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二上二下课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二上二下课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XXX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XX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两首诗均配有插图。第一幅配合登鹳雀楼的诗意,画的是在山上的古楼,诗人登上最高层,眺望黄河的情景。第二幅画的是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瀑布从山上
2、倾泻而下的情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
3、川”,这两句诗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是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是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
4、,令人感到意味深长。【学情分析】本节课学习的两首古诗分别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古诗整齐押韵,琅琅上口,符合低年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古诗具有基本的学习兴趣,甚至不少学生已经能够背诵了。但由于古诗语言简练,简单的词句当中蕴含着较深的意思,而学生还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不易把握诗句的意思,因此教师要把朗读与想象、朗读与感知理解融为一体,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这个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大胆、富于想象力,但同时注意力时间也较短,老师需借助精美的语言描述、视频、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借助多媒体展示的画面,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悟
5、诗意,从而带领学生步入诗歌所以描绘的意象之中。同时,线上学习依然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如识字方法的指导以及写字姿势的习惯培养等。【本课教学总目标】1 .认识“依、尽”等11个生字,会写“楼、黄、层”10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线上课程录制的教学目标及内容】1 .认识“依、尽”等1
6、1个生字,会写“楼、黄、层”10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准备】课件【课时设计】2课时第一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依、尽”等5个生字,会写“楼、黄、层3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过程】板块一热身活动,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广州市番禺区丽江学校的张雅婷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二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第一课时。1 .上课准备上课开始前,老师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7、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书本铅笔齐备好,坐姿端正不乱摇。用心聆听记得牢,课堂参与不能少。2 .语言训练点古诗热身小游戏: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已经学了很多很多古诗了,那张老师带来一个小游戏考考大家。请同学们看图片和给出的诗句,猜猜这是哪首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小池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山村咏怀师:小朋友们太了不起了!回顾了这些描写风景的古诗,今天张老师就带大家再去学习一首写景诗。【设计意图】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展开
8、古诗教学。板块二目标导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依、尽”等5个生字,会写“楼、黄、层”3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板块三核心知识教学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张老师的家乡是哪里吗?张老师的家乡在山西。山西可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那里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比如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等(出示图片)。在山西省永济市,有一座历史名楼,(出示图片)听说以前啊,经常有成群结队的鹳雀在这里停留,所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鹳雀楼。(2)指导朗读课题鹳雀楼依山傍水,是个欣赏风景的好地方。有
9、一天,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登上了这座楼,看着夕阳映照下的远山和奔腾汹涌的黄河,写下了千古名篇登鹳雀楼。在这里,“登”是一个动词,读得时候可以稍稍停顿。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课题。【设计意图:了解古诗的背景、诗人等相关信息是学习古诗的重要一步。同时,读好诗题、理解诗题有助于学生了解古诗主要内容,帮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二、初读古诗(注音)(1)学生自由读1 .出示注音古诗,学生自由读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把见到的壮丽景观都融入了诗句中,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对照拼音,自己先来试着读一读这首诗吧!(范读音频+注音古诗)同学们读的通顺流利,字音准确,非常好!2 .指导读准“层”、“尽出示“层”、“
