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书班(第三专题)交流发言汇编(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读书班(第三专题)交流发言汇编(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读书班(第三专题)交流发言汇编(5篇)目录1 .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2 .树牢正确政绩观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63 .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94 .以学促干以文辅政以高水平调研助力高质量发展.135 .为城市建地铁为人民建地铁奋力开创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6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胸怀“国之大者”,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就要
2、树牢人民至上的政绩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实际,牢牢把握实体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人大、工会、产业链链长三个角色切换,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一、把调查研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升人大监督实效。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两条主线,深入开展经济工作监督调研,在一贯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求深、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把调查研究工作同市委中心工作和人大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延伸调研广度。今年共安排经济领域调研30余项,包括加快专业园区规范化建设、发展场景经
3、济、民营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重点产业链和新兴产业发展、工程渣土资源化产业化利用等。目前,已完成调研报告10余篇,6篇报送市委决策参考。二是拓展调研深度。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既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体,更是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市人大常委会近期组织了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题询问,开启连续六年优化营商环境的跟踪监督。先后调研3个区市、65个市区部门、40余家企业,面对面倾听部门和企业心声,真正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三是提升调研精准度。通过对标宁波、成都、上海、深圳四个城市,对比18个指标,全面摸排出我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中的4方面差距和5方面问题,提出6方面针对性强的建议举措。对其中企
4、业反映强烈的融资问题,走访平台公司、银行、股权交易中心等4家主体,提出解题路径。二、把满足职工需求作为调查研究出发点,凝聚起全市职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磅礴力量。高质量的实体经济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大调研,全面掌握职工“急难愁盼”,创新工作形式,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着力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幸福家全市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家政服务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0万,已成为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组织方式平台化、工作时间碎片化、组织程度低等特点,他们普遍面临居住难、婚恋难、健康查体难、医疗保障难等问题。为此,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专项关爱行动“,吸纳20万人加入工会组织
5、,通过创建“惠工家”公寓、提供超低成本健康体检、赠送互助保险、举办集体婚礼等实实在在的服务,让他们感受至家的温暖。二是着力打造职工文体活动打卡的“休憩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工人文化宫开放程度低、职工参与率低等问题,通过“公益+市场”、成立“文化宫联盟。丰富“每周一讲”职工大讲堂、职工文化艺术节等方式,做到“开门办会”,吸引更多职工参与。同时,积极争取省总工会支持建设“省市区工人文化宫”。盘活全市2000余个工会服务职工特色阵地,打造“15分钟服务圈”。三是着力打造惠工惠企助发展的“智慧家”。强化“智慧工会APP平台赋能,搭建“惠工富农助企”平台,推广本地产品,努力实现职工福利网上采购的目标。完
6、善“线上+线下”模式,以“,中国中亚五国,职工谈,为契机,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理论宣讲和职工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工会力量。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调查研究工作始终,加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对比株洲的轨交产业集群,我市轨交产业在产值、本地配套率、企业规模数量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是调整优化政策体系。认真研究湖南省尤其是株洲市在支持产业集聚和产业链体系构建方面的政策体系,结合我市实际,调整我市轨交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提升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加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将产业链条本地配套率由40%提升至70%o二是发挥场景资源优势。充分
7、释放地铁建设三期百亿级产业场景,加强与中车总部沟通,争取更多央企资源向我市倾斜。精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加快人工智能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提升地铁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三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中车四方股份、地铁集团、中车四方所强强联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重塑产业链条完整性和竞争力。树牢正确政绩观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本次读书班学习,我对
8、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与推动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下面,我结合学习思考和实际工作谈三点体会和打算。一、坚持人民至上,做到政绩为人民而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这告诉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是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美好生活空间的民生工程,更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民心工程。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民造福,充分考虑群众意愿、顺应群众需求,加快推进历史城区保护、公园城市建设、拆违
