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549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2020年6月2日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和西南东部发生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降雨过程,已经有148条河流发生了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对南方多地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一些地方还发生了洪涝灾害。截至6月15日,洪涝灾害造成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重庆等24省(自治区、直辖市)852.1万人次受灾,49.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8.7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7300余间房屋倒塌,13.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62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6.7亿元。随着传播环境和媒介技术的深刻变革,此次灾情发生后,防汛预警信息、真实求助信息、抢险救援信息、

2、谣传信息等通过在线社交网络平台迅速扩散,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网络社会正能量与舆论震荡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因而,尽可能地避免洪涝、汛情等自然灾害类舆情信息传播的社会放大效应所带来的二次破坏,积极有效地利用官方宣传抗洪抢险救灾的感人故事汇聚正能量,研究自然灾害类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特征以及舆情敏感点,提出该类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无疑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微博客、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抖音快手短视频等网络媒体平台上6月5日至15日期间关于“南方汛情”的舆论话语呈现为对象,研究范围和主题既包括新闻报道中的媒介议题,也包括民间舆论场主导下的民众讨论话题。一方面通过鹰击早发现、鹰眼速读

3、网的舆情监测数据直观解读南方汛情舆情传播概况,包括传播热度、传播主体和传播地域等等;另一方面通过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场域结构的不同聚焦以及对话沟通进一步了解官方对于南方汛情舆情压力的应对现状。本研究最终落脚于由2020南方汛情所触发的自然灾害类舆情治理路径的选择,从整体上作出相关思考以期更为有力地化解舆情风险。一、南方汛情网络舆情传播概况2020南方汛情的发生主要受我国今年入汛早、持续强降雨的影响,在网络舆情传播上,包含但不仅限于广东18天内发布上千次暴雨预警、桂林洪灾大桥聚满避难车辆、广西阳朔洪涝灾害、武警部队紧急投入抢险救灾、柳州市洪峰超警戒水位2米、安徽合肥城市内涝、贵州外卖小哥暴雨中抢

4、救餐盒等等备受舆论关注的多个相关话题,其传播热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规律。1 .舆情传播热度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热度趋势整体表现为“小幅发酵-突然爆发-平稳回落”的周期性过程,一场由南方汛情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网络舆论持续时间、讨论深度、波及范围都超出了普通舆情事件的传播程度。具体来说,6月6日之前,网络讨论量寥寥无几,虽然该阶段的强降雨已经造成实质性的洪涝灾害,但舆论反应存在滞后性。这也意味着实情决定舆情,舆情却也有自身的规律性,即南方洪涝发生初期,网络舆论较少承载着网民的心理寄托和情绪表达。6月6日至9日,南方汛情受到了官方、媒体、自媒体的大量关注和报道

5、,#国家防总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强降雨造成广西超32万人受灾#等等多个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广泛而强烈的主流舆论聚焦为民众提供了现实困难解决和负面情绪宣泄的窗,促使该阶段网络舆论小幅上升。6月9日至13日,伴随着一直未得以缓解的南方汛情实际情况,网络舆论进入爆发阶段,于6月11日达到舆情峰值。6月13日之后,舆论长尾效应逐渐显现。2 .舆情传播主体在以往的舆情事件研究中,微博客类社交网络在传播平台分布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南方汛情也不例外,微博客占比74%;新闻占比11%;微信公众号占比7%;短视频占比6%。故我们仅以微博客类社交平台传播为例,细化分析南方汛情舆情传播主体情况。综合来说,一

6、般未认证的普通博主为南方汛情舆情传播最为主要的主体,占比73%;其次为通过黄V认证的名人,占比12.4%;作为官方代表的政府机构博主占10%;媒体类占比仅为0.9吼从博文类型看,绝大部分博文为转帖和评论,原贴占11%。以上也标明了政府和媒体等以极少量的原创新闻信息吸引了普通博主高度的参与传播,在合作、冲突以及融合的互动中构建着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多元格局。由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对南方汛情舆情重点传播主体分析可见,共青团中央中国反邪教浙江消防应急管理部等政府机构类、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类以及回梨视频自媒体类的博主在影响力和活跃度排名上位于T0P10之列,发挥着信息扩散的重要作

