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建议书(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建议书(16页).docx(3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技术建议书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和总体设计思路1.1 对招标项目的理解1.1.1 项目概况及建设意义木项目位于黔东南州天柱与锦屏县境内。起点位于黔东南州天柱县新寨,途经高酿镇、凸洞,终点止于锦屏县大同乡。路线沿现有的省道S202改扩建,路线长度45.678Km。天柱县与锦屏县处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范围内,是全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开发区域和贵阳市东部拓展辐射带动产业带的重要节点。本项R的建设将大力提升天柱至锦屏路段的通行能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的目标。对推进黔东南地区工业化进程意义重大,是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的具体落实。本项目原有
2、道路为省道S202,由于地形限制,原路部分路段平纵线形差,技术指标偏低,加之路面状况较差,该路段行车舒适度偏低、安全隐患大,不能适应交通运输及经济的发展需要。本项目建设以构建“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为中心,提高公路通行能力、路况水平、安全水平、出行服务水平和路域环境综合水平,为公众服务提供更好的服务。1.1.2 路线起终点项目起点位于天柱县城西南的新寨K13+976(老路K30+500),顺接国道G242邦洞至新寨段,路线起点位置合理且唯一。终点位于锦屏县大同乡K56+606.623 (老路K77+000),节点选择在较为平直的路段内,与后段路线衔接顺直,位置合理。本阶段经优化布设,路
3、线全长45.678公里。改扩建路线尽量沿老路布设,局部段因老路技术指标过低采用新线,老路利用率58%。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指标8最大纵坡%9最小坡长m12010路面结构类型m沥青混凝土路面11桥涵汽车荷载等级级公路- I级1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1.1.4工程规模主要工程规模一览表序号 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1.6项目所在区域的建设条件 地形地貌项目地处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复杂,地形以中低山丘为主,山地丘陵是项目区主要地貌。海拔多在300700米。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脉大多呈东西走向。山峦起伏,峡谷,盆地相错其间,形成“山丘抱盆,盆中含丘
4、”的独特地貌景观。 工程地质项目所在地区属华南褶皱带,其是一个与准扬子地台并列的一级构造单位,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属雪峰山西南段,西北面与扬子准地台分界在铜仁一玉屏一凯里一三都一线,沿线断续分布一些规模较大的断裂,东南面跨入湖南和广西境内。 筑路材料项目沿线大部分路段筑路材料都较为丰富,出露岩层为震旦系板溪群上压群土黄灰色、灰绿色变余粉砂质泥岩夹厚层、块状变余凝灰岩,其中变余凝灰岩石质坚硬,可开采加工所需块片石、碎石、砂等筑路材料,沿线已有一线现成的砂、石料场可供使用,施工时在不破会环境的前提下,也可新开辟部分料场。部分深挖方路段的路基开挖石料也可以作为片块石料场使用,路基石料的利用,不但可减少
5、废方,同时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地震及区域稳定性根据中国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项目所在区域地震水平峰值加速度为小于0.05日,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属于构造稳定区。1.2总体设计思路本项目位于贵州省东部,受地质构造和长期侵蚀、剥蚀作用影响,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条件复杂。项目总体方案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建设环境,重点考虑旧路利用和交通安全,体现“畅、安、舒、美”的设计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6、;1.2.1灵活运用技术指标,改善路线线形,重视施工期保通畅项目区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溪河交错、地形地貌复杂,同时为一条改建公里,对老路的利用是改建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此,项目本着“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设计理念,为了减少工程投资,降低施工和后期养护管理难度,在设计中灵活运用规范技术指标,尽量利用旧路,减小工程规模和环境破坏,重视施工期原路的保通工程。总体设计思路:1、贯彻灵活且针对性的路线设计思路车载三维激光扫描与数字地面模型: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利用激光测距的原理,通过记录被测物体表面大量的密集的点的三维坐标,可快速复建出被测目标的三维模型。由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7、可以密集地大量获取目标对象的数据点,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单点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也被称为从单点测量进化到面测量的革命性技术突破。该技术在文物古迹保护、建筑、规划、土木工程、工厂改造、室内设计、建筑监测、灾害评估、船舶设计等领域有了很多的应用。利用原路,使得项目改扩建后路线平纵面指标仍然属于二级公路中的较低标准。因此设计中需充分考虑项目交通安全方面的特征,根据改建后逐段路线平纵面指标和行车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确保行车安全。总体设计思路:1、对原路现状、行驶环境、事故黑点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本项目勘察设计之初,项目组将重点对S202原路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逐段分类统计交通特征、行驶环
