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大纲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大纲说明.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笫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审计学课程是会计专业(包括注册会计师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全程培养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门核心专业主干课,也是其他相关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审计学是研究如何运用审计理论和技术进行审计监督、管理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本课程介绍审计学的基本理论、性质和特点及其在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审计的总体策略、审计过程、审计技术方法以及业务循环的具体审计实务。本课程是以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审计学基本理论及实务操作的讲解和实践,使学生系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
2、识和专业技术,在结合各专业实际业务的基础上,对已形成的会计信息及其他经济信息进行规范的监督、鉴证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计业务操作技能,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其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二、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审计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审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审计的基本操作过程和方式;熟悉审计学的原理,了解审计工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掌握审计工作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对于会计类专业(包括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要求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对审计业务、审计程序和方法有感性的认识,理解各个审计环节的功能和特点,掌握必要的审计技术及对审计对象的常见错弊进行处理,深化审计的风险导向和验证职能的
3、认识,为今后从事审计职业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准备;对于其他专业,在这方面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本课程以课堂传授、系统应用演示、典型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四、先行课要求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管理学、税法。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总学时数54学时二、主要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授课学时教学媒体使用安排总论4多媒体二审计准则3多媒体二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3多媒体四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3多媒体五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3多媒体六计划审计工作3多媒体七风险评估3多媒体A风险应对3
4、多媒体九审计抽样4多媒体十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4多媒体十一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4多媒体十二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4多媒体十三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多媒体十四货币资金审计2多媒体十五完成审计工作2多媒体十六审计报告4多媒体机动2合计54三、考核方法1、期末考试,笔试。(如无期中考试则占80%,有期中考试则占70%)2、期中考试,笔试。(占20%)3、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实验报告。(如无期中考试则占20%,有期中考试则占10%)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笫一章总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审计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审计的动因和审计人的社会角色,明确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审计的内涵、分类及审计组
5、织体系的组成与审计机构的设置原则;了解审计的基本假定。本章重点:审计的内涵,审计的基本分类,审计机构的设置及管理模式。本章难点:审计的基本假定。本章计划课时:4课时。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S)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启示(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二)审计的双重属性(S)完善审计体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二节审计的概念一、审计定义的典型观点1、查账论2、责任关系论3、经济监督论二、审计的概念三、审计的特征第三节审计分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一)按审计执行主体分类1、政府审计2、内部审计3、注册会计师审计
6、(二)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1、财务报表审计2、合规审计3、绩效审计二、审计的其他分类(一)按审计范围分类1、全部审计2、局部审计(二)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1、报送审计2、就地审计(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1、事前审计2、事中审计3、事后审计(四)按审计间隔周期分类1、定期审计2、不定期审计第四节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一、审计组织体系(一)审计机构的设置1、国家审计机关2、社会审计组织3、内部审计机构(二)审计组织的管理模式1、国家审计机关的管理模式(1)立法型审计机关(2)司法型审计机关(3)行政型审计机关(4)独立型审计机关2、社会审计组织形式3、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二、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第五节审计的
7、基本假定一、审计基本假定的含义二、有代表性的审计假定模式三、我国学者有影响的审计假定观1、责任关系假定2、正当怀疑假定3、可确认假定4、独立性假定5、有效性假定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审计准则的内容结构及各准则体系,掌握审计准则的含义及作用。本章重点:审计准则的含义及其内容结构、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计划课时:3课时第一节审计准则概述一、审计准则的含义二、审计准则的内容结构(一)一般准则(二)工作准则(三)报告准则三、审计准则的作用第二节国家审计准则一、国家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二、我国国家审计准则体系三、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四、我国国家审计规范建设的现状第三节注册会计师执业准
8、则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特点二、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准则体系三、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一)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三)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四)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五)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四、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第四节内部审计准则一、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二、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三、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与内容(一)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二)内部审计准则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明确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审计责任的范围,熟悉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掌握审计法律责任的种类及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本章重点:审计责任,
9、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及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本章计划课时:3课时。第一节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一、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一)审计职业道德含义(二)审计职业道德的作用(S)审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二、我国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一)我国政府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二)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准则第二节审计责任一、审计责任(一)审计责任的含义(二)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与审计人员的责任二、审计中发现错误和舞弊的责任三、审计中关注违法行为的责任第三节审计的法律责任一、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种类二、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原因(一)审计法律环境的变化(二)被审单位方面的原因(S)审计人员自身的责任三、我国
10、现行法律法规对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规定第四节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一、注册会计师减少过失和防止欺诈的措施二、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具体措施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以及审计业务约定书签订前的准备工作等内容,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概念与基本内容。本章重点: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概念及基本内容,审计计划的概念、编制与核准。本章计划课时:3课时。第一节审计目标一、审计目标概述(一)审计目标的涵义(二)审计目标的演变过程二、审计总目标三、审计具体目标(一)被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二)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第二节审计范围一、
11、审计范围的含义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第三节财务报表循环一、财务报表审计的循环法二、循环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第四节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一、接受业务委托二、计划审计工作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第五节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概念及作用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签订之前的工作(一)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二)初步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三)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四)商定审计收费(五)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特殊考虑笫五章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学习目的与
12、要求:通过学习,理解审计证据的含义,掌握审计证据的分类、审计取证方法及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等内容。本章重点:审计证据的概念、种类及特性,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及基本要素。本章计划课时:3课时。第一节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作用(一)审计证据的含义(二)审计证据的作用二、审计证据的种类(一)按审计证据的外形特征分类(二)按审计证据的来源分类(三)按证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分类三、审计证据的特性(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四、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一)审计程序的目的(二)审计程序的类型(S)信息生成和储存方式对审计程序的影响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性质及
13、编制目的(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与性质(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S)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文字(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控制程序二、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一)总体要求(二)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一)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期限(二)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性质(三)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的分类(四)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的变动四、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第六章计划审计工作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审计重要性的运用、对重要性的评估与考虑以及审计风险的评估,掌握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内涵及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本章重点:审计重要性的内涵,重要性的运用及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14、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确定及两个阶段中重要性的评估与考虑,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本章难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选择,审计风险的评估。本章计划课时:3课时。第一节初步业务活动一、针对建立与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一)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和管理当局的品行(S)评价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二、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三、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一、总体审计策略(一)审计范围(二)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S)审计方向二、具体审计计划(一)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二)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之间的关系三、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修改四、指导、监督与复核五、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六、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七、首次接受委托的补充考虑第三节审计重要性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二、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及对审计程序的影响(一)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二)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对审计程序的影响三、计划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