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逻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逻辑.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逻辑课堂教学改革在三新背景之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前 的课堂教学改革往往将着力点放在师生定位的转变、教学秩序的营 建、知识掌握的效率提升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其在对 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纠偏方面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在新的时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的教学要求提上日程, 在新时期,课堂教学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或能力提升, 基于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正在成为必然。正如万物均 需顺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在新的时期也必须与时俱进, 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个体系的核心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 人,
2、这也是整个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 会参与三个指标紧紧围绕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任务各施其职 而又相互交融。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呼唤以学为中心,促进学生 学业发展、思维提升、品格健全,从各方面推动学生的素养发展。文化基础中的第一个维度为人文底蕴。何为人文底蕴 ?所 谓人文底蕴,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了解,甚至包含文史哲、 琴棋书画等内容。其是促使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精 神支撑的综合体。就这个维度而言,未来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课程开 发上需要更加丰富多样,在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路径与策略上需有 更多的设计,特别是要注意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拓展延伸,并以 此形成校本的人文课程
3、体系,从而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丰盈。文化基础的第二个维度为科学精神何为科学精神?科学 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其包括自然科学发 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集中表现 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 种方法昌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 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 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 神。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将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 科学精神作为自觉的教学追求。其表现在教
4、学设计上,要强调对新 课标、新教材精神的落实,注重问题设置的科学性(特别是逻辑性 与层次性),要加强对基于整体认知、综合素养提升的大单元教学 设计与项目式的学习(特别是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在实 施策略上要深化学生的合作探究研究,在合作探究的广度与深度的 研究上更为深入。何为自主发展?所谓自主发展,是相对于企业传统的经营、 生产、管理的片面、畸形、被动的发展而言的,其建立在自我发展 的意愿与需求的基础上,是内在的、主动的发展。其核心在于找准 学生的内在需求,并通过唤醒、调动、激发等策略使其主动有为。 就其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两个维度而言,其均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 展、终身发展。前者致力于培育学
5、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勤奋学习的 观念、全面学习的观念、自主学习的观念、实践学习的观念、科学 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等,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 其内动力,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其关键,视注重学习实践为其 归宿。就后者而言,应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养 成适量、科学、终身运动的能力与习惯,更要培育均衡、积极的阳 光心理。就自主发展的两个维度而言,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改革首先 必须坚决落实生本理念,一切要以学生的学与得作为出发点与 评价点;而不能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学实施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 在教学设计上,要摒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设计布局,而应围 绕学生可能的的学习行为、学习成效、学习
6、困惑等进行预设,特别 要强调对学法的指导、知识体系的构建等;在内容的选取上应突出 可探究性与可操作性;在问题的设置上应突出问题的逻辑与层次, 提升问题的思维含量。在教学实施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 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突出 小组的核心作用,使其分工更为明确,秩序更为良好,成果呈现更 为丰富,实效更为显著。在自主发展这个问题上还必须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秩序。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遭遇到不少的阻力,其原因固然 多样,但教师担心因改革而影响教学成绩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 因。教师们担心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之后会使教学进程迟缓, 因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进
7、而影响教学成绩。这种担心的背后是在 教学实施中小组合作不能高效组织而导致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小 组成员分工不明确,问题讨论杂然无序,成果呈现支离破碎,质疑 释疑无人理睬,如此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这自然影响了教学的进 程与实效。故而,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 实现自主发展,在小组的培育与建设上必须下大力气,要做好全员 培训与小组培训,创建更为科学合理、特别是有良好激励功能的评 价机制,要努力让班级的评价让学生时时感知到却又发生在无形 中。所谓社会参与,从社会学的层面上来说,其是关于受众权 利的一种理论,又称参与权,指受传者有权参与大众传播活动。就我 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社会
8、参与的两个维度责任担当 与实践创新显然更多地是强调培育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 何为责任?所谓责任,主要是指一人做事情之前,常常会考虑后果, 觉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又常常被称为有责任心,其实则指 人对自然、对社会的敬畏之心H可为担当?所谓担当,是指敢做敢当, 做了错事,勇于承认。所谓实践创新,是指在传统思维的基础上通过 与生活的融合,运用各种技法进行方法创新,从而实现成果的创新。 这是一种与未来发展,与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的一种能力。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培育学生的社会参与这一素养之 路上显然应有更多的作为。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新时期的 课程设置应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
9、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特别是普通高中)只是完成国 家课程(尤其是与考试息息相关的课程);至于校本课程可能会有 一些开发,但基本不给予固定的课时,想要其落地自然也是一句空 话。课堂教学改革呼唤配套的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具有鲜明的 地域特色,甚至是校本特色的。尤其要大力开设好综合实践课程、 研究性学习课程,将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进 行设计,将探究精神、合作意识、成果提炼、积极参与、乐观旷达、 善于表达等作为重要的能力与品格进行培育;要切实改变以前在这 一方面流于形式、不作为的状况。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尽可能 与学校的文化体系对接起来,这既是
10、学校文化体系的延伸,也是对 学校文化体系的充实与丰富。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旨在已有课堂教学改革基础上的进一步深 化,其基于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从理念上进一步深化,在 教学策略上进一步丰富,要在课程设计上更为科学合理。这种改革 是新时代的深情呼唤,也更有应是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张扬。附: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及主要表现一、基本内涵【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 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 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 的人。1 .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 能等方面所形
11、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 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2 .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 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 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 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 有生活品质的人。3 .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 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4 .健康
12、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 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 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 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5 .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 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 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6 .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 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
13、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 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二、主要表现【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 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 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 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 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 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
14、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 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 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 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乐学善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 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 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 ;土笺 /Z-
15、o信息意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 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 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 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 活方式等。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启信自爰,坚韧乐观;有自制力, 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自我管理: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 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 等。【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
16、长, 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 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 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 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国家认同: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 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 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爰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 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 动。国际理解: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