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2023秋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2023秋新课标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 .小小科学家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中的第一课,是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学习的开端本课是对于科学本体的认识。对于一年级学生说,科学这个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对儿童从理性的角度讲什么是科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教材以小小科学家为题,从科学家做什么这样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科学家所做工作的感知与儿童已有经验的回顾,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打破科学的神秘感,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做科学,激励学生从小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小学生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名科学家,课的一开始要围绕科学家展开教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2、点,根据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爱听故事,容易感染的特点,开始上课时,通过图片视频讲述关于袁隆平、珍妮等科学家的小故事。以丰富形象的图画,栩栩如生的故事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2 .小小工程师本课按照“了解一一认识一一实践”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的编排,主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工程师怎样工作,其实是巧妙地列出了工程设计的一般过程,即:画设计图一一制作模型一一调试产品一一维修机器,知道工程师的工作与发明创造及设计制造物品有关。第二部分,更进一步认识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教材中列举了建筑物、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横向展示
3、工程制造的成果,从而了解工程师的工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三部分,实践活动:亲手设计制作一个铅笔加长器,通过对提供材料的简单加工,体验工程师的工作过程,在测试、比较后知道做出来的物品要进行改进,想办法做得更好。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高效相较于科学家的工作,工程师工作的流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陌生的,对工程师的认识大都停留在建房子、架桥梁的层面,认为工程师的工作很复杂、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但实际上,他们却每天都在使用工程设计制造的产品,也就是说,学生对工程师工作流程的认识与工程设计制造的产品的认识是脱节的,通过本课的学习需要在两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另外,在课程的第三部分要设计制作一个铅笔加
4、长器,这是学生第一次在科学课堂上动手设计实践,这一活动对大多数学生有难度,需要在操作时尽量提供好操作的材料并细致引导工程师和科学家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学生在上一课刚刚学习了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本课如果直接呈现工程师的工作,对仍然习惯形象思维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可能会造成认识上的困扰,因此,有必要增加科学家与工程师工作行为的对比,引导学生自行找出不同,加深认识工程设计的成果很多,如果简单地让学生说一说,并不能完全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向前发展,本环节则是利用填写活动手册先对学生的认知进行诊断性测试,并根据测试情况查漏补缺,再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所知道的工程师的杰作,最后利用分类的方法
5、引导学生认识工程师的作品涉及到的类别,使学生对工程师的作品在认识有一个飞跃,同时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习惯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分析,提出设计目标,并在目标指导下进行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自主选材制作、小组内发布成果及改进,完整经历了工程设计、制造的简单流程,体验了工程师的工作,使学生发现,按照工程设计流程,就能设计制造出一件作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3 .上好科学课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进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务必提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导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喜欢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
6、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边世界有着猛烈的奇怪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概括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进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导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抉择性的作用。承受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奇怪心,培养他们对科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4 .认识感官我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第一个活动主要就是通过看图片或者指认我们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那么这个环节它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呢?是整理学生对感官的已有认识,我们不能把小孩子当作
7、一张白纸,他实际上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从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就告诉他,这是你的嘴巴张开嘴巴对吧?你的鼻子在哪里,耳朵在哪里?当然了,在这里主要是整理学生对感官的已有认识,因此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他们观察的教材中可爱的图片,可以采用游戏、故事、漫画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注意事项就是手不是感觉器官,是手上和遍布人体的皮肤是感觉器官,而且这个感觉器官是最大的感觉器官5 .感官总动员本课是第一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二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知道了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与描述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以实现课程标准关于综合运用多种感官
8、的要求:通过多种感官描述物体的特征,如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气味、软硬等本课的研究和学习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继续把多种感官综合运用,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认识。学习本课的内容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观察事物打下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师因地制宜挑选当地的一些特产为活动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自行探究获取科学知识,从语言的表达到相互的,从片面的了解到全面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方法得到了训练和发展,从而得出
