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54141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随着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 教学实践中跨学科教学的提出,五育融合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趋 势。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 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五育并举思想,强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 培养的教育体系”。五育并举思想的提出旨在改变智育独大的局面, 凸显德智体美劳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必要性。它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 打破了五育地位不平等的局面,但在实践中有些地方却出现偏差:将 五育并举等同于德智体美劳的机械堆砌。基于这一现象,不少学者提 出五育融合思想,这是对五育并举思想的深化。事实上,不论是五育 并举还是五育融合,

2、其核心都在于追求整体人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 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活动起着监控、调节等作用。推动 五育融合落地,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是不可小觑的一个环节。因此,探 索促进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对整体推进五育融合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一、五育融合的意蕴及其根源五育融合的核心字眼是“融合”。从词源上看,无论是“融”还 是“合”都兼具形容词和动词的词性。“融”除了具有融化的含义, 也有恰适、和乐的含义。例如,晋书陶潜传中就有“每一醉, 则大适融然:无独有偶,“合”不仅具有结合、联合等含义,还表示 和睦、融洽的一种状态。例如,诗经小雅常棣中就有“妻子 好合,如鼓瑟琴”。基于此,“融合”二字既能指不

3、同要素之间相互作 用,形成一个有机的融通过程,又蕴含着一种和谐、恰适的状态。可 以说,五育融合不仅是五育之间融通的过程,也是五育和谐共生的状 态。作为过程而言,五育融合首要问题是处理“立”与“合”的问题。“立”是基础,“合”是深化。首先,让五育都立起来,五育缺一不 可。德智体美劳在促进人的整全发展方面同等重要。因此,五育融合 的前提条件是将其“立”起来,改变智育独大、劳动教育等不受重视 的现象。其次,让五育有机整合起来。五育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 是融通、渗透和整合,各育之间彼此渗透,形成“你”中有“我们”,“我”中有“你们”的样态。只有对五育融合思想进行追根溯源,才能把握其深层内涵。在蔡 元

4、培的教育思想中我们能够找到五育融合思想的源头。1912年,蔡 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首次提出了作为民初教育方针的“五 育并举”,其初心在于促使民众养成健全的人格,并认为军国民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 育所不可偏废者也二此外,日本学者小原国芳的教育思想中也渗透 着五育融合思想的影子,他主张全人教育,提出教育内容应包含人类 文化的全部,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综合两位学 者的观点可以发现:在形式上,五育融合指作为教学内容的德智体美 劳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一个有机生成的整 体;而实质上,五育融合思想旨在促进人的整全发

5、展,使学生成为有 德行,有智慧,有审美素养、劳动素养以及身体素质的整全的人。因 而,在教育教学中五育融合最少应体现两个方面的融合:其一,教学 内容融合,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有效 措施促进五育有机融合;其二,教学目的融合,通过五育之间的有机 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使人成为完整的个体。综上所述,五育融合的样态应该是让德智体美劳“立”起来与“合” 起来并行,使五育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最终实现人的整全发展。二、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样态课堂教学评价是在特定评价理念的指导下,由相关人员针对课堂 教学活动所开展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包括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 及教学质量

6、的价值判断。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导航器”促进五育融合, 明晰促进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样态是必要前提。1 .课堂教学评价的外在形式: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与全程评价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层面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劳动教育、体育、 美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文本,旨在促使教学从“重智”“疏德” “轻体、美”“缺劳”的局面转向德智体美劳有机整合。投射在课堂 教学评价上,促进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外在形式就表现为重视 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全过程评价。横向而言,课堂教学评价应涉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缺一不可。 在分科教学的影响下,学科之间的边界较为明显。尽管当前综合课程、 跨学科课程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积累了一定

7、的经验,但大部分学校 课堂教学依旧以分科为主,一方面在于分科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一方面由于师资的专门化问题,造成教师在应对跨学科教学、综合 教学时显得措手不及。这种分科教学的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教师往往会认为德育依靠思想政治课、美 育依托于艺术课等,从而造成课堂教学评价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 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五育的融合。要突破这一困境,每一 位教师需要深挖所教学科中德体美劳等方面的要素,以德智体美劳的 全面评价推动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纵向而言,五育融合的落实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全过程做出价值 判断。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价一堂课中五育的融合程度,

8、而且要将 目光放置在不同学段中五育融合理念的衔接情况上。这需要教师一以 贯之地坚持。五育融合是诸多复杂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过 程。德智体美劳的整合方式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开放的、流动 的,在某一个教学片段、某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表现为两者、三者甚 至多者流动、开放的整合。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评价课堂教学 过程中某个环节各育的情况。此外,教师还应该警惕对五育融合的简 单、线型理解,即要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将德智体美劳割裂开来,以先 后顺序开展相应的教学。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例如,有 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单独设置了五分钟的说教式德育时段。 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由德智体美

