城区防洪规划四川省都江堰勘测设计院,2005年8月;18)其他相关技术规范4.2坐标、高程系统及单位1 .2.1坐标及高程系统设计文件坐标系为成都坐标系,成都高程系。4 .2.2单位本施工图设计采用国标单位。5地质概况5.1 地形地貌拟建道路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西区,为新建道路,南连双柏路,北接成犀路,地势较为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勘探点孔口标高为551.648554.

5、624m,最大高差约2.97m。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1级阶地。5.2 气象成都市气象台观测资料表明,成都市气象特征为:1)气温:多年平均值16.2C,极端最高值为37.3C(1953年5月18B),极端最低值为-5.9C(1975年12月15日)。2)降水量:多年平均值947.0mm/年,日最大值为195.2mm(1959年7月15日)。3)蒸发量(蒸发力):多年平均值1020.5mm/年。4)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值82%。5)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1228.3小时/年。6)风速风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2ms,最多风向为NNE,出现11%(连续3、下游半幅桥桩基较密,建议优化。执行情况:施工

6、图设计优化下游半幅桥梁桩基布置,取消一根桩基。4采用规范、系统4.1 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4)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6)公路垮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

7、2019)1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3)1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3)1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3)14)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3)15)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3512-2023)16)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3)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50-2023)裂带和龙泉山断裂的影响,属相对稳定地块。5.5场地地震效应5.5.1 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场地地震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

8、场地区域隐覆断裂的活动情况和龙门山、龙泉山构造带的活动对场地的影响。近场区附近的蒲江一新津隐伏断裂和新都一磨盘山断裂是影响本区域稳定性的主要断裂,其性质、延伸方向、发育特征及其具体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从数百年来的历史地震记载已经证实,对场地有影响的地震烈度都没有超过6度。从龙门山构造带和龙泉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情况看,对场地影响较大的是1734年蒲江5级地震及2008年的“5.12汶川8级大地震”,但这两次地震震中均距离工程区较远,场地地震烈度均未超过7度。根据场地区域地质构造、断裂活动情况、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情况,综合分析和权衡地壳稳定性的各项指标,证实本场地远离活动性断裂,地震效

9、应主要为受外围地震的波及影响,属于基本稳定区。5.5.2场地土类型根据场地土构成情况及性状特征及我公司在该地区所作波速测试资料,场地内填土属于软弱土,粉质粘土及细砂属于中软土,卵石属于中硬坚硬土,估算场地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约为250ms350ms,建筑场地覆盖层度大于5m,判定本场地类别属于II类。5.5.3场地地震特征参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OO11-2O1()(2016版)附录A,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地位23年平均值),该最多风速

10、方向的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12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14.8ms,其风向为NE;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日),其风向为SSE。5.3 水文在拟建道里程桩号K0+640K0+660的位置有1条与道路方向正交的沟渠,沟宽约Ioom,沟深约2.03.0m;水深约1.0。5.4 区域地质构造及场地稳定性该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东侧,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之间(见图2.1)。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两构造带相对上升,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堆积层和冲洪积层,形成现今平原景观。在成都平原

11、下伏基岩内存在北东走向的蒲江一新津断裂和新都一磨盘山断裂及其它次生断裂。但除蒲江一新津断裂在第四纪以来有间隙性活动外,其它隐伏断裂近期无明显活动表征。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场地区域隐覆断裂的活动情况和龙门山、龙泉山构造带的活动对场地的影响。蒲江一新津断裂和新都一磨盘山断裂是影响成都盆地区域稳定性的主要断裂,其性质、延伸方向、发育特征及其具体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从数百年来的历史地震记载已经证实,对本场地有影响的地震烈度都没有超过6度。也有资料预测,在考虑穿过场地的主要断裂如进一步活动并同时考虑浅埋地下水影响的情况下,地震烈度超过7度的可能性不大,从龙门山构造带和龙泉山构造带的活

12、动情况看,从获取的成都市影响最大的场地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结合本次钻探资料,也进一步证实,场地内无断裂通过,该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未发现新构造活动形迹,亦可不考虑隐伏断裂以及龙门山断(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1+p1)(2)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01.80m。(3)细砂:青灰色或灰黄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长石,见少量云母碎屑,以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层顶板,层厚().40().60m0(4)卵石层:青灰色灰黄色,稍湿,松散密实,卵石直径25cm,个别大于5cm,亚圆形,卵石成份多为岩浆岩和沉积岩,中等微风化,局部强风

13、化;细砂、砾石及粘性土充填,充填物含量20%50%,局部含少量漂石,卵石层在场地内分布较稳定。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ir5026-2001),按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将其分为4个亚层:(41)松散卵石:青灰色灰黄色,湿饱和,卵石粒径一般25cm,呈亚圆形。含50%55%的卵石,充填细砂、砾石和少量粘性土。场地内该层普遍分布,N120修正击数一般24击。(4-2)稍密卵石:青灰色灰黄色,饱和,卵石粒径一般36cm,个别约7cm,呈亚圆形。含55%65%的卵石,充填细砂、砾石。场地内该层普遍分布,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47击。(4-3)中密卵石:青灰色灰黄色,饱和,卵石粒径一般5I

14、OCm,个别大于IOCm,呈亚圆形。含65%70%的卵石,充填细砂、砾石,含个别漂石。该层场地内普遍分布,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710击。(4-4)密实卵石:青灰色灰黄色,饱和,卵石粒径一般1012cm,个别大于20cm,呈亚圆形。含70%80%的卵石,充填细砂、砾石,含较多漂石。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卵石层底部,N120修正击数大于10击。本次勘察置查表C.23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MO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查附录G表G.1,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故,综合判定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5、5.5 .4场地土液化判别根据场地土质和地下水埋藏条件场地内饱和砂土厚度为0.400.60m,厚度小于1Om,根据成都市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P的P.0.1.6条,可不考虑砂土的液化影响。5.5.5场地地段判别经勘察,拟建场地土的类型为软弱土坚硬土,场地中局部分布细沙可不考虑液化的影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第4.1.1条规定,可按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考虑。5.6 地层岩性参考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资料,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场地内揭示的地表覆盖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1+p1)组成。现根据钻探揭示情况将场地各地层的分布及特征由上至下简述如下:(一)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1)(1-1)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成分较杂,主要为现有沥青混凝土、水稳层、拆迁后残留的建筑垃圾及少量卵、碎石、粉土、粉质粘土等回填而成,场地内局部分布,硬杂质含量大于50%,层厚1.04.70m。(1-2)素填土:褐灰色,松散,稍湿,主要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局部含少量卵石、碎块,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502.10m。埋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