10、尽要注意,这首诗中的“层”是后鼻音,也是平舌音,请跟老师读:层。“尽”是前鼻音,请跟老师读。(2)指导朗读,掌握读诗的节奏其实,想要把这首五言古诗的韵律读出来,我们还要掌握一定的节奏。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吧!(配乐)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五言古诗自有它的节奏,这首诗按“二、三”字数进行节奏划分,读起来是不是增添了不少韵律感啊。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吧。(配乐)方法指导:要记住哦,读准诗的节奏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按这样的节奏读一读这首诗吧!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同学们,读了几遍诗,大家了解诗的内容吗?来,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一起
11、登上鹳雀楼,欣赏楼上所见的美景吧!(1)出示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都提到了哪些景物呢?请你用笔圈出来。(白日,山,黄河,海)(2)理解诗句“白日依山尽”1 .借助图片,理解“白日”小朋友们,看这幅图,你能猜到“白日”是什么意思吗?在这里,白日指的可不是字面上的“白天的太阳”,而是特指“快要落山时的太阳”,也就是“夕阳”。(PPt画面圈出,方便明确“白日”与“远山”的关系)2 .借助图片,理解“依”字同学们,诗句中的“依”是什么意思?大家可以借助什么方法来理解?是的,从字的结构来看,“依”是一个形声字,声旁是“衣”,形旁是”,表示与人有关,就像图片中的孩子依靠着妈妈一样。就是“依靠”
12、的意思。(PPT出示图片和诗句,标红“依”字。)3 .指导理解“尽”字那么太阳,就是这样挨着大山、靠着大山,慢慢地落下,直到消失,看不见了。所以,“尽”的意思就是消失、看不见。4 .感受情境,指导朗读同学们,通过看图片,我们理解了这句诗中关键字词的意思,那现在,你们能想象一下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吗?看视频,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太阳依山而落的视频)看完了视频,请同学们再现一下诗句中的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当时的情景吧!学生描绘画面(录音):傍晚时分,晚霞满天,分外灿烂,红红的太阳依傍着远山,慢慢地落下去、落下去直到看不见了,消失了。指导朗读同学们描绘的画面可真美啊,你
13、们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太阳缓缓下山,直到消失的意境吗?在读的时候,同学们可以重读“依,尽”则要稍稍延长,并慢慢地、轻声地结束。请听老师怎么读。现在,请你想象着画面,像张老师这样读一读吧!(3)理解诗句“黄河入海流”1.想象画面,指导朗读同学们,在诗句中,诗人除了看到“白日依山尽“,还看到了什么?是的,还看到了“黄河入海流播放黄河奔腾视频。老师带你们去黄河边看一看。感受情境,想象画面a.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会想到什么词?是的,有滔滔不绝、奔流不息等等。张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描写黄河的成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气势雄伟、波涛滚滚、浩浩荡荡、翻涌奔腾b.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自己把句子补充完整吧。的黄河
14、向大海流去。指导朗读同学们,巨浪滔天、气势雄伟、波涛滚滚的黄河流入了大海!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请大家跟着老师,读出黄河奔腾的气势来“黄河入海流”。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句诗:上一句要读的轻柔、缓慢一些,下一句则要读出黄河奔腾的气势!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学生录音)(4)理解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山河壮丽雄伟,见此情景,诗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后两句。随文认读“欲”a.我们来看“欲”这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是的,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欲”字。稻谷的“谷”加“欠”就是“欲二“欠”字我们都知道,它的意思是缺少,欠缺。有不足就会有“欲”,所以啊,“
15、欲”就是“想要”的意思。b.小朋友们看到好吃的食物,很想吃的时候,就会有“食欲”。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很想要的东西,就会产生“欲望”。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个词语:食欲、欲望。随文认读“穷”本句当中的“穷”又是什么意思呢?“穷”可以和我们刚刚学习的“尽”字组成词语“穷尽”。意思是“到尽头”。“穷尽”还可以构成一个四字词语“山穷水尽山穷水尽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这幅图。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无路可走了,这就叫做“山穷水尽”。跟着老师来读一读两个词语:穷尽、山穷水尽。理解“千里”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诗欲穷千里目。在这句诗中,“千里”是一个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欲穷千里目,你知道诗人想要做什么了吗?是的,诗人想要看到更远的美景。那他想要怎么做呢?没错,更上一层楼。随文认读“层”a.出示课本插图。“层”在古代指的是两层以上的房屋,意思与“叠”相近,因此这两个意思相近的字也可以组成词语“层叠”,他们还可以构成四字词语“层林叠翠”,意思是树木青翠重叠,非常茂密。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再读这两个词语:层叠、层林叠翠。b.理解“一层”这句诗中的“一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