9、科学的结论学生如何进行挑西瓜时,要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汇报。引导学生把平时生活中随父母挑西瓜的方法用语言组织表达,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既包含了细心观察的能力培养,同时也让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正体现了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6 .借助工具观察在本课教学中我发现以下问题,应该注意并改正。组织学生观察手指指纹时,重点观察纹路的粗细和凸凹感,能明显发现肉眼与放大镜、观察效果不一样。在介绍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时,尽量让学生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规范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观察过程中,不过分追求细节,而是侧重于体验用观察工具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在学生体验了观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看得更清
10、楚之后,使学生继续体验工具还可以帮助人们听得更真切当人们直接用感官观察不能解决问题时,借助工具观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本课从学生使用观察工具开始,拓展到了解生活中还用到哪些观察工具第一个活动,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放,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看到的不一样的情形,知道使用工具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而这些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这个活动中还要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第二个活动,除了比较眼睛观察到的不同,还可以比较用耳朵听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有什么不同,发现听诊器听到的更清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听觉功能第三个活动,认识各种观察工具。望远镜、显微镜和汽车后视镜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盲杖延
11、伸了盲人的触觉功能,助听器延伸了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功能,学生活动手册中还列举了酒精测试仪,它延伸了人的嗅觉功能除了在教学方面的问题,还有课堂氛围应更加活跃些,让学生能在乐中学而不是机械的去接受知识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7 .做个小侦探做个小侦探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对眼前看到的事实进行猜想。本节课按照逐级渐进的原则,逐层展开四组教学活动。依次是:原因唯一的简单猜想活动、情况多样的猜想活动、在玩碰碰球中进行猜想、阅读资料。通过一系列从简单到相对复杂情形的猜想活动,让学生知道要根据看到的事实,像侦探一样进行猜想,并且学会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发
12、展水平来看,他们基本能做到区分对问题的猜想和客观的事实证据,并运用事实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本单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现象出发启发学生对现象进行猜想,同时认识到猜想不等于事实,猜想需要通过事实证据来验证。通过经历完整的猜想、验证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但是同时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刚进入小学不到三个月的一年级新生,他们既迫切需要学习如何动脑思考,也需要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无限的但是需要有针对的进行方法指导本单元侧重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思考的过程。我们一直在提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性。我想这种培养就在于从一年级开始,在课堂中给孩子渗透思考、猜想的重要性,尝试
13、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动画引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用故事性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更利于其思维的发展通过精心安排的趣味实验,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动脑思考、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习惯,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8 .暗箱里的秘密打开进行探究,所以设计了小兔子逃跑路线的猜测活动,让学生初步尝试解暗箱。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重在引导学生感知现象,意识到在自然界中暗箱客观存在这个活动取材于童话故事。既让学生猜想内部结构,也是在引入暗箱。山,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不便打开的自然界的暗箱,告诉他们只能通过信息猜测内部结构。为了让学生认识解暗箱过程中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
14、,设计了小药瓶里有什么的活动,给学生一个猜测并提供验证的机会。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一个未知的探究领域,对自己的探究充满了好奇,同时又迫切的想知道自己探究的结果,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既可以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探究结果,又可以明确有些探究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来猜测这个解暗箱的活动,学生利用前面的学习,对教师提供的暗箱进行研究,初步认识到解暗箱的一些简单方法。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训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的走进科学研究的世界。此活动介绍解暗箱的其他事例,重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有许多需要解暗箱的情况。此活动指导学生解暗箱,即知道什么是暗箱和怎么解暗箱。此活动重在
15、指导学生认识事物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明确解暗箱就在我们生活中,不是随便的一种猜测,永远没有答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在选取素材中也是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三个事例进行介绍,力求兼顾多个方面。其中,第一个事例事学生们较熟悉的生活实例:第2个是工业事例;第三个是科技事例。9 .树叶变黄了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中的第3课本课以前两课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树叶是怎么变黄的”这一话题,让学生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第一个活动,从关注身边的树叶变黄的现象入手,自己的发现。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第二个活动,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教材为了降低难
16、度,列出了银杏树叶变黄的四种可能的原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初步的猜想。第三个活动,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因为猜想不一定正确,所以要有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有三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在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和同伴自己的发现,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在探究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有依据地表达想法,以促进学生思考导入环节时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展现树叶在秋季变黄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变化,聚集研究对象,发现树叶变黄这一客观事实,为下一步的猜想做好铺垫猜想银杏树叶变黄的过程时,根据学生的猜想动画展示树叶变黄的过程,形象而直观。一年级的小朋友,思考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让他们猜一猜银杏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可能会无从猜起,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说出几种可能,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老师对学生作出的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