9、劳拼凑而成,而不是德智体美劳 有机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导致课堂教学评价极大可能 将各育条状地分割并进行价值判断,偏离了五育融合的价值追求。可 见,坚持五育融合思想要将其以开放、流动的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 各环节,全面、全过程地评价德智体美劳诸方面。2 .课堂教学评价的精神内核:重视评价整体育人价值的发挥促进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其旨归在于重视整体育人价值的 发挥。从内容来看,课堂教学评价需要挖掘德智体美劳的育人价值。 促进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不仅包括德智体美劳的教学,更重要的是 挖掘内隐在其背后的“善”“真”“健”“美”及“实”等学科素养。 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应包含德

10、智体美劳中显性与隐性的因 素,如果用冰山模型作类比的话,促进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既要 包含显露在冰山之上的认知因素,也要包含藏在冰山之下的非认知因 素,冰山之下的部分为冰山之上的部分提供根基,冰山之上的部分是 重要的表现形式,二者缺一不可。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健全个体之人 格。五育融合具有个性的整体性特点,所谓个性的整体性是指五育各 有其属性、特征,但五育融合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在聚焦各自独特 优势的基础上,弄清各育之间的关系,关注整体育人价值的发挥。虽 然五育具有各自的文化意义空间,但最终的旨归在于促进个体完整的 生命成长。因此,促进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基于教与学的全面 信息,在课堂教学

11、过程中关注五育融合表面形式背后的深层意义,关 注个体生命成长,从而做出全面价值判断。三、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指引,它的落地生根,除 了要有理论上的支撑,还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当中,课堂教学评价 就是落实五育融合的重要一环。1 .以五育融合为评价导向,引导课堂教学评价合理的价值定位所谓价值定位,即坚持以人们认同的理念为目标指引。合理的价 值定位是有效行动的基础。只有在合理的价值指引下,行动才不会有 方向性的偏离。价值取向一旦形成,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导 教学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决定教学活动的质量。当前课堂教学评价面临着“唯分数”导向的困境,主要有

12、如下表 现。其一,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以学业成绩为核心,学生的道德品质、 审美素养、劳动素养以及身心的发展处在边缘地带。这在一定程度上 造成课堂教学以智育为中心,而其他各育日渐式微。其二,依据班级 的升学率、优秀率、合格率等量化指标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在一 定程度上强化了利益相关者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视,学生的发展被转 化为冷冰冰的数字,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不再是重视育人,而是转向 育分。不同于“唯分数”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五育导向下的课堂教 学评价指以五育融合为目标指引,在理解五育融合的基础上,建立五 育协同育人机制,为实现五育整体育人终极目标服务。这种评价导向 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五育融合的理念

13、。学校要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参与 五育融合的宣讲会、研讨会、培训等活动,使利益相关者明确五育融 合的价值追求。同时,学校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 中深化对五育融合理念的认识。教师也应自觉树立五育融合的教学理 念,主动学习五育融合的先进经验。例如,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 学就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了“六优”综合评价体系,即品优、 学优、健优、艺优、劳优、创优。但仅学习五育融合的先进经验不足 以使教师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只有教师在内心认同五育融合理念, 认真地反思、积极地实践,五育融合才会内化为教师知识的一部分, 教师才会一以贯之地以五育融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概言之, 以五育融合

14、为评价导向,引导课堂教学评价合理的价值定位是建构促 进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导航器”。2 .以师生生命成长为价值追求,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育人功能五育融合的终极价值追求在于整体人的培养,同时,评价的最终 目的并不在于鉴定与甄别,而是在此基础上,发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学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改进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为师生生命活力的展现以及生命意义的提升服务。因此,需要学校、 教师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学校需从以下 方面入手。其一,明确对教师教的评价不是为了区分教师教学能力的 优劣,而是在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生命意义。其二,在 对学生学的评价方面,需

15、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融合发展,关注五育 背后的深层含义。对教师而言,需明确五育融合的教学不是没有“灵 魂”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带有价值负载的生命成长的过程, 即“真” “善” “美”等素养全面和谐的发展过程。因此,促进五育融 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价值追求,重视其整体育人 功能的发挥。3 .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容,促进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人的全面发展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应是认知因素与非认 知因素的有机整合。但当前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还处 在拉锯状态。总的来说,是因为认知因素容易被评估,而情感、态度、 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难以简单地进行量化评价。在此背景

16、下,课堂教 学评价多关注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师教学内 容的完成度等,忽视了对师生的主体需求、道德品质等非认知因素的 考察。以认知因素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利于个体的生命成长。以学生核心素养为评价的主要内容,突破了课堂教学评价中认知 因素独大的困境。核心素养兼具了认知与非认知因素,与五育融合也 有一定的契合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确立的3类当代急 需的核心素养就蕴含了五育的特性,例如“在异质群体中有效互动的 能力” “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合作能力”“管理并化解冲突的 能力”等,就融合了德育、智育和美育。我国在汲取国外核心素养研 究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 3个领域6项指标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同样体现了五育融合的特征,例如“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主要指向的分别是智育、德育和美育;又如“珍爱生命、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则融合了智育、德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不仅涵盖了五育的内容,还体现了五育整体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