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的研讨交流发言材共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的研讨交流发言材共20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的研讨交流发言材共20篇第一篇用好考核“指挥棒”立起用人“风向标”绩效考核是以干部一年的工作表现、工作成果为导向,给予干部一定奖励的一种正向激励机制。有效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激励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让“干多干少不一样”,让“遇事不担责,福利不落下”的干部没有市场,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干部管理工作的“必修课”。正向激励能者上。做好选育管用等工作,完善考核机制方案。用担当作为者,担当作为将蔚然成风。全面掌握干部的动态情况,将考核与干部荣誉表彰、提拔重用挂钩,让有为者有位,让“低头做事”的人能够“抬头领奖”。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干部画好
2、“像”,加大对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构建清爽和谐的干群关系。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为干事创业者保驾护航。旗帜鲜明为踏实做事、担当作为的基层干部撑腰鼓劲,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避免“一刀切”,层层加码,划清“失责”和“失误”的界限,让“放不开手脚”的干部“橹起袖子加油干”。反向鞭策庸者下。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向前。采取反向激励措施,发挥“标签效应”,刺激徘徊不前干部的自尊心,驱动干部用富有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行动来证明能力,通过考核通报、警示教育等方式,倒逼干部成长成才。坚持公开“晒”成绩,让年终述职不再是走过场,而是晒干货、晒收获的平台。端了“铁饭碗”也要服人管,督查通报常态化,让“事不
3、关己、高高挂起”的干部如坐针毡、夜不能寐,让“得过且过”成为“过去式”,引导“躺平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从有“存在感”到有“价值感”,达到“引导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精准问责劣者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的干部把单位当成“养老院”,认为自己不争先进,年底也可以拿个称职“蒙混过关”,平时遇事避开、遇难躲开,导致“能者过劳,劣者逍遥”O针对这类不善待单位、不珍惜岗位的干部,一方面要“照镜子”,思想上拧紧责任“发条”,做到早发现、“早治病”,莫让错误“刹不住车”,拖到“晚期”“无可救药”;另一方面要健全问责机制和环环相扣的问责程序,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不打“马赛克“、不留情面
4、地问责“踩红线”干部,让无为者有为、逼劣者变优,从根本上扭转不正之风。第二篇为官不为,遇事拖拉,是“躺平式干部”的典型特征之一。党员领导干部,一旦沾上了一个“拖”字,工作作风就会大变样,工作效果就会打折扣。现实中,有些干部不重时效,工作“耍滑头”、办事“踢皮球”,该解决的矛盾不去解决,该直面的问题不愿意直面,能缓则缓、能拖则拖,轻则让一个原本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解决起来需要付出更大代价,重则“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酿成严重的后果,既伤害群众感情,又贻误事业、影响发展。这种拖沓作风,是思想“总开关”没有解决到位,群众观念淡薄、责任意识缺失、服务精神不强的表现,绝不能容忍。如不对症下药、
5、及时摆脱,不仅危害党群干群关系,也会影响XX高质量发展步伐。“躺平式干部”遇事拖拉,首先在于缺乏担当精神,满足于当“太平官”,出工不出力、务虚不务实,不愿负责任、冒风险。其次是因为能力不足、本领恐慌,习惯于见到矛盾推、遇到问题躲。特别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面对发展中的风险挑战,不知该从何下手、如何推进,于是磨磨蹭蹭,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党员干部抓工作实打实、硬碰硬,有实实在在的投入,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实实在在的业绩。当前,全市范围内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转变思想观念,练就过硬本领,深化作风建设,彰显担当作为,以彻
6、底清除“推拖绕”“庸懒散”流弊。“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前,我市已经开启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新征程,慢不得也等不得,更拖不起。定了就要办,说了就要干,干就马上干,干就干最好。各级党员干部要力戒能拖则拖的心理,务必锤炼好“快”的工作作风,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劲头,雷厉风行抓落实,坚定不移朝着目标阔步前行;要把“马上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让“高效率”在各项工作中蔚然成风,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蓝图已绘,快马扬鞭。让我们拿出创先争优、攀高比强的豪情,增强披荆斩棘、善作善成的本领,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为奋力谱写XX“绿色崛起、美丽富民”崭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7、!第三篇“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混日子的没市场。”“要做好斗争准备,坚定斗争意志,练就敢斗争、善斗争的硬功夫、真本事,坚决不做老好人圆滑官太平官。”春节假期后,全国多地召开了“虎年第一会”。从内容上来看,多地聚焦干部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其中不乏痛批“躺平式干部”的疾言厉色,以鞭策、激励干部钾足干劲,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躺平”事小,作风事大。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躺平”现象,备受各地主要领导关注,折射了当下一些干部在工作作风上的松懈。“躺平式干部”不仅是工作推动不力、带偏工作节奏、破坏工作氛围的直接责任人,还是影响行政效能的群体性障碍,其背后的心态和病因值得关注和探究。奖惩机制不畅,“没动
8、力”待遇不高、晋升无望、“不干不错”,这可能是个别干部选择“躺平”的直接原因。半月谈杂志近期刊发的一篇记者调查指出,职位升迁无盼头、待遇落实有困难是一些干部工作热情消退、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一些基层干部更是在受访时表示,“与其身心俱疲,不如享受生活,升职、加薪、干事都道阻且长”。也有一些干部年近退休,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因心态失衡而选择“一躺到底”。“辛辛苦苦几十年,到头来还是个股长”一位基层干部在说出这番话时,一脸的怅然与无奈。50多岁的人了,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但如今“一张旧船票哪还能登上提拔的客船”,“洞察”一切的他早已激情不再。“28年的股长”“20年的科长”基层
