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自*月中旬起,经济工委会同预算工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对上半年全市计划、预算执行和经济运行情况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先后召开常委会计划审查专家、金融运行情况、企业家调研座谈会,听取了发改、工信、财政、商务、市场监管、统计、税务、海关、供电等*个部门的情况汇报,并赴武进区和钟楼区实地调研区域经济运行情况,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互动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审议时参考。一、基本情况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打造“新能源之都”和冲刺“GDP万亿之城”战略任务,
2、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做好稳增长、扩投资、促消费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持续向好、动能增强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领跑*,市人代会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基本实现“双过半”要求。(-)经济运行质态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全省,位列*第一。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增长*%,增幅位列全省第二、*第一,其中,税收收入占比*%,位列全省第一。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工业开票销售增长*%,工业投资增长*%,分别高于全省平均*个、*个、*个百分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质量强市三项工作入选国务院督查激
3、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增速较一季度、上年全年分别提升*和*个百分点。实现进出口总额*亿元,增长*%,增幅位列*第一,其中,出口总额*亿元,增长*%。(二)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力,新能源产业支撑凸显。制定出台“新能源之都*条”、新一轮股改上市“龙腾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新能源产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产业集聚度升至全国第四、投资热度蝉联全国第一。*家规上新能源企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占全市工业销售的比重达*%;入库税收同比增长*%,占全市工业税收的比重达*%;全市新能源制造领域产值增长*%,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个百分点,其
4、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行业完成产值分别增长*%、*%和*%。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十百千”工程,新增省级智能工厂*家,江苏时代通过“全球灯塔工厂”初审;启动新一轮企业“智改数转”免费诊断工作,新增市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家。(三)服务行业复苏持续加快,接触性消费增势强劲。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增长*%,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增长*%,高于全省平均*个百分点。持续推进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全市完成货运量*万吨,增长*%,增速自一季度回正后继续攀升;客运总量恢复性增长,实现客运量*万人次,增长*%;民航旅客吞吐量*万人次,增长*%,恢复至*年同期的*%。
5、全市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增长*%;规上游览景区管理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增长*%;全市*家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分别较*年增长*%和*%。(四)政策措施协同持续发力,新发展动能稳步集聚。上半年,继续落实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合计*亿元,其中办理留抵退税*亿元;*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减轻负担*亿元;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全市*万户企业减轻负担*亿元。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省重大实施项目、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分别超年度序时进度*个和*个百分点,新增入库市重大产业项目*个,同比增长*%,其
6、中总投资超*亿元或*亿美元项目*个,*%集中于新能源产业领域。实施新一轮股改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新增上市公司*家,另外形成*家企业过会待发、*家企业申报在审、*家企业辅导备案、*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上市梯队。(五)科技创新步伐持续加快,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出台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行动”工作计划,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创新生态不断优化。上半年招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家,申报高企数量超*家;*家企业进入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名单,创下历史新高;星星充电、蜂巢能源、厚生新能源*家企业入围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三。光伏科技与技术国家重
7、点实验室重组挂牌,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全面启动建设。引进各类人才*万人,增长*%。二、存在困难和问题从上半年总体来看,我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继续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的同时,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科技创新、股改上市等方面推出系列政策措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美西方“断链脱钩”等制约对我市经济发展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实体经济发展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市场主体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与日俱增,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主要体现在:(一)制造业行
8、业内部分化加剧。上半年,全市工业*个行业大类中*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仅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合计达*%,剔除新能源产业贡献后,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下降*%,规上新能源企业以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数量,贡献了全市规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的*%和利润总额的*%。与此同时,传统产业七大主要行业中生物医药、冶金、纺织服装、化工、建材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持续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偏弱等因素影响,全市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已连续*个月下降,且今年以来降幅呈逐步扩大态势,*月当月PP1同比下降*%,