8、境、事故黑点情况,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1、对原路沿线的居民分布情况、出行和生产习惯进行调查本项目外业勘测中,项目组将对道路沿线及周边的居民分布情况、生产生活的出行目的、出行习惯等方面进行充分调查,以必要的走访和地方政府沟通等形式,了解当地居民通过本项目道路出行的习惯行为,以此作为服务设施设置的重要依据,实现服务设施真正用于民、便于民,符合道路使用者的真正需求。1、融入沿线既有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本项目的建设需要融入沿线既有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以“保护为主,融入性创新为辅”为原则进行项目总体设计,以“少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为基本原则,尽量多利用既有道路和构造物,减少植被破坏,构造物和边坡设计融入自然,
9、与自然形成一体。同时在必要的路段,结合工程措施和服务设施,创新性加入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点缀景观。丰富边坡景观。绿化保证边坡苗木成活率,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并美化路容的目的。2对招标项目勘察设计的特点、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措施2.1 项目勘察设计的特点 原路利用项目区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溪河交错、地形地貌复杂,同时为一条改建公里,对老路的利用是改建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老路沿线地质复杂,平纵面指标低,横坡较陡,设计需最大限度利用老路,减少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并节省投资。 混合交通本项目远景交通量组成中货车比重占67. 49%,且城镇、车站、学校、机关沿路分布,非机动车、行人等混合交通明显。总体
10、方案设计需考虑居民出行的客观实际需求。 施工保畅本项目为老路改扩建工程,除城镇规划过境段和困难路段改线外,其余路段在老路上进行改扩建。现有老路是区域内重要的生产出行道路,因此本项目设计中需重点考虑老路施工期间的保畅。2.2 关键性技术问题及其对策措施2. 2.1旧路现状的调查检测和评价、路面病害的分析及处理关键性技术问题分析:为改建工可题就是如何合理,经济地利用原有道路,因对策措施:通过路面检测及评价:强度检测;平整度检测;路面抗滑性能检测;路面破损调查;路面钻芯取样试验;(2)桥涵构造物调查及检测;(3)排水工程调查;(4)防护工程调查;(5)料场及弃土场调查,确定病害的类别并提出处治方案。
11、2. 2. 2新老路基拼接方案及差异沉降的解决方案关键性技术问题分析:由于原有路基沉降已基本完成并趋于稳定,而新拼接路基将产生较大的沉降,加之新旧路基在竖直方向上沉降的相互影响,导致路基纵向开裂,雨水由此渗入,加剧了路面结构层的破坏,由此新老路基拼接是本项目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路面的开裂,影响路堤使用,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对策措施:优化各种拼接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新旧路基的沉降进行预测,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减小新老路基的相互影响,减少差异沉降。沉降控制主要采用四种方法:(1)强化新路基地基处理;台阶与边坡开挖;(3)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处治;(4)强化压实
12、。路而 拼宽一-ES| 荣车道 初展车n I t Q , ?73中、一清水江二桥位于锦屏县城北面,清水江大桥下游1公里处,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1级,桥梁上部为预应力T梁,跨径组合为4X50+13米,桥梁全长228.5米,桥梁宽度13.5米,设计时速30km/h,设计洪水频率1/100。桥梁于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通车,桥梁主体结构表观质量较好。解放桥为L15米石拱桥,桥梁宽度7.5米;大同板桥为28米空心板桥,桥梁宽度13米;桥梁健康状况需后期实际检测确定。3对前一阶段工作技术结论及技术方案的不同看法及建议3.1过境城镇段路基标准横断面方案优化本项目全线以8.5m路基宽度为主(如
13、图方案一),在高踉镇、锦屏县过境段,由于沿线城镇、车站、学校、机关路分布,非机动车、行人等混合交通突出,结合远景交通需求,路基宽度采用12m (如图方案二)。而且对近期高踉镇、锦屏县容貌的提升也起到带动的作用。3.3新建涵洞结构型式方案工可方案中新建涵洞形式选择采用钢壁波纹管涵及钢筋混凝土箱涵,接长原路涵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全线均不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根据对本项目实际情况的分析,对涵洞结构形式提出如下不同看法及建议: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工程费用较其他项目更为紧张,因此涵洞结构形式选择时,在考虑使用功能完备、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工期及造价应为重要的考量点。4勘察设计工作量及计划安排4.1
14、 主要工作内容4.1.1 初测、初勘及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外业工作1)组织专业地质人员及道路地质组开展区域地质调绘,初步查明沿线不良地质情况,逐段拟定合理的路线设计方案;2)结合1 : 2000地形图上布设的路线方案,开展初测放线和实地调查,收集沿线路网、城市发展、水利、电力等规划资料,并初步确定需要深入勘察的路线方案,申请业主组织中间检查;3)根据审查意见,对路线方案进行修改调整,分专业组开展工程测量和地质勘察,收集内业设计所需的全面详实的资料;与沿线有关部门或单位签订有关协议或意向书;4)根据外业调查结论完成初设外业阶段的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结构等工程方案,申请业主组织外业验收;4.1.2 定测、详勘及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施工图外业定测的准备工作,做好技术、设备、测设队伍等方面的准备,特别是路线方案的优化调整,并通过总工办的检查验收。定测外业工作1)在初步设计成果基础上,针对性精细化优化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结构等工程方案,经总工办评审验收后全面展开定测放线及各专业勘察工作;2)对沿线水源、水质、气象、环境、人文景观进行调查,对地方材料单价调查收集;3)提供构造物、不良工程地质、取土场等勘探钻孔点位置,并开展地质详勘工作;4)就施工图设计方案与沿线有关部门或单位签订有关协议与意向书;5)对各专业组外业工作进行自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