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docx(3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是一个涵盖非常广的概念,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常见的有心理健康咨询、教育辅导、职业指导、婚姻家庭咨询等。在西方,心理咨询已经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也非常普及。心理咨询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目前,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大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孩子的世界很小,他经历的磨难,在他看来都是最大的。我们难以体会和想象。有时随便的一句话就可能造成对学生的伤害,一般成人看来很小的问题,而在孩子心理却是放
2、大的感觉,如果没有引起成人的注意,就可能成为心理疾病,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事。一、心理咨询的定义咨询一词含有商讨、会谈、征求意见、寻求帮助、顾问、参谋、劝告、辅导等意思。心理咨询,既可以表示一门学科,即咨询心理学,也可以表示一种技术工作,即心理咨询服务。关于心理咨询的定义,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解释往往因理论流派及职业特点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与个体继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援助并力图使其行为、态度改变的过程。帕特森认为: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咨询为人类提供一定的心理气氛或条件,使咨询对象发生变化,作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形成一
3、个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从而成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成员。我国学家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将心理咨询定义为: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钱铭怡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将心理咨询定义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无论哪种定义,无一例外地指出了心理咨询的心理性、自助性、以及助人性。简单地说,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1、对于从事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来说,要正确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含义,应澄清以下几个观点:1)心理咨询遵循的是教育
4、模式,而不是医学模式。在咨询的过程中,来访学生应被看做是正在发展中的正常人,而不是病人。咨询员的任务是就来访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的问题或应激情境,帮助其发现以何种策略或行为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达到其所追求的现实目标。2)心理咨询强调发展的观点。它帮助来访学生消除阻碍发展的各类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发展水平。3)心理咨询是一种磋商行为。是咨询员与来访学生之间的一种彼此合作的伙伴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不同于师生关系、医患关系和朋友关系。4)咨询工作的主要方式是会谈,咨询员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倾听。虽然在咨询中,咨询员可以有选择地采用一些其他方法,如游戏、心理测验、小组讨论等,但这些都是辅助性
5、方法,其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咨询员与来访学生两人之间的交谈。学校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而这种成长是自发、主动的。因此,要真正弄懂心理咨询含义才能准确把握心理咨询的科学概念。2、从当前国外学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来看,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和趋向:第一,学校心理咨询的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心理咨询已成为学校心理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往分散于学校、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部门的心理咨询人员,在组织协调、资格认可和专业培训上曾经出现过与其他心理学应用人员相互交织的竞争的情况。随着70年代初国际学校心理学联合会的建立,欧美不少国家的学校心理咨询人员经过严格的资格培训和证书登记,目前已逐渐统一到
6、学校心理学的组织体系中来,使得学校心理咨询的职业地位行到巩固和加强。第二,学校心理咨询的规模和范围继续扩大,对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咨询服务的比重逐渐增大,咨询人员日趋年轻化。心理咨询已不再局限于少数发达国家和一些条件优越的学校。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心理咨询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更多的普通学校开始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人员志愿到基层进行巡回咨询,为广大中小学生服务。第三,在学校心理咨询的方法和理论模式上,出现了强调整体、综合以及重视社会环境影响的特点和趋势。这种趋势与整个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强调整体、在理论上重视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有关。学校心理咨询已不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理论模式
7、,而是注重运用多种模式进行咨询。学校环境、家庭关系及咨询双方人际关系等因素对咨询过程的影响,亦受到愈来愈广泛的重视。第四,学校心理咨询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咨询工作的方法、手段和工具日趋现代化。例如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心理咨询专业数据库,实现测量诊断工作的计算机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心理咨询工作的效率,为教育情境中的团体咨询和大规模的教育诊断提供了方便。二、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任务与原则(-)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任务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任务,是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咨询员的主动性和专业技能,通过各种咨询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学校及家庭的心理环境,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矫治
8、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促进学生发展(1)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中小学生的认知活动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认知过程是中小学生学习中最主要的心理活动,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绩,同时对学生的其他活动也有重要影响。因此,促进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首要任务。咨询员应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分析与测评,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发现其中的问题与障碍,帮助学生本人、教师和家长了解认知与学习的关系,以及认知发展特点和制约因素,提出改进学生学习及教师家长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促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健康发展。(2)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情感是中小学生
