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47761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详细版)为贯彻落实上级提升医疗服务要求,让群众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成效和变化,我们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健康问题入手,着力优化医院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促进公平就医。贯彻执行泰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确保本次活动取得良好的实效,根据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及总体要求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中的突出问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服务理念;依靠科技进步,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变革、突显医疗公益性、提升医疗质量安

2、全、加强医患沟通协调,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要求,致力改善医疗体验,增强全院医务人员和患者改革成果的获得感,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夯实基础,为就医群众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二、行动范围二级医疗机构,包括社会办医疗机构,重点为公立医疗机构。三、行动内容(一)改善就诊环境,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1、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医疗机构应结合本院门急诊患者病种的特点,在遵循国家制订的门急诊工作规范的前提下,以减少患者挂号、缴费排队次数和缩短候诊时间为目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合并或简化挂号、划价、缴费等环节,推行费用预付结算模式。科学调配门急诊出诊医生,弹性安排门诊时间。开设老年人门

3、诊,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2、保持就诊区环境整洁。加强就诊区环境卫生管理,结合门急诊就诊患者流量,配备足够数量的保洁人员。在醒目位置公示保洁人员的职责、清扫频率和职能部门检查结果。规范保洁人员的防护着装,按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统一规范保洁用具的清洗消毒和位置摆放。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设置醒目的卫生间指示牌、引导牌,卫生间保持清洁卫生、整洁有序,设施设备齐全完好、使用正常。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3、保证标识标牌醒目准确。医疗机构的标识标牌的用语、文字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门急诊、住院楼等区域大厅应设置本建筑楼层平面图、科室分布图和区域多向指示标识,门诊各楼层应有挂号、收费、划价、药房、

4、检验检查、诊室等指引标识。各级导向标识应根据功能不同,放置在相应的醒目位置,标识设置完整、清晰、明了、准确,色彩整体统一。急诊科按功能设置分区标识和导向地标,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消防设施标识符合规定要求。4、提供便民设施与服务。进一步完善导诊服务,在门诊大厅设立导诊台,配备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担任导诊员,完善无障碍设施,对危重、行走不便的无助患者提供主动导诊服务。配备与患者流量相适应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打印等服务设备设施,为患者提供免费饮水、应急电话、纸、笔、轮椅、担架车等便民服务与设施。对需更衣实施放射、超声检查的诊室应为患者提供保护隐私条件的更

5、衣场所与设施,对接受射线检查的患者,应提供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设施。(二)实行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1、普遍开展预约诊疗。二级医疗机构应根据本院和辖区内患者就医的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使患者可选择不同的就诊预约方式,合理安排就诊时间。二级医疗机构至少要开展窗口、诊间和病区预约诊疗服务,有条件的可提供24小时网络、电话预约。二级医疗机构门诊患者诊间、住院患者出院后月平均复诊预约率及0队口腔科、产前检查、术后病人复查等月平均复诊预约率次0%。2、积极推进双向转诊。逐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全面实行“转诊预约优先”制度,对

6、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的患者实行“三优先(专家诊疗、住院床位、大型检查优先)。3、逐步实现分时预约。二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住院分时段检查预约,合理安排门诊、住院患者的就诊、检查时间,实现错峰检查,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三)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1、加强资源的合理调配。根据门急诊患者就诊病种的峰值时间,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的数量与出诊时间。对超过工作负荷的专家,要采取安排助手、合理控制号源等方式保证专家的诊查时间。根据门急诊患者检验检查的峰值,合理调整检验检查的时间安排和人力配备,推行预约检查,尽量做到按预约时间安排患者检查,逐步缩短检查等候和检查

7、报告出具时间,中医医疗机构要根据中医诊疗特点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2、逐步推行日间手术。医疗机构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术,提高周转率,缩短患者住院等候时间。3、加强急重患者救治。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的信息共享与服务衔接,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建立急危重症预供血机制,确保临床抢救用血。根据急诊需求变化规律,合理调配急诊人力资源,在急诊患者量多的夏季和冬季,配备急诊加

