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7 古诗歌阅读常见题材:思妇闺情(基础训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37 古诗歌阅读常见题材:思妇闺情(基础训练)(解析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专题37古诗歌阅读常见题材:思妇闺情【基础训练】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生查子(宋)张孝祥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称春寒浅。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注)延:嫌弃。1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两句交代了女主人公的外貌特点,从韦庄的“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可知远山眉往往含有愁情。B. “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阵阵寒气袭入了女主人公的住处,直接写出了女子独处深闺的无聊和内心的寂寞。C. “花影和帘卷”一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将帘幕和照在帘幕上的花影一同卷起来的情景,通过对动
2、作的描写来表达出女子想要看月的心理。D.从词中写景来看,先是写傍晚时的霞明,然后写深夜时的烛暗,最后写忽然之间的月明。词中人物的心情也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2 .“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B2.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杯延玉漏迟表面上是写酒杯嫌漏壶漏的慢,实则是将女主人的情感转移到了酒杯上,写女主人嫌时间过得慢,长夜难耐的心情。“烛怕金刀剪”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蜡烛害怕再被剪刀剪的心境,展现了女子一晚上独对孤灯,把烧焦的烛芯剪了乂剪,坐待天明的孤独与愁苦。【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诗歌的能力。B.“直接写出了女
3、子独处深闺的无聊和内心的寂寞”说法错误,应是通过景物描写间接写出了女子独处深闺的无聊和内心的寂寞。故选Bo2.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题干是“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题干中给出答题的方向为修辞手法和情感。过片二句写夜间女主人公的活动。细品词意,此乃写女子长夜难耐的心情。所谓“杯延玉漏迟”,是说主人公以酒销愁,但觉时间过得太慢,正是俗语所说的“欢娱嫌夜短,愁苦怨更长”了。“烛怕金刀剪”,是说把烧焦了的烛芯剪了一次又一次,以至不堪再剪。这是描写女子独对孤灯,坐待天明。这两句中,杯和烛本为无知之物,但词人却把它们
4、拟人化,竟说酒杯也嫌漏刻过于迟缓,蜡烛也怕剪刀剪得频繁。语似无理,然而词中的无理之语,往往是至情之语。其心情之痛苦,自是不言而喻了。从句中“杯延烛怕可以看出是“拟人”的手法,从情感看,写酒杯嫌漏壶漏的慢,写女主人公嫌时间过得慢,长夜难耐的心情;蜡烛害怕再被剪刀剪的心境,展现了女子一晚上独对孤灯,把烧焦的烛芯剪了又剪,坐待天明的孤独和愁苦。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各题。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
5、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注释)饮马长城窟行:这是一首抒写怀人情愫的诗歌。宿昔:指昨夜。媚:爱。言:代传讯息。双鲤鱼:指刻成鲤鱼形的藏书信的函。烹:煮。假鱼不能煮,此处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尺素: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的绢帛。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开篇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引出女主人公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奠定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领起下文。B.“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用“枯桑”和“海水”暗示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她的孤凄和想念。C.本诗最后说有位客人从远方带来装有丈夫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解除了她的思念之苦,在书信中获得了远方传来的情意。D.全诗以第
6、三人称的角度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思妇形象,全诗语言清新,语句简短质朴,但感情浓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4.本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是用哪些手法表达的思念之情?【答案】3 .D4 .比兴手法,写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强烈的怀人之情。顶针手法,字词上回环往复,富有音韵美,强化了抒情色彩。衬托(对比)手法,用邻人得归家中,与家人团圆亲近反衬自己的冷清孤凄。虚实结合,梦中近在咫尺,醒来天各一方,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深、忧伤之重。借代手法,诗中用双鲤鱼代指书信,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期盼和思念。【详解】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全诗
7、以第三人称的角度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思妇形象”,错误,这一首描写思妇之情的诗歌,应该是“以第一人称的自叙口吻故选D。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开篇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引出女主人公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奠定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诗歌的前八句,每句协韵,两句一转,前一韵的末句与后一韵的首句,词语相同重叠,环环相扣,逐层推进。这种联绵顶真的用法,富有音韵美,强化抒情色彩;“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运用了衬托(对比)手法,用邻人能够回到家中,与家人团圆,而自己的丈夫却未归家,表现了自己的冷
