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三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发展三年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校发展三年规划为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美丽、幸福、和谐校园,根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一、学校现状(-)办学规模学校是一所文化底蕴丰厚的名校,占地59650亩,建筑面积36500平方米,规划设计60个教学班,2600名学生,210名教职工,其中男教职工40人,女教职工170人,平均年龄41岁。高级教师职称35人,中级教师85人,优秀教师6人,教学能手40人、学科带头人20人,优秀班主任35人。(二)硬件建设学校建有足球、篮球场和400米田径运动场,体育、艺术器材达到部颁一
2、类标准;教室60个全部配备多媒体触控一体机,建有科学实验、音乐舞蹈、书法美术、语音室、功能室、录播教室、计算机、综合实践等专用教室22个;公共用房和办公用房齐全;图书室藏书100000册,生均38.5册;配备齐全人安保和消防器材,实现校园监控无死角、无线全覆盖。()管理体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设有政教处、教导处、教科室、办公室、总务处、安全办等行政科室,实行年级组责任管理,由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的常规工作。另设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道德与法制、信息技术等学科组单独管理,并行运作。(四)课程建设学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基于核心素养育人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分为两大板块,即基础核心性课程
3、和拓展创生性课程。涉及道德人格领域、语言交际领域、科学探究领域、生存成长领域、运动健康领域和艺术审美领域。两大板块课程实现了双贯通,一是基础核心性课程的纵向延伸,生成了拓展创生性课程的发展性课程,主要设置为校级课程。二是基础核心性课程的横向融合,生成拓展创生性课程的综合性课程,主要设置为班级课程。(五)教学改革学校建立了以课例式校本教研为特色的教研体系。每学期举办两次特色教研活动,每学年举办一届教学大赛,围绕目标导引下的学教改革,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打造教师成长快车道;围绕学校管理精细化、精致化,打造管理成长快车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通过青蓝工程、课例研修、智慧课堂、师德教育等措施,发挥教学和管
4、理领航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新老互助,群智发展。(六)学生发展以道德成长体验平台建设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和富于教育意义的活动。学校课程理念为适合发展,通过课程多元化、学习的选择化、教学适合化、评价多样化等手段,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样化原则等原则。开设拓展型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竞技竞赛活动。(七)存在问题1 .办学理念及教育观念不敢超前。学习新理论、接受新思想步伐较慢,求稳思想较重,反思和改革争先意识不强,推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明显不够。2 .教师队伍结构仍不甚合理。年龄结构上中老年教师偏多,青年教师少;性别上女教师多,男教师
5、少;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较为紧张,没有备份,一旦因生育或生病等状况,找不到替代教师。3 .课程实施不细化。缺乏对课程的系统研究,课程整合与课程意识不强,不少还停留在有表面层次,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和深度化发展需要。教师实施力不强,个性探索不深入,特色不明显,效果不理想。4德育品牌未形成。德育的整体建构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德育课程体系的逐步构建,尽快确立德育品牌创建主题,实现有效创建。5 .家校合育成效不明显。家委会和家长学校建设初具规模,但实效性还差,师资水平和家教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6 .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年级组管理力度、团队管理协作都缺乏主动自觉性,干部执行力度不强。没有完善的工作激
6、励机制作为保障和评价,仅靠自觉性是难以完成学校品质发展这项巨大而复杂的任务的。二、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打造学校教育品牌为核心,以完善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育人平台为重点,以创建文明校园和示范校为动力,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和方向,完善品质课程体系和课堂模式,实现建品质学校,育人正品目标,全力培养有文化担当、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具体目标1 .养成教育。创建学校德育品牌,以乐学习、爰生活、懂做人为育人目标,整体规划德育教育内容,将研究归纳为理想信念、文明守纪、习惯养成、身心健康领域,借助平台,即主题班会讲德、仪式
7、典礼弘德、特色活动塑德、学科教学育德、家庭生活养德、社会实践修德、心理疏导润德、精致环境蕴德等渠道,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培养优秀小学生。2 .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稳步持续推进,形成较稳定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构建基于做成长的主人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让课程真正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根据新时代要求,学校将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3 .课堂教学。确立课堂教学改革思想,引导各学科探索完善各自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市以上课堂教学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探索建立课堂的评价机制,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升。4 .