9、对传统产业利润增长形成较大冲击,生物医药、冶金、纺织服装、化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二)市场主体发展预期偏弱。国内需求不足、出口订单萎缩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预期和投资信心,*月份我市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已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反映出企业家对未来生产经营预期普遍偏弱。据对*家规上工业企业的二季度景气调查结果看,仅*%的企业反映本季度订单量环比有所增加,*家有出口订单企业中仅*%的企业反映本季度国外订单量有所增加。*月末,全市制造业企业授信额度使用率为*%,同比下降*个百分点,全市民间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下降*%和*%,均为连续*个月下降。
10、此外,调研中部分企业家反映省、市、区、乡镇(街道)的多头、多层、交叉执法检查频次过密,有时对同一事项给出的整改意见相左,既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也挫伤企业家投资扩张信心。(三)服务业增长后续乏力。受收入下降、预期不稳等综合因素影响,居民消费意愿较为低迷,储蓄意愿显著上升,*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居民存款余额*亿元,增长*%,高于全部存款余额增速*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亿元,下降*%,纳入全市重点监测的*家百货、商超,有*家零售额出现同比下降。全市限额以上综合零售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超过半数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出现下降,企业亏损面达*%。今年五一及暑期,各大
11、旅游景点景区人头攒动、异常火爆,但文旅商企业普遍反映今年旺季“旺丁不旺财”。(四)外资外贸发展承压较大。*月当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亿元,下降*%,其中出口*亿元,下降*%,全市*家重点外贸企业中,*%的企业反映*月份出口订单下降。上半年,全市对美国、日本等重点市场出口分别下降*%和*%,美国已降至我市第三大出口市场。受地缘政治、欧美制造业回流、人民币贬值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完成实际到账外资*亿美元,同比下降*%,全市及各板块实际到账外资均未实现“双过半”目标。全市新签协议注册外资*亿美元,下降*%,在谈储备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仅有*个。(五)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受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
12、大变化的影响,我市自*月下旬起新建住房成交量逐月下降,房地产行业步入持续下行周期。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建商品住房备案销售面积、销售均价同比分别下降*%、*%、*%,与房地产交易关联的契税、土地增值税同比分别下降*%和*%。三、建议下半年是我市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期。市政府要准确把握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分析研判,按照省、市委全会的工作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统筹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继续做大做强
13、优势产业,也要加快突破短板弱项,做精做优传统产业。进一步落实落细“新能源之都*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以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等十大代表性产业链为主攻方向,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和头雁效应,集聚更多汽车零部件重点项目和各类人才落户我市,做优做强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圈。深入实施智改数转“十百千”工程,支持装备制造、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制造业集群企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治理体系重构、工艺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优化,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形成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良性互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二)多措并
14、举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政策对扩消费稳投资的保障作用,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投资对调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紧研究出台落实落细国家关于稳投资、扩内需、促消费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的配套举措,提升政策的协同性、针对性、有效性,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在居民收入端和企业利润端发力,通过增加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更好提升内需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切实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围绕“*”发展战略,聚焦“新能源之都”和“两湖”创新区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投资力度,提高项目审批和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找准国家政策和区域
15、发展的结合点,高质量谋划和储备一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推动专项债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三)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行动继续加大对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高成长性创新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引导小微企业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强化创新,成长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畅通政银企沟通对接渠道,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专精特新、科技创新、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龙城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全力支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清洁能源材料等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进
16、一步推动创新与产业、技术与市场、研发与生产的高效结合。(四)持续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企业稳则经济稳、就业稳、社会稳,要倍加关心支持企业、呵护企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常态化政企交流沟通机制,深化“常州企业家日”活动内涵,了解掌握企业经营发展的真实情况、面临的难关挑战,及时回应重大关切和利益诉求,统筹解决好企业反映的绿色电力证书、多头多层执法等问题,精准帮助企业化解实际困难。清理准入和准营环节的壁垒,健全补贴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直达快享机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统筹各层级执法检查,尽力避免多层过频检查对企业带来的负面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监管创新,努力做到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让企业在敢闯、敢干、敢投过程中更有底气和安全感。(五)系统施策积极防范风险隐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两个行动”,争创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统筹资金资产资源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完善国企投融资体制机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