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第一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主要的病理特征为由于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渗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可伴有肺间质纤维化、病理生理改变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和严重通气/血液比例失调为主。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1 .病情观察(1)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有无发维和意识状态的改变。(2)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2 .体位:
2、立即协助病人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有利于正常呼吸。3 .氧疗:迅速纠正缺氧是抢救ARDS最重要的措施。一般需高浓度050%)给氧,使Pa0260mmHg或SaO,90%。但通常的鼻塞或面罩吸氧难以纠正缺氧状态,必须及早应用机械通气。4 .机械通气:目前ARDS机械通气的指征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学者认为一旦诊断为ARDS,特别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应尽早进行机械通气:Fi(V50%时,PaO26OHg,但在氧疗过程中PaO2呈进行性下降,且对增加Fi(反应不佳;虽然Pa26OmmHg,但PaCo250mmHg或PH7.30。机械通气能减少呼吸做功,使呼吸窘迫改善。应用呼气末气道内正压(PEEP)或持续
3、气道内正压(CPAP),使病人吸气与呼气均保持在大气压以上,增加呼气末肺容量,避免呼气末肺泡及小气道闭陷,减轻肺泡水肿的形成或进一步恶化,从而改善弥散功能和通气/血流比例,减少肺内分流,达到改善氧合功能和肺顺应性的目的。使用PEEP应保证有足够血容量。5 .每46小时进行1次血气分析,指导氧疗和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的调节,以及纠正酸碱度和电解质失衡。脱机前再行血气分析1次。6 .药物治疗护理(1)维持体液平衡:每日液体入量应限制在15002000m1;适当使用利尿药,如吠塞米,加速水肿液排出,或一旦出现血容量过度负荷,应改善心肺功能;ARDS因早期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胶体可渗至肺间质,所以在
4、早期不宜输胶体液。(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用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其作用:阻止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黏附及微血栓形成;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稳定溶酶体膜;提高组织抗缺氧能力;缓解支气管痉挛及抑制后期的纤维化。(3)补充营养:ARDS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多,一般成年人供给热量为2040kca1/(kg天)。其中蛋白质每日应工13gkg;脂肪在摄入的营养中应占20%30%以免脂肪不足,加重蛋白质分解;其余则为葡萄糖。可通过鼻饲或全胃肠外营养予以补充。7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床单元的清洁、整齐、勤翻身,可在床上活动四肢。8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紧张情绪。绝对
5、卧床休息,绝对禁烟、禁酒,教会病人缩唇式呼吸、体位引流及有效的咳嗽、咳痰。第二节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acutepu1monaryedema)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压急剧升高,体液漏至肺间质和肺泡所致,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病人。病人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面色灰白、发纳、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听诊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1 .紧急处理(1)体位:立即协助病人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2)给氧:给予高流量鼻管吸氧,必要时给予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CPA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给氧,使肺泡内压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接加强,另一方面可
6、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2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及时给予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I)镇静:静脉缓慢注射吗啡510mg,不仅可以使病人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必要时间隔15分钟可重复23次。老年病人可酌情减量或改为皮下注射。(2)快速利尿:吠塞米(速尿)2040mg静脉推注,于2分钟内推完,10分钟内起效,可持续34小时,4小时候可重复1次。除利尿作用外,本药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缓解。(3)扩张血管:应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缓慢静脉滴注,最好用输液泵控制滴数,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的发生,用硝普钠应现配现用,避光滴注。(4)强心:毛花甘C(西地兰)0.20.4mg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3 .四肢轮流结扎止血带降低前负荷:应用血压计袖带,充气压应低于舒张压IomnIHg(ImmHg=O.133kPa),以保证动脉血通过而又能阻止静脉血回流,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侧肢体,轮流加压。4 .密切观察病人面色、神志、心率(律)、血压、尿量等变化并做好记录。5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深呼吸,放松身心,稳定病人情绪。告知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禁食、禁烟、禁酒,保证充足唾眠和休息,指导病人和家属不得随意调节输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