8、教研科研。探索建立教科研工作模式。坚持科研引领、教研保障的指导思想,让研究内容问题化,问题解决课题化,以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为主阵地,探寻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子,为学校高品质发展提供人力保障。5 .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职工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逐步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激发全体教师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倡树人人争先的正能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养一支乐学习、会研究、懂教育的教师队伍,建立名师培养机制,培养3-5名教学能手和名师。6 .学校管理。探索学校管理运行策略。本着化繁为简、抽枝抓纲的原则,总结探寻学校科学运行规律,尝试使
9、用把握灵魂、掌控方向、搭建载体、探寻路径、建立保障的运行机制,实现真实有序、扎实有效、朴实有力管理目标效能,走出一条具有实小风格的管理之路。7 .家校合育。构建以基础课程为主,专题课程、亲子课程和活动课程为辅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学段特点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家长需求,指导家长在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养成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继续深化家庭区域互助组建设,提升家庭育子水平。创建市百所家长示范学校。8 .智慧校园。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发展示范校为契机,实践一条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技术手段,促进学校推动管理信息系统的集约建设和云端应用,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有效促进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模式的变
10、革。三、实施策略(一)第一阶段(2023年7-8月)1 .根据目标任务,分别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将三年目标细分到各年度,并拟定出年度主要工作内容。2 .学校制定学期工作计划要以学校三年规划和各工作小组方案工作内容为依据,必须要对应,强化落实。3 .根据三年工作任务重点调整修改制度和章程,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学校整体规划的全面实现。4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和奖惩制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梳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制,做到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逐层制定并下达学年目标任务书。进一步完善考核和奖惩办法,完善学科教师、教辅人员、班主任、年级
11、组长、教研组长、中层干部等考核奖惩办法。(二)第二阶段(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1 .各工作组根据方案有序推进,分管领导一定要深入实际靠上抓,认真搞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 .各工作组要重视阶段总结,及时梳理工作经验和工作成绩,同时注意加强组间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完成各项年度任务。3 .学校领导小组要加强督导和调度,制定问题清单,给各工作组以指导和支持,实行销号管理,保证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4 .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让教与学完整科学发生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开展思政课题研究,
12、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5 .完善和落实相关考核制度。修订和落实教师考核办法,引导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完善相关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快速发展,将学校师资队伍的潜在能力转化为显性优势。(三)第三阶段(2024年9月-12月)1对照各工作组方案和学校总体规划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全面细致的梳理,保证总体任务的全面完成。2 .认真撰写工作总结,总结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召开经验交流会,交流研讨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3 .召开会议,对三年规划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在完成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四、保障措施(-)思想保障。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强化宣传的保障作用。采用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机会让每个教师了解规划,理解
13、规划,并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规划的实施。深入学习和研究教师发展、文化建设、学校管理、课程改革等各方面的前沿理论,用科学的方法推动规划的实施。(二)组织保障。明确各级任务和职责,分解和实施规划,保证规划在实施中形成合力,强化组织保障作用。成立校本督导的监督小组,重视自我评价,并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定期对学校的发展做出检查、分析和评价,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强化监督保障作用。(三)制度保障。完善合理的管理系统和适当的议事制度,完善教代会,集中广大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来管理学校,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监督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使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适时评估,分析研究,适时调整,保证规划实施中的实效性。(四)技术保障。加快信息化推进,强化现代技术的保障作用。坚持信息化促进学校现代化,加快基础平台的建设,加大教师运用现代技术的培训力度,推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五)后勤保障。修改和完善管理制度,组织教辅人员学习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教辅人员的满意度。全面理清现有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提出配置规划,积极争取各方面对学校配置规划的支持。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在现有条件下达到最佳配置,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