9、“天花板现象”比较普遍,使得这部分干部不愿干事。这里既有个人思想懈怠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并且,由于缺少有效的正向激励手段,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机制也加剧了“躺平”现象的出现。新经济智库(CiNE)首席研究员朱克力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缺少正向激励的情况下,当某些干部觉得精力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时,便会把躺平当作一种相对低边际成本的所谓理性选择,以期及时止损,从而降低沉没成本。此外,与激励机制相应的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洗碗效应”则为某些干部“躺平”创造了可能一一“不洗碗的就不会打烂碗”。山西省委组织部曾在全省11个市(地)进行了一次干部状态专题调研,样本近两万人。结果显示,
10、一些地方有超过50%的干部表示“不敢作为,内心没有安全感”。也就是说,由于一些地方的问责督导过频过严过泛,导致一些干部萌生了“为了不担事,宁愿不干事”的心态,继而选择“躺平”。干事氛围不佳,“没干劲”在个别地方或一些单位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干事氛围不佳则是有些干部选择“躺平”的客观原因。2023年11月4日,光明网刊发评论指出:“在一些单位,上级领导搞一言堂,或者很喜欢搞团伙,只跟所谓自己人混在一起,紧紧把握话语权,让其他非亲非故的干部无奈地成为边缘人,想做事又处处掣肘,无法施展抱负,最终只好选择躺平。另外,有的地方或部门,岗位职责不明确,有的领导习惯“鞭打快牛”,进而造成“能者”多劳、“庸者”
11、悠闲。“庸者”在遇到困难或者是比较麻烦的工作时动辄大吐苦水,向“能者”推诿工作,或者干脆“一躺了之”。久而久之,“能者”也失去了动力J躺平”也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平心而论,绝大多数干部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干部,都是很希望干出一番事业的。但是,有的干部如果所处环境的干事氛围不佳,长期承受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制而又无力改变,最终也就只好选择庸碌无为的“躺平”状态。此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带来的不实之风,也在一点点“榨干”实干者的工作热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下边”的“躺平”和“上边”的折腾,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本来基层干部的事务就比较琐碎繁杂,又疲
12、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花活儿”,耗时耗力。经济日报也曾刊发评论指出:“部分地方和部门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眉毛胡子一把抓,轻重缓急都不分,文件通知发得快,报表总结要得急,指挥得基层干部如陀螺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还有多少时间、精力和心气去细化落实一项项措施?”因此,在缺乏实干导向的氛围中,让一些踏实肯干的干部寒了心,热情日渐消磨,倦怠情绪滋生,干劲逐渐消退。主观能动不足,“没担当”有些干部之所以选择“躺平”,固然存在一定的外在原因,但病根还是在自己身上一一理想信念缺失、政治定力不足、素质能力欠缺才是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
13、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躺平式干部”看似无欲无求,实则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干部并没有真正厚植人民情怀,没有真正把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是把个人的晋升、待遇、福利看得太重。重庆日报就一针见血批评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躺平式干部私心太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郭继承则指出:“一个人如果把价值的聚焦点放在自我的身上,一定会觉得累,想躺平。红军长征苦不苦、累不累?为什么红军能完成两万五千里的伟大壮举,答案就两个字:使命。所以,一个人一旦把注意力放在小我的悲欢离合、咀嚼着自己的所谓得失成败时,就容易躺平。有的干部理
14、想信念缺失,将个人得失放在首位,缺少为民情怀、报国之志、责任担当,所以才会在遇到麻烦时“绕着走”、面对重担时“装样子”。此外,能力不足是“躺平式干部”不敢担当的另一个自身原因。中国纪检监察刊文剖析“躺平式干部”时指出,审视种种“躺平”现象背后,也折射出一些干部个人能力不高、本领不强的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见到工作“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既没有应对新环境、新挑战的能力,也缺少同不良风气斗争的本领,只好选择“一躺了之”。须知,从来没有“躺”出来的成绩,也没有“躺”出来的发展。深入剖析并把握好“躺平者”的上述心态,方能更好地对症开方、“治病救人”。第四篇在这个百舸争流、千帆竞
15、发的时代,干部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发展责任的承担者,容不得“躺平”,也不能“躺平”,作为单位的一份子,我们要坚决抵制“躺平式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无论处在何种岗位,都应将主人翁的意识铭记于心,在工作中充分弘扬正能量,与单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克服躺平式思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让自己在工作中把对党忠诚刻入骨髓,把初心使命融入血脉,把信仰信念铸进灵魂,勤学善思,笃行实干,在知行合一中燃起斗志,主动担当作为。摆脱躺平心态。认真审视自己的现状,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以此为基础建立正确的心态。要制定可行的人生目标,要勇于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追求进步。履行肩负的职责。要时时事事处处用高标准、严要求
16、对照自己,使自己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拒绝躺平。第五篇“躺平式”干部,不仅有自发性,更有传染性和诱导性,不加制止可能会导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镇财政所作为XX镇人民政府的钱袋子,是“行军”的“后勤队”坚决不允许出现“躺平”的错误。紧跟二十大步伐,做好财政减法,提升干事效率,减少微信步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无论是“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还是“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等内容,都蕴含着党中央对提升财政监管力度、协调能力、使用效率方面的最新指示。我们要力所能及的在严格各项财政制度的同时精简程序,减少群众对同一业务办理的行程,不断提升办事人员财务水平,不断优化内控、报销、采购等制度,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