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第九《史记》《汉书》要点梳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55532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常谈》第九《史记》《汉书》要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典常谈》第九《史记》《汉书》要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典常谈》第九《史记》《汉书》要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典常谈》第九《史记》《汉书》要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典常谈》第九《史记》《汉书》要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典常谈》第九《史记》《汉书》要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常谈》第九《史记》《汉书》要点梳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经典常谈第九史记汉书要点梳理经典常谈第九史记汉书要点梳理史记汉书介绍:1、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

2、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昭弟子马续补

3、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有八十万字。内容要点梳理史记: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口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虽然窃比春秋,却

4、并不用那咬文嚼字的书法,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书里时有著者牢骚之辞,却增加了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也因此推尊史记。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汉书: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他详论史记的得失,大体确当不移。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儿子班固的汉书是用它作底本的。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其妹班昭奉汉和帝命与马续参考皇家藏书,续写班固遗作。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

5、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班固首创断代史,删润旧文,“述而不作”他删润的地方,颇有别裁,决非率尔下笔。有阙略的,有隐晦的,经他润色,便变得详明。异同: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瞻而事详”。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客观些,比较合体些。史记汉书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地位: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

6、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些也都被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同步训练一、填空。1 .史记由汉朝所著,它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汉书由班固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O2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到共三千多年的史事,全书共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3 .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的源头,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4 .唐朝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两代尤然。5 .史记最初被汉人称为太史公书、等,间才简称为史记,史记便成了定名。6 .史记记较详,固然是史料多,也是司马迁意主尊汉的缘故。7 .史记虽然窃比,却并不用那的书法,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

7、见。8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的。十,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类记各方面人物。9 .史记以后,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10 .班固的汉书是用作底本的。I1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其妹奉汉和帝命与参考皇家藏书,续写班固遗作。12 .所谓“华”是指汉代是个的时代,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13 .史记、汉书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就史论史,(人名)也许比较客观些,比较合体些。14 .汉书采用了的体制,却以为断,后来的史书全用的体制,断代成书。【答案】1司马迁纪传断代2 .

8、黄帝汉武帝1303 .正史4 明、清5 ,太史公魏、晋6 .汉事7 .春秋咬文嚼字8 .编年表世家列传9 .班彪10 .后传11 .班昭马续12 .辞赋散行排偶13 .班固14 .史记汉事汉书*44bS1一、理停。15 .下面对史记的陈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C)A.司马迁早期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他在史记中的叙述和描写往往特别亲切有味,行文又极其抑扬变化之致,都有这方面的原因。B.司马迁以其“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史记,被公认为中国史书的典范。C.史记里有议论,是著者牢骚之辞,与司马迁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入狱有关,这也贬低了这部著作的价值

9、和影响力。D.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解析:史记里也有议论,那不过是著者牢骚之辞,与大体是无关的,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一个原因便在这里。故选C.16.下面对史记与汉书的陈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B)A.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B.史记“文赡而事详”,汉书“文直而事核”。C.班固删润旧文,正是所谓“述而不作”。史书叙汉事,有阙略的,有隐晦的,经他润色,便变得详明,这是他的独到处。D.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解析:史汉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汉

10、书“文赡而事详”。故选B。三、问答题班级正开展经典常谈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17.“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诸子第十篇回答。18 .唐代以前,一般文人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则偏爱史记。原因是什么?19 .朱自清说:“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请你结合周亚夫军细柳中对将军周亚夫的描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

11、,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J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选自史记)20 .史记汉书这两部书都是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请你简要概括二者的异同。【答案】17 .因为墨家坚守非攻主义,反对侵略的打仗,只帮助被侵略的弱小国家做防

12、卫的工。18 .在文辞上,汉书比史记更华丽整齐。唐代以前的人崇尚文,唐代以后崇尚散文,所以才有了这种现象。(大意对即可)19.本文着重运用对比、侧面描写来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土言必称“将军令日”“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20.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瞻而事详”。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

13、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客观些,比较合体些。史记汉书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拓展阅读(一)【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遹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

14、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譬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节选陈涉世家)【乙】项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将,封于

15、项,故姓项氏。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日:“无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惮籍。注梁:项梁,项羽的叔父。阴:暗中。(选自汉书有删改)1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辍耕之垄上”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B.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C.何陋之有(陋室铭)D.又间令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