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二上二下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二上二下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XXXXXXXXXXX小学XXX【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个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侧重于体现一些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小蝌蚪找妈妈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了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其巧妙之处在于将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识很自然地蕴含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里。通过写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妈妈的奇妙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以及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了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文中对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以及外貌、动作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小蝌蚪发育成长为幼蛙的变化过程被有序地呈
2、现出来,青蛙的样子也被清晰地勾画出来。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巧,增强了表达效果,为故事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动态美,给人以真实感、生动感。【学情分析】已有基础: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对学习生字有了自己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学生普遍对大自然的事物很感兴趣,对蝌蚪与青蛙都比较熟悉,对科学童话类文体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生长点: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学会借助图片了解课文,讲述内容。【本课教学总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明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3 .结合课文内容,能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4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2.结合课文内容,能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线上课程录制的教学目标及内容】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意思。(第一课时)2.结合课文内容,能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准备】课件【课时设计】2课时第一
4、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板块一:热身活动,导入新课1语言游戏:一字组多词。2.出示目录,导入新课。板块二:学习课文,了解动词1 .学习第一自然段,用“甩”说一句话。2 .学习第二自然段,分角色读好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3 .总结读对话方法。4 .学习第三自然段,运用方法,读好文段。5 .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运用动词“披”“鼓”“露”各说一句话。6 .品读“蹬、跳、蹦”三个连续动作的句子。板块三:生字归类,指导书写1 .观察结构,生字归类。2 .指导书写:“孩”“跳”。3 .学生写生字,自我评价。板块四:课堂总结,作业布置和爸爸妈妈分角色
5、朗读课文,互相评一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答疑)1 .回顾表示动作的词语,巩固方法。2 .提出疑问:如何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说一句话呢?3 .联系生活情景,说好“追”和“迎”的句子。4 .用连续的动词,说好“踢足球”情景。5 .总结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点】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学过程】板块一:热身活动,导入新课填空游戏:请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准确的动词。板块二:梳理信息,讲述故事1梳理第二至六自然段,按顺序讲述小蝌蚪的变化。2.梳理故事脉络,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板块三:指导写字,自我评价1 .指导书写:“宽”“皮”。2 .学生写生字,自我评价。板块四:总结课文,作业拓展1 .向爸爸妈妈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2 .推荐阅读:杨红樱的小蝌蚪成长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答疑)1 .回顾讲故事方法。2 .提出疑问:如何借助图片把故事讲好?3 .借助图片提示,按顺序讲故事。4 .关注图片变化,把故事讲清楚。5 .总结“看图讲故事”小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