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55714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西江月?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刚刚,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现在,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的一次夜行经历,比较容易读懂。词牌下原有小题:“夜行黄沙道众。黄沙,即黄沙岭,在上饶西部。诗中描写农

2、村夏夜的优美景象,抒发诗人的闲适心情。三、知识简介词是一种韵文形式,是配合曲子歌唱的歌词,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曲子词“曲词”乐府“琴操。句子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O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四、研读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以下问题。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2、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3、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

3、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4、“说丰年的是谁?5、“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1、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2、这首词描

4、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3、“蝉鸣可见天酷热,所以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从天气的变可以看出: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又从诗人找避雨地可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4、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是词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还有三三两两出来纳凉的农民在谈论今年的丰收,而另一种那么认为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青蛙也为今年的丰收年景而快乐,在呱呱地谈论着呢!可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见解,见仁见智,不必要求统一。5、夜行遇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快乐?表达了作者喜出望外之情。五、问题探究1、关于“七八个星天外的不同见解:有的意见认为“七八

5、个星天外是“写云层之密,只是从云层里透漏出来七八个星星。但从整首词看,我认为这样解释缺乏情致。这一句是和词的首句相照应的,写的正是“月明星稀的实景。黄遵宪?早行?诗:“东方欲明未明色,北斗三点两点星。写的也是这种情景。如果云层很厚很密,那么酝酿时间必然较长,星星只能透漏出七八个,那么月亮定是黯淡无光了,这样作者思想上必然早有防雨的准备,这与上阕所描写的悠然恬适的心境是不相称的。再说,作者经常来往于黄沙道中,对沿途景物非常熟悉,如早有准备,那结句的“忽字就无着落。盛夏时节,天气多变,刚刚还是月明星稀,清风徐徐,想不到刹那间飞来几片乌云,接着撒下“两三点雨,作者猝不及防,不暇思索而匆忙躲雨,及至“

6、路转溪桥,“旧时茅居才蓦然出现在眼前。“忽字在这里用得是很传神的。所以我说这是“夜来飞雨,是盛夏的阵雨。如果是未雨绸缪,大雨将至,那就未免有点大煞风景了,而与整首词轻快活泼的情调也不和谐。五代卢延让?松寺?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唐李山甫?寒食?诗亦云:“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辛弃疾在遣词用字上显然是受了他们的影响,但不能据此断定“七八个星是由“云层之密所致。2、关于“明月别枝惊鹊的不同见解:这首?西江月?上下阕开头两句对偶都很工稳。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别枝的解释问题。据我所看到的,大致有三种解释:一种是释“别为“离开,这里又有两种细微的不同说法,一是说月光“离别了树枝,一是说乌鹊“离开枝头;第二种是释“别枝为“斜出的树枝;第三种是释“别枝为“另一枝。我认为第三种解释是比较好的。因为“明月两句对仗十分工稳。“明月对“清风,都是自然景象,真可谓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惊鹊对”鸣蝉,“惊“鸣都是动词,而且都有使动的意思,“鹊”蝉皆属能飞善鸣的动物;“别枝对“半夜,”枝”夜都是名词,“半在这里作形容词用,“别亦应是形容词,假设作动词,那么与“半夜不对偶。再说,词的下阕开头两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对名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对仗非常工整。怎么能够设想,精通词学的辛弃疾会在同一首词的对偶处出现不对偶的现象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