7、用,成为舆情传播过程的主要引导者。3 .舆情传播地域处在完全开放性的互联网空间,舆情事件往往能够触及到所能触及的所有空间地域,但是出于地域接近性原则,当地网民对发生在身边的网络事件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更高、更强烈。南方汛情舆情传播相对地域热度总体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湖南以84.74的热度值排在首位,广西、江西紧随其后。从受灾程度来看,长沙暴雨冲垮百米围墙砸中3台车、湘江干流老埠头至长沙河段全线超警、外卖小哥雨中扶起施工水马、江华暴雨造成1死4失联等均发生在湖南,促使当地网络舆情传播的相对热度升至第一。止匕外,安徽、山西等暴雨洪涝发生地的舆情声量也持续高涨。综上,以2020南方汛情为代表的自

8、然灾害类舆情事件热度的时空演进可作出一定的规律总结,一是舆情虽由实情决定,但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网民舆论爆发受官方、媒体等传播条件制约;二是遵循网民、政府和媒体三位一体的传播机理,网民意见态度并非完全孤立无援,作为拥有庞大数量级的传播主体左右着媒介议程;三是传播地域相对热度取决于空间的接近性和心理的趋同性,进而表现为当地舆情热度的集聚效应。二、南方汛情网络舆论场观察一般而言,网络舆论场框架之下,官方、媒体以及公众纷纷参与事件讨论,构建着各自的话语体系,各方之间通过不断地互动、争论和协商共同推动舆论导向的演变。在南方汛情舆情爆发过程中,三者是如何通过话语权争夺框架以求达成普遍共鸣以及是否存在官方

9、话语体系与民间话语体系的博弈?本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重点针对报道数量、情感基调、主题聚焦等方面进行研究。1 .官方以权威信息披露积极应对南方汛情官方信息传播更注重对灾情的陈述以及权威消息的发布,多客观公正具有指导性,而较少有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以应急管理部博文为例,从6月7日开始发布“南方汛情”到6月15日至少有10条之上,既有政策性信息比如“国家防总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广西指导工作”“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加强会商研判指导协调地方做好防汛抗洪工作”,还有防汛科普性信息如“防汛措施”、“自救技能”、“雨天出行谨防触电”,还有各地灾情应对最新进展,四川消防疏散转移7人、安徽合肥一小区严

10、重积水消防转移疏散45人等等。2 .媒体突出应对南方汛情的舆论正能量主流媒体作为官方舆论的代表,在南方汛情舆论表达上所用的语言也多是格式化的官方语言,主题聚焦与政府官方具有相似之处,同时也通过塑造英雄形象、注重人文关怀来适应民间舆论场的传播节奏。首先,主流媒体跟踪报道南方汛情灾情信息,通过高频度的报道加强议题设置吸引网民关注,主要表现为时间上的持续性和事件的进展性。南方汛情发生以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多次通过主动设置#广东多地严重内涝#广西融水一栋民房被洪水冲垮#柳州市洪峰超警戒水位2米#等话题来表达“望平安”的情感基调。其次,主流媒体突出“英雄”事迹报道可以起到凝心聚力的强大作用,特别是防汛救

11、灾的传播。人民日报用9图致敬逆流前行的勇士,包括部队官兵、消防救援人员、抢险人员、高速警察和志愿者等等,面对汹涌汛情,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坚守和担当。这种典型人物宣传塑造了温情的传播形象,体现了媒体对正能量的积极策划意识。最后,主流媒体开始注重取材和传播方式的平民化视角,将南方汛情当中普通人的生活生存状况记录下来,使网民产生同情和共鸣。小朋友们向抗洪抢险的武警官兵敬礼、贵州外卖小哥暴雨中抢救餐盒、小女孩给帮清理学校淤泥战士送水媒体以汛情无情人有情”来表达人文关怀的善意。3 .民间舆论的对抗解读和个体情绪化表达对于官方舆论场所释放的客观以及正能量的信息,民间舆论场解读方式不是“魔弹式”的全盘接收,因

