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里的科学家》读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摇篮里的科学家》读书心得.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当孩子掌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把玩时,跟考古学家或者地质学家对一块石头的钻研状态是一样的。”儿童如科学家一样的探索发现,看完摇篮里的科学家使我重新认识了婴幼儿,使我颇有感触,也许书的目的不在于重塑儿童而在于理解儿童,让人重新认识儿童。一、摇篮里有科学家吗摇篮里的科学家?在摇篮里呆着的肯定是小婴儿而作者却把他们类比为科学家,让我们想来“咿咿呀呀”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跟发明电灯、电话、火箭、飞机的科学家差了十万八千里,最多认为他们中有人会成为未来的科学家,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共性呢?看了书以后不难发现:探索研究并不是科学家的天职,它其实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具有的学习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孩子,
2、更能体会到他们那种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下雨天为什么有那么多蚯蚓”、“小蚂蚁为什么要排队”、“为什么小蝌蚪跟妈妈不一样”等等,相信孩子的“为什么”是每个教师和家长经常要招架的。“小挑战”、“随手捡起的小树枝”成为孩子最初的研究工具,蹲在路边聚精会神地看则是孩子最早的研究过程。如书中所说:“当孩子拿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把玩时,跟考古学家或者地质学家对一块石头的钻研状态是一样的。”科学家和婴儿一样,都用着同样的认知工具,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他们有相似的程序并以相同的方式重构自己。他们建构理论,提出和检验预测,寻找解释,进行实验,根据新证据修正已有的知识,只不过不同的是:幼儿用游戏来检验他们对于周围
3、物体的假设,而科学家则是用实验进行验证。二、摇篮里的科学家有哪些特征读完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对儿童的解读。在大多数成人的脑海里,孩子是单纯无知的,是幼稚的,作为一名教师,我虽然不认为幼儿是一无所知的,但多数时候也会觉得幼儿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但摇篮里的科学家一书却给予了我们认识儿童、发现儿童的新视角。书的前言中提到:培养儿童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对幼儿的教育和改造是必要的。但是在不了解幼儿真正水平或需求的情况下任何教育和改造都有可能是不适合幼儿心智的。这本书正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向我们展示了奇妙的儿童世界。刚出生的孩子就能模仿成人的表情,小婴儿也会对他人的悲痛表现出不安,3岁儿童
4、的大脑的活跃程度是成人的两倍等等,这些背后其实蕴含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即使是很小的婴儿他们所知道的和学到的,都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多:即使是最小的婴儿,他们也已经可以符合逻辑地思考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做出因果推论,并且能够感受别人的观点。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样:“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天真纯洁弱小无助的婴儿,而实际上我们在摇篮里看到的是宇宙间已存在的最美妙的心灵,最了不起的善于学习的机器。”因此大人们千万别小看了孩子,他们虽然需要我们的照顾和教育,但其心智可能蕴含着一切发展的可能。三、面对摇篮里的科学家,我们应该做什么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像第七章在开篇就提到的一样一一我们应该做什么?作者给这一章取了一个很诗意的标题:追随云彩的光辉。我想作者也觉得儿童的世界就像云彩般变幻莫测、绚烂奇妙吧。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孩子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必去遥远的大陆探险,或者去高科技实验室观察他们。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儿童表达,我们来倾听。”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自身对儿童的责任,应该去理解儿童世界的价值和重要性,更应该把观察和解读儿童。儿童并不是开始于简单和笨拙,他们的思维和成人一样丰富、抽象、复杂,他们的价值不在于他们有成长为成人的潜力,而在于他们本身就是有思想、有感觉、独立的人,因此:云彩的光辉,不应因我们的教育而黯然失色,而应该因为有了我们的追随变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