9、治乱,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坚持为民解忧,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住”与“行”,扎实做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及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危房改造,深入开展物业领域品质提升行动,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和道路贯通,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让群众住得好、行得畅。坚持为民谋利,在低效片区、河道综合治理开发等重大项目推进中,注重算大账、算整体账、算长远账,做到不与民争利,让城市更新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树高质量发展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
10、程”。这告诉我们,在新时代干工作、抓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好当前改造和长远发展,高标准开展李村河(张村河)流域、重点低效片区等重要区位城市设计,一揽子做好产业布局调整、基础设施配套的文章,努力做到集约高效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为城市发展留足空间。坚持绿色低碳,加快生态治理和绿化建设,抓好重点河流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和山头公园整治工作,高效开展全国智能建造试点任务,全周期规范建筑垃圾管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反复论证,确保符合国家战略
11、、符合我市实际,能够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的检验。三、深化作风能力,靠真抓实干树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我们将从三个方面集中发力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城市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难点、堵点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将问题摸清、原因摸透、方法找准,有的放矢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化解群众心里的“疙瘩。让群众心情更舒畅,对城市更热爱。坚持一线工作,根据分管领域特点,带领广大干部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山头公园、前海一线、重要片区、重点项目等现场一线逐点找不足、逐项抓整改。坚持担当作为,遇到问题不推诿,碰到矛盾不打怵,秉持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态度,以钉
12、钉子精神狠抓城市更新建设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一件一件解决、一项一项攻克,以更加严实的作风、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有力的担当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第三期主题教育学习,进一步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牢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到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直接影响高质量发展成效和我们事业的成败。结合本次读书班的学习思考和统计服务决策实践,下面汇报四点体会。一、处理好“显”与“潜”的关系,树牢正确的政绩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破除“速度焦虑”,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
13、要的政绩,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须有我的历史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要深刻把握政绩观的内涵实质,充分认识到政绩观的力量源泉是依靠人民群众,政绩观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利益,政绩观的方法论是实事求是、实干担当,政绩观的评判标准是人民群众,只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党性坚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只有深刻领会正确政绩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才能在工作中作出科学的决策、正确的选择,无愧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二、处理好“稳”与
14、“进”的关系,统筹促进高质量发展“稳和进体现在正确的政绩观上,就是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墨守成规。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就是要追求高质量发展,统筹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结合统计工作一是注重GDP核算改革。聚焦GDP核算“一月一表”、区域发展“一区一策”、主导行业“一业一计”,精准靶向分析,强化经济运行深度研判,促进质的有效提升。二是注重GDP结构打开分析。强化存量支撑和增量拉动,完善“一专班+两网络+三数库十四机制”纳统模式,强化纳统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三个联动,稳扎稳打,促进量的合理增长。三是注重GDP增加值率提升。紧扣企业薪酬、税收、折旧、利润“四项构成开展调
15、查研究,形成一批问题清单,反映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打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立足经济发展大局,统筹兼顾“利当下”与“惠长远”的关系,强化投资结构与供给结构融合联动,着力涵养经济发展动能潜力,充分发挥有效投资作用。一是创新建立产业类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监测制度,强化项目建设开工前准备、开工后建设、竣工后投产升规等环节全流程监测,借助无人机实时航拍,采集项目信息,在“智慧统计”平台实现3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动态展示。二是强化投资运行监测预警分析,按月、按季度,分区域、分行业、分产业、分领域、分规模打开分析,加强存量增量拉动、季度波动、新增项
16、目支撑联动分析,准确反映投资要素保障、项目进度和纳统需求,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三是强化投资结构与供给结构联动分析,引导各种要素向实体经济汇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做好“新、特、优三篇文章。四、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蹿开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坚持解放思想,破除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创造性运用好统计制度方法,努力实现工作方法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吻合。一是突出方法创新。服务重大战略推进,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发展精准画像。开展“两高”企业和新能源统计监测,深入研究碳达峰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创新建立24条产业链统计监测制度,全面反映实体经济发展。创新建立园区统计监测制度,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