12、自身立场和关注重点的不同,其表达路径还有着鲜明的对比。第一,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沟通不畅容易导致过度解读和对抗式解读频现。6月10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为标题报道了南方暴雨事件造成多地受灾和房屋倒塌,最后提醒“出门前记得关注天气大家都要平安”。有网民指出,官方媒体用如此轻松、趣味的语气来表达自然灾害不够严肃,有消费灾难博流量的嫌疑,从而将舆论矛头对准官方媒体报道的态度和力度,与媒体的议程设置进行对抗。在贵州外卖小哥暴雨中抢救餐盒的暖新闻报道中,民间舆论场表达则更加多元化,从“恶劣天气能否点外卖”到“外卖平台对于员工的权利保障”再到“外卖员素质高低的评判这些多元化的过

13、度解读无疑消解了官媒提倡“相互理解”的正能量。第二,民间舆论场上的谣传与南方汛情相伴相生,倒逼官方及时回应,官方舆论场承担着澄清事实的重要角色。武汉市水务集团否认“暴雨后自来水会浊两三天”、“汤逊湖大堤决堤”经查证系谣言、网上误传鄂州鸭儿湖水域破堤分洪实系退垸还湖,非理性的谣言传播轻则影响公众认知造成恐慌,重则扰乱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后果。第三,民间舆论场多充斥着个体情绪化表达,这并不是说网民完全为负面表达,而是网民表达多基于自身切身经历和感受。南方汛情不容乐观而北方干旱炎热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影响,除了“祈祷平安”的共同心愿,“旱的旱死涝的涝死”“2020太难了”说出了众多网民的心声。综上

14、,政府、媒体官方舆论场对于南方汛情给予了较大意义上的关注,话语体系多是灾害程度的跟踪、救援信息的传播,报道基调为正能量的积极引导;民间舆论场对于南方汛情则代入更多个人情感,舆情信息传播中解码的扭曲误读以及主动进行的编码都会与官方舆论场进行博弈。三、南方汛情舆情风险与治理路径突发性自然灾害类事件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传播状况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呈现出相对复杂多样的传播态势。这种复杂的传播态势既与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有关,也与各传播主体间传播时间节点以及传播议题不对称有关。多传播主体下传播视角以及关注点的统一往往会形成较为团结一致的舆论合力,而各传播主体间的关注视角以及传播内容的错位,则会加剧网

15、络舆论中官民之间的对抗色彩,进而不利于汇集社会力量以对抗自然灾害对受灾区造成的各种相关性损害。因此,本部分基于南方突发性汛情在网络传播中呈现出来的相关特点以及在舆论场中具体表现,来分析南方汛情的舆情风险,进而提出相关的治理路径。以期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得到更快速的响应和更积极的关注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1 .舆情风险汛情发生初期,各传播主体响应不及时造成舆论反应滞后在此次南方汛情发生初期,网络上关于南方汛情的声音相对微弱,造成汛情发生的前几天并没有形成对汛情灾害较强的舆论反应,这也是不少受灾群众诟病各媒体传播不积极导致殉情关注度较低的重要原因。在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初期,媒体尽早介入传播,做好相关灾情实际情况的报道,是媒体积极传播形成关注灾情协同抗险救灾舆论的重要时机。另外,网络舆论对汛情的及时响应,还会对官方抗洪的应对应对举措产生一定的压力,进而对汛情造成的危害以及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进行积极的排查,动员社会各方尽最大力量应对汛情在后期可能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