8、清孤寂;“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诗歌运用现实与梦境相交错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使得诗中情节似梦非梦、似真非真,从而将主人公因思念而情思恍惚、意象迷离的形象烘托得淋漓尽致;“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双鲤鱼,代指信函。远方客人送来丈夫的书信,表达了与丈夫别离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独守的悲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独不见沈伦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丹凤城,指京城长安。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5
9、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借用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这如李白诗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B.开头两句“郁金堂”“玳瑁梁”描绘女主人公的闺房之美。第二句中的“海燕双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海燕相互依偎的情态。C.颈联承接颔联中的苦苦相“忆”,思妇在京城苦苦思忆丈夫,哪曾想夫婿音讯断绝,思妇在京城满怀担忧,惴惴不安。D.尾联构思新颖,先写主人公愁苦至极的内心独白,再写其不胜愁苦而迁怒于明月,意境较前人开拓一步,增添了抒情色彩。6 .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5 .B6.衬托(反衬),首联以“海燕双栖
10、”,写燕子相依相偎,反衬主人公的孤独;以“郁金堂“玳瑁梁”写屋子之华美,反衬主人公的落寞。借景抒情(正衬),颔联颈联写寒砧木叶、城南秋夜,渲染凄凉冷清的氛围,烘托主人公思念征人而不得见的忧愁。直抒胸臆,尾联“含愁独不见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相思之愁。以景结情,结尾“明月照流黄”,写明月照在帷帐上,相思无处不在,更深地表现主人公的浓重。【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i、技巧、形象的能力。B.“拟人”错误,“栖”本就属于鸟的行为,此处是以玳瑁装饰的画梁上双栖海燕的亲昵自得来反衬深居郁金堂的那位卢家少妇生活的孤单和内心的寂寞,是反衬。故选风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开头两句以重彩浓
11、笔夸张地描绘女主人公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饰,顶梁也用玳瑁壳装点起来,无比芬芳,无比华丽,连海燕也飞到梁上来安栖了,以居室的华美来反衬主人公的落寞,以燕子的双栖来反衬主人公的孤独。中间四句用两两对称形式刻画这对少年夫妇生离死别的哀愁:丈夫远戍辽阳,妻子独居长安,农历九月,已是深秋气候,京师长安一带西北风飒飒送寒,萧萧落叶伴随着邻家厨房里隐约传出的阵阵刀砧声而飘零,少妇很自然地想到别家团聚的欢乐,自己独居闺中的凄楚,从而对长期应征戍边的良人的思念感情油然而生,不能自遣,更何况远征辽阳的丈夫长久没有音讯,存亡未卜,独居长安城南的妻子又遇上深秋的漫漫长夜,无法入睡。这是借景抒情。最后两句更从正
12、面一点,对表现全诗主题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卢家小妇在深秋月夜,思念久别远戍的丈夫,愁肠百结,“谁谓含愁独不见中愁”是直抒胸臆;谁知这时夜空的明月却格外皎洁,将银灰色的月光默默地洒在她的罗衣上,显得格外的柔和、静悄,多美好的少妇形象,又是多不幸的身世,这是以景结情。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下面小题。山花子李璟落药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注)函苗:出自尔雅,荷花别称。鸡塞,即鸡鹿塞,古塞名。7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以“残”字统摄全篇,起笔既喑含荷花之美好,又突出香消叶残之惨状。8
13、 .秋风在绿波间回旋,似乎无情之物也因为零落景象而愁苦徘徊。C.韶光已逝,容颜老去,词人不仅写出自然季候之残,还写出人生消逝的哀感。D.下片描写思妇形象,无限悲情却以“倚栏干”三字收尾,戛然而止留有余韵。8.王安石与黄庭坚论词时,认为“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是南唐词中最好的两句,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案】7. A8. (I)征夫远在塞北,久不归来,深闺少妇只能同他在梦中相见。梦醒后听到楼外细雨之声,更增添她的愁闷之情。(2)这两句由室外而及室内,从外面的细雨写到梦醒后的楼中人,表达了思妇孤寂、愁苦之情。【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A.“以,残,字
14、统摄全篇”错。统领全文的不是“残”字,应该是“愁工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1)赏析诗句的内容。这首词的上片主要写景,下片着重抒情。下片的首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托梦境诉哀情。考生首先要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渺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之中。这两句全是思妇之情,也全是思妇之词。前句中的“鸡塞”是鸡鹿塞的简称,代指边塞荒凉远戍之地。客子征夫,远游塞北,久不归来,深闺少妇只能同他在梦中相见。“梦回后发现楼外细雨之声,更增添了几分愁闷。前句并非实写,而是写思妇一梦醒来,室外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
15、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工“小楼吹彻玉笙寒”句,以吹笙衬凄清。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思妇内心的寂寞、孤清。(2)赏析诗句的手法。这两句由室外写到室内,从外面下绵绵细雨雨写到楼中人梦醒。这正是从恍惚梦境中乍回到现实环境时的具体感受,把深闺中孤寂、愁苦的思妇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下列小题。燕语莺嘴三月半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九华云一片。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点百万。注列子汤问中有秦国之善歌者,其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9 .根据词意,适合作本词词牌名的一项是()A.念奴娇B.江城子C.天仙子D.如梦令10 .上阕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分析。【答案】9. C10. (1)画面:前两句,勾画了暮春的景色;燕莺啼叫,柳条在春风中袅袅多姿的画面。(2)作用:“燕语莺啼”“烟蘸柳条”等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情态,乱也婉转地表达出了主人公心头的烦闷和怨情,情和景交融在一起。也为下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