8、强班(医、护、技)。落实应急救助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急危重伤患者,防止发生突破道德底线的社会影响恶劣事件。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的衔接,畅通急诊住院绿色通道,需住院患者能及时收入院治疗。4、逐步建立急慢分治模式。建立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疾病的急慢分治模式,逐步缓解二级医疗机构就诊压力,对在二级医疗机构就诊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非急性期患者,应动员患者转诊到基层医疗机构,实施进一步治疗、康复,二级医院可根据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定期复查。合理确定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数量和种类,加强二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的衔接,满足患

9、者需求。(四)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改善患者就医体验1、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应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促进信息资源在临床医疗工作和医院管理中的高效利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机构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要进一步完善与区域信息平台衔接,实现医疗机构内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统一集成、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转,充分发挥信息在临床决策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监管和绩效考核中的作用,提高医疗行为的监管效率。逐步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药房推行自动(自助)发药,降低发药错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建成相对比较

10、完善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2、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发信息系统应用手段,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告知医疗机构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对等候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门诊预约诊疗、手术前后的患者,通过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告知提醒服务。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3、提供自助打印与信息查询服务。医疗机构要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在门诊、住院病区为患者提供自助打印检验检查报告和影像胶片的服务,并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五)完善住院服务流程,提

11、高服务内涵质量1、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医疗机构应进一步优化入、出、转院(科)的流程,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明确门诊接诊医师与病区责任护士为患者入、出院、转院(科)事项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的责任人,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医疗机构实行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病区应设置提前通知设施,尽量避免患者及其家属在结算处等候。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2、改善住院环境条件。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二级医疗机构病区走廊原则上不加床,完善多人病房患者隐私保护措施(床间设置布帘、临时屏风等),原则上普通病房同一房间内非特殊情况不得安

12、排不同性别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尽可能为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医疗机构设立专门的住院服务机构,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根据患者病情与个性化饮食习惯,提供临床营养服务,改善患者膳食质量,提供送餐服务。3、做好出院患者随访。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出院患者随访的方式、频次、内容与记录规范,并将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作为随防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分类为重要患者与一般患者,对重要患者应制订随访计划定期上门,一般患者可利用电话、电子邮件、信函和必要的面谈等形式开展随访。医疗机构应明确具体职能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出院患者的意见与建议,分类提出改进措施,及时整改,不

13、断提高住院服务内涵质量。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借鉴银行满意度测评的做法和经验,在门诊窗口或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开展即时满意度评价。(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1、加强护理力量。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o普通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为2.5-3: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为1.5-1.8:1o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2、落实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在扩大覆盖面基础上重在提质、增内涵,要结合科室实际,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二级医疗机构中8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重点科

14、室要实行全覆盖。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七)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1、落实患者安全措施。医疗机构应以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为重点,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提高患者识别准确性,有效改进医务人员之间沟通。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加强手卫生,减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2、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二级医疗机构要对符合路径管理的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明白白

15、就诊。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二级综合医疗机构10种,按照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病例数占出院总病例数的比例,二级医疗机构70%3、强化临床合理用药。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授权监督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二级综合医疗机构按规定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S35DDDs,其他类别医疗机构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要求。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作用,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体化用药指导,降低患者用药损害。4、积极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在加强

16、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级医疗机构和有条件的上下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鼓励设置独立的检验、病理诊断、影像检查机构,利用远程医疗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就诊患者提供检验检查服务。5、诚信诊疗收费。医疗机构要在门诊、住院大厅醒目位置公示诊疗、检查、药品收费项目与价格,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和收取金额详细、清晰。患者及家属可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或者其他信息化手段,查询诊疗项目、药品耗材、检查检验的单价与总费用等价格收费信息。逐步扩大实施单病种支付范围,规范收费标准,降低患者费用负担。(八)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1、加强素养风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工作时间须佩戴胸卡,着装整洁、规范,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职业风貌。2、注重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实施诊疗服务时有爱心、耐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