9、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任务。咨询员一方面要帮助教师和家长掌握小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在教育工作中采取恰当方式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运用观察、分析、测评等手段,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善进行评定,及时发现各种不良情绪的表现,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排解情绪障碍。同时还要配合有关方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小培养健康、高尚的社会性情感,逐步增强学生自我控制情感的能力。(3)促进学生意志发展。咨询员应看重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学生意志的发展:第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帮助他们逐渐摆脱对成人的依
10、赖,增强他们独立自主入理问题的能力;第二,加强学习、生活的计划性,学会自主确定学习或其他活动的目标,避免行动的盲目性和冲动性;第三,培养学生的坚定性,即面对困难坚持不懈、顽强努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品质。这是学生意志发展中的核心因素。(4)促进学生个性和品德的发展。通过心理咨询,要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个性与品德的形成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协调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共同为学生的个性和品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学生的个性品质中,核心因素是性格,而中小学阶段又恰恰是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心理咨询中要充分重视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并及时发现、纠正学生的不良性格
11、倾向,这对于学生个性和品德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5)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便成为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又一重要任务。咨询员一方面要全面了解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指导教师和家长帮助学生克服有关适应障碍,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纠纷、矛盾,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逐步提高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应激反应和挫折承受能力。2、进行学习指导与生活指导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应面向全体学生,围绕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进行咨询指导。具体作法有以下几种:(1)进行学习意向指导,调动学生学习
12、的积极性。咨询人员应指导教师和家长全面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意向,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学生的态度偏差,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2)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成绩。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经验少,因而在学习方法方面尤需得到咨询指导。咨询人员应在向学生介绍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具体了解求询学生的学习特点、特别是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3)进行学业不良的鉴别与指导。主要任务包括:第一,筛选、鉴别学业不良学生;第二,针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咨询指导意见;第三,围绕学业不良
13、向教师、家长提出改善学习环境和辅导方法的建议。(4)进行校园生活指导。主要包括作息制度指导、集体生活指导、课外活动指导等。(5)进行行为指导。主要是帮助教师和家长鉴别、纠正中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并站在咨询的立场对中小学生的其他有关行为问题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3、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保健工作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第三项任务是对少数心理偏常学生进行必要的矫治,对个别症状严重的学生则应转介到专门的心理治疗机构寻求帮助。与此同时,咨询员要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心理保健的思想深入人心,为维护和幸学生的身心健康贡献力量。4、帮助教师和家长提高教育素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第四项彳王务是针对教师和家
14、长提出的教育疑难,帮助他们更多地了瞬口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质,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二)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中小学生尽量咨询的原则,是指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它既是尽量咨询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也是对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一般要求,同时也是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开展,并与学校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共同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基本保证。1、整体性原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制约性、协调性,来全面考察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同时也要协调学校、家庭、社会
15、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地展开。心理咨询的整体性原则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中小学生心理咨询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即通过帮助和指导使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也能得以健康发展;二是追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各种模式、方法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协调一致,相互促进。2、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把学生作为主体。对学生的各种指导、帮助并不是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影响的客体,而是通过学生的“自助即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力的提高,实现心理咨询的目标。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心理咨询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学
16、生的自身需要出发;要采取有效方法并用鼓励、商量的语气让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应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他们的诚意和谈话内容,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以确保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的结果。3、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咨询要重视活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实践活动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中小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其个性的完善及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交往、劳动等实践活动。因此,针对中小学生的问题所展开的辅导内容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应让学生在各种模拟与实际情境中去讨论、体验、训练等。调动学生的自觉主动精神,会取得积极的、有效的心理咨询效果。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