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理念.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理念教学目的: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3、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点:6个生字的学习和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第八自然段的学习教学准备:挂图、词语卡片、制作头饰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自主学习课文1-3自然段,训练朗读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前4个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读课题2、“开火车读生字3、复习生词4、回忆前三自然段课文内容二、继续读文感悟(一)学习第4自然段1、指名读2、美丽的小路为什么不见了?3
2、、假设你现在就在这条小路上,你会说什么?4、指导读句:美丽的小路不见了。5、齐读本段(二)学习5-8自然段1、兔姑娘、鹿先生会说什么?谁先来读读兔姑娘说的话?指导读句: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2、谁来读读鹿先生说的话?指导读句: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3、鸭先生也叫起来,它说什么?指导读句: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4、小朋友们想想看,这条小路上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5、既然有那么多人扔垃圾,为什么鸭先生说:“这都怪我呢?6、鸭先生非常懊悔,他多么希望美丽的小路能回来呀!所以他说:“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出示句子,指导读)7、比较读句、想像说话: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
3、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8、师生分角色朗读9、小组合作表演读小组内表演(2)抽小组上台戴头饰表演(3)评“最正确表演奖【三)学习9-12段1、小朋友们,鸭先生特别想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我们一起帮他想想方法吧!2、你们的建议真好!看,三位朋友开始行动了出示插图2)我们快来读读第九自然段吧!3、他们是怎么清扫的?你们说说小路经过清扫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的?4、让我们也动动手,帮鸭先生找回小路吧!自编唱?劳动歌?)5、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又出现了,看着美丽的小路,兔姑娘忍不住说:“美丽的小路好香啊!(出示句练读)6、鹿先生也说:“美丽的小路好亮啊!出示句练读)7、小朋友们,让我们也和
4、鸭先生一起呵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齐读最后一句)8、齐读10-12自然段三、写字指导1、师范写生字“明、净,生书空、说笔顺画名称2、生在书上练写四、作业延伸投影出示课后图: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课后同学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以后我们再找个时机交流交流。板书设计:11、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找回来一、设计理念低年级阅读教学是母语教育起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将为孩子今后语文能力的开展和各种潜力的发挥起到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阅读局部提出的目标,本课时教学设计紧扣“以读为本,学文感悟这条主线,通过各种
5、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重视朗读教学,加强体验、感悟,用感性化的过程来为孩子的持续开展夯实根底,切实发挥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奠基作用。二、教材处理本篇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大家要保持环境卫生,才有美好的生活。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适宜分角色朗读,在演读课文中加深体验。文中屡次出现问句和感慨句,是学生朗读体验问句和感慨句不同表达需要和情感的好时机。根据课文特点,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学生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学习一三自然段;书写课后前4个生字。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复习生字词;继续学文感
6、悟,训练朗读,在学文过程中训练想象说话,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书写课后2个生字;适当拓展,培养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三、教学结构1、复习导入俗话说:朗读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虽然这一局部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但在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时,我好好动了一番脑筋。我让本课的三个“人物以朋友的方式出现,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又让生字和新词以“字宝宝和“词语宝宝的身份与小朋友进行比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枯燥的生字新词复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好胜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既复习了旧知,又顺利过渡到下面的学习内容,学得轻松活泼。2、学文感悟本环节力求突出以下四个特点:在乐读中
7、丰富语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标在低年级“阅读目标中最根本的一项要求。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充分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积累语感,在朗读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整堂课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朗读:如自由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比动作读等学生喜欢的朗读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使学生物化自我,到达与作者心息相通。在整体感知中培养悟性汉语言文字的“意会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不宜采用“条分缕析和“深究细挖的教学方法。本课时教学重视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体验、思考、感悟,在整体感知中训练语句,积累语言。本课屡次出现问句和感慨
8、句,我抓住这些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想像说话,训练有针对性,较好地突出了重点。在情境体验中体会情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时间短及其思维的形象性特点,决定了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必须注重通过各种手段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感受语文学习的情趣。根据本课的课文特点,我让学生将课文5-8自然段的内容演一演,让学生自由组合,先小组演,再抽小组在班上表演,评“最正确表演奖。课本内容的表演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情与趣。在对话互动中开展个性新教材的使用要求教师准确地给自己的角色定位,
9、确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又是指导者、引导者。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对话互动中努力促进学生个性的生成。3、写字指导?教学用书?在“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中关于“识字写字教学中指出:“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本课时虽然只指导书写“明、“净两个字,我仍注意“范写、书空、说笔画名称,力求指导到位,让学生把字写好。4、课外拓展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让学生课外了解垃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开放式的设计,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让课堂成为社会、学校教育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增强了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意识。总之,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立足课内扎实根底,结合课外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开展学生的创造个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