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问题、原因及改善建议(33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问题、原因及改善建议(3300字)(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问题、原因及改善建议目录一、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1()参与意愿不高1(二)参与人群年龄分布不平衡2()参与程度不深2二、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的成因2(-)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认识不足2(二)村民自身素质不足3()参与形式单一,渠道不通畅3三、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度提升的实现途径3(-)提升村民参与意识3(二)扩大S村村民的参与范围4()拓展村民参与形式4总结5参考文献6一、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参与意愿不高笔者对S村村民参与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农村工作人员的讲解和S村村民的反映可以看出大多数人不愿参与公共事务治理。大多数人没有为
2、公共服务的意识,只注重自身及家庭的事物;大多数人认为参加农村活动没有意义甚至是浪费时间;大多数人不能持久的参与公共事务治理,只是迫于面子象征性的参加一两次农村组织的相关活动。(二)参与人群年龄分布不平衡在S村中,大多数青年夫妻都出外打工谋生,“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较为突出。其参与者存在在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区域的人的参与率有很大不同。从年龄层次看,参与农村活动的主要人员是一老一少,“老”就是离退休的老同志以及没有工作的老年人,“少”就是放了寒暑假的中小学生。据农村工作人员统计,参与农村活动的人员中将近75%的人是离退休人员,中小学生占15%左右,中青年只占10%,而且如果没有单位的组
3、织参与,中青年的比例会更低。农村开展的活动即使有意识的向这部分人群侧重,比如组织老年歌舞队、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为放假的中小学生开办活动中心等。但由于在“老+少”的现象叫较为突出,存在较为“畸形”的建设。(三)参与程度不深由于S村村民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参与较低层次公共事务治理的运作,这还没有完全实现。许多问题仍由村委会行政解决,村民难以积极介入。即使他们参与,他们通常也参与村委会的自治,而不是参与建立和组织行政管理的决策过程。这让村民们显得很不情愿,很难培养农村认同感,也很难提高参与的程度和频率。二、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的成因(-)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认识不足村民对治理公共事务的
4、认识还不够充分,在农村治理中仍然跟不上当地干部的步伐。村民生活在农村,却不了解农村对农村的重要性,不了解他们对农村的责任和义务,不了解积极参与对他们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服从政府的规定,一切都取决于政府。主观意识认为,政府应该规范村民所做的一切。所以,被动参与很难改变,主动参与,加上宣传力度不够,耽误了人们更新的想法,而S村民普遍不同意村委会的意见。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村民之间的矛盾,产生了不信任感。(二)村民自身素质不足S村村民参与技能的缺乏和知识储备不足地影响着参与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文化水平较高的村民其能力素养相对较高,获取信息及分析理解政策法规的能力较强,在
5、参与的过程中就能够采用更合理、更有效的方法使参与的效果最大化。同时,参与式公共事务治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政治常识和法律知识,对于村委会治理的主体模式也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所以很多S村村民往往连基本的程序都不够了解,对于政治理论知识匮乏和对治理体系和运作程序不够清晰,在表达诉求的过程中可能会采用非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式和途径,进而造成参与的无序和混乱,其参与的效果也与预期产生较大的差距。(三)参与形式单一,渠道不通畅导致S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程度不深的主要原因除了村民参与意愿低之外,则是参与形式单一,渠道不通畅。目前农村参与也还多局限于传统上的执行性参与,即在决策之后被动员去执行,也就是S
6、村村民在农村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参与公共事务治理业已形成决定的事项,比如开会听取村委会或街道有关本农村工作的通报、部署等,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强有效的法律约束和利益刺激,也很少有人参加。总之,S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现状不容乐观。三、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度提升的实现途径(-)提升村民参与意识提升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意识,主要是加强农村理论建设。农村理论建设是基础,为今后的实践作些必要的理论储备,显得十分的重要。要培养正确的农村意识,在树立正确的农村意识的基础上转变观念,进一步提升对公共事务治理的认识。通过科学的措施,将公共事务治理纳入到城布局以及城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农村单位也要
7、改变传统的传统模式,树立农村意识,自觉把本单位的发展和管理融入到公共事务治理和管理中,努力为农村做贡献,积极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既要积极参与农村工作中,同时也会成为公共事务治理的参与者。和农村的各个单位以及村民保持紧密的联系,进一步强化农村理念,通过良好的服务获得全体成员的理解以及支持。扩大公共事务治理的范围,而不是像之前一样仅仅是负责区、街道、村委会单位的管理,鼓励区单位和村民积极的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此外,提升村民参与意识,还可以通过宣传的途径,通过农村宣告栏、广播等形式,但是这种方式取得的作用并不高。因此,加强农村理论建设,这才是提升村民参与意识的有效措施。(二)扩大S村村民的参
8、与范围农村要为村民参与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村民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和便利的条件,为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保障和服务。这就需要农村建好为民服务的窗,为村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搭建文体活动舞台,为村民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提供活动场所。此外,扩大S村村民的参与范围。S村村民参与主要集中在一个年龄段,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有空闲时间,主要是给老少集中注意力。需要动员农村其他年龄段的人,让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首先,农村活动是为了让村民放松,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所以农村工作人员不应该浪费洪垦村村民的时间,比如周末的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亲子活动等这不仅促进了邻居之间的关系,而且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二是可以
9、让大家在植树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植树。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在一个很好的氛围中制作月饼。每个人的疏离感会逐渐消失,最终,除了农村服务,农村赞助的活动也能与外界合作。这样不仅能扩大s村村民的活动范围,也能让S村村民更喜欢农村。(三)拓展村民参与形式拓展村民的参与形式,其主要引导者还是在农村工作者,但是,也需要村民的主动积极。对于农村工作者而言,他们需要开展更多的活动,来让村民参与到公共事务治理之中。农村要举办各种互助活动,让邻里相识、相知、相助,让陌生人熟悉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得到尊敬。此外,农村还应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科学知识水平
10、;结合元旦、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通过开展评选“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村民”等活动,把开展文体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融为一体,激发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对于村民自身而言,他们可以集中力量,自发形成一定的组织,专门服务于公共事务治理。这种组织一定是非营利性质的,而且不用赋予没有法律意义的权力,其作用只是集中村民的意见,用于参与农村的建设。当农村需要进行某种建设时,村民通过这个组织来进行商谈,商谈之后再与农村工作者进行沟通,避免了一群人参与的混乱场面,也可以将意见有效集中体现,农村工作者也不会感觉到困扰。想要做到这一点,一定需要有完善的农村自治组织制度
11、体制,需要建立健全农村民主参与的规章制度,借助于制度依据,村民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选出真正办实事的人,S村村民参与也会有动力。总结综上所述,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不仅能促进农村发展,促使邻里关系友好,还能使全社会变得安定团结,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研究调查,笔者发现,在目前的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面临着村民参与意识不足、村民参与主体不均衡、参与方式单一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主要是提升村民的参与意识、扩大S村村民的参与范围、拓展村民参与形式。参考文献1师宇.互惠协同: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新动向U1经济研究导刊,2019,393(07):22-23.刘启英.乡村振兴背景下原子化村庄公共事务的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U1云南社会科学,2019,000(003):141-147.3付秋梅,白雪源.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权利意愿与能力一一基于村民自治视角J现代农村科技,2023,No.584(04):10-11.4韩松.城镇化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影响与法治完善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036(002):210-210.5何阳.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