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专班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业专班工作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农业专班工作方案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六稳”“六保”任务要求,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决策部署,突出抓好全市粮食增产保供、生猪生产保供、乡村振兴“三类村”建设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推动全市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特制定此方案。一、粮食增产保供工作方案(-)工作目标。2023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60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00万亩以上。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0万吨以上水平。发展规模化经营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全市主推农业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二)工作举措。
2、1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认真实施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严格执行建设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性,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牵头)2 .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重点落实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玉米、水稻、大豆生产者补贴等粮食生产优惠扶持政策,持续开展农业保险,适当增加保险品种,扶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种粮比
3、较效益,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切实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种粮大户签订优质粮食订单生产。对重点粮食加工企业提供信贷等支持,对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应急运输企业和应急供应网点给予适当补助,加强跟踪调度,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牵头)3 .健全科技示范体系,落实绿色发展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粮食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切实加强关键技术集成推广指导,支持优质专用品种、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作业等关键技术应用,提高创建水平,带动全市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力推广秸秆机械还田、全程机械化和绿色防控生产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有效降低农业面源
4、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70万亩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4 .搞活粮食市场流通,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各类粮食市场主体进入粮食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领域,提升粮食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益,带动种粮农民增效。发挥骨干企业主渠道作用,加强粮食产销合作。保障应急加工能力及应急供应网点,落实与我市粮食消费相匹配的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完善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布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发改委牵头)5 .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着力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鼓励和扶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
5、头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加大对专业化服务组织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农村专业化服务队伍,开展机种机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农田灌溉等社会化服务。(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牵头)6 .强化灾情预警监测,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完善灾情预警监测,定期开展沟通会商,研判全年气象年景和灾害发生趋势,及早制定应对预案。抓好病虫害等防灾减灾工作,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方案,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推进科学抗灾,指导农民搞好生产恢复。严格规范农业救灾资金
6、使用,确保救灾资金全部用于恢复农业生产补助,实现有效救灾,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市气象局、市应急局、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三)政策保障。1 .加强监管力度。各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稳定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实行粮食生产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做到有专门科室负责,专业人员管理。同时做好粮食生产指导、重大技术推广、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等工作,坚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坚定抓工作落实的劲头不松懈,确保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各县(市、区)政府及粮食增产保供专项推进组各成员单位负责)2 .强化政策扶持。各地要想办法、找对策,切实保障农民种粮的基本
7、收益,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各级财政部门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有条件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公益性服务,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各级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等部门负责)3 .强化督促检查。各地要创新督查方式,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查漏补缺、强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粮食生产相关政策。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协助基层解决粮食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市督查指挥中心、市财政局分别负责)4 .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引导农民主动适应新政策、树立新理念、掌握新技术。加强粮食生产方面的典型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全市
8、粮食稳定增产行动顺利实施。(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二、生猪生产保供工作方案(-)工作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31号)要求,稳定全市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力争2023年生猪存栏达51万头,2023年生猪存栏达55万头。(二)工作举措。1 .建立和落实好猪肉储备调节制度。各地要按照市里确定的冻猪肉储备规模,按时完成本级政府的实物储备,未按规定时限完成冻储任务的地区,要抓紧时间尽快落实,确保任务的完成。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情况,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适时投放,稳定市场价格。(市发改委牵头)2 .加
9、强价格监测预警。保持生猪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应急监测状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及时启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市发改委牵头、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3 .给予种猪场引种补贴。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对市省备案的种猪场在2019年8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从省(国)外引进的种猪给予适当补助,其中:从省外引进的种猪每头给予500元补助;从国外引进的原种猪,按引进种源资金的5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获得补助不超过200万元。(市农业农村局牵头)4 .落实生猪养殖企业信贷保险政策。继续支持省级以上生猪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落实国
10、家生猪贷款贴息政策,对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期间,按2%的贷款贴息比例对符合条件的养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按照国家要求将贷款贴息实施期限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并将符合农办计财(2019)30号文件规定的种猪场、规模猪场用于新建、改扩建猪场的建设资金纳入支持范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生猪等民生商品市场出现暂时性波动时,要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做到不抽贷、不断贷、贷款到期时用足用好“循环贷”相关政策,解决生猪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吉农牧贷”业务的县市,对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倾斜。深入实施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政策,将能繁母猪的保险金额由
11、IOOO元/头提高到1500元/头,育肥猪的保险金额由500元/头提高到800元/头,调动养殖场(户)恢复生产积极性,提高参保率,降低养殖风险。(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金融办配合)5 .提升疫病防控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压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养殖场(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各地要加强餐厨废弃物全链条监管。加强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化全市免疫无口蹄疫区运行管理,加强市县兽医实验室建设,全部具备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检测能力。强化生猪产地检疫、调运监管和屠宰检疫。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严厉打击收购、贩运、销售、屠宰、随意丢弃病死猪的
12、违法违规行为。鼓励养殖和屠宰加工企业建立洗消中心,引导企业开展无疫小区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牵头)6 .强化生猪屠宰企业检测能力建设。落实屠宰厂(场)自检制度,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科学防控水平。按照“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的原则,加快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引导现有生猪屠宰企业进行制度、机制、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提升屠宰标准化建设水平。(市农业农村局牵头)7 .严格生猪及其产品流通。强化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监管,适时调控生猪产销,在确保我市生猪产品供应的同时,积极对域外调出生猪产品做出贡献。严格落实指定通道运输、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查证验物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
13、道政策,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在生猪产地适度建设预冷、储藏、保鲜等冷链设施。(市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配合)8 .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鼓励省级以上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健全完善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市发改委牵头,市农业农村局配合)9 .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鼓励龙头企业自建联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落实好中央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政策,逐步推动散养向规模、规模向标准、标准向示范转变,提高规模养殖效益。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划定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
14、养殖场(户),各地要给予用地保障。(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分别负责)10 .强化生猪产业用地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设施农用地的支持作用,推动生猪养殖合理布局,将种猪场、规模化生猪养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生猪产业用地纳入设施农用地范畴,合理安排用地规模。取消规模化生猪养殖的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限制。(市自然资源局牵头)11 .严格生猪产品加工经营环节监管。实施生猪产品加工经营主体检查检测制度,对未经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生猪产品原料,自行或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开展检测并做好记录。严禁采购、经营无合法来源、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测不合格的生猪产品。强化加工经营环节监督检查
15、,加强对猪肉制品加工企业、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销售企业和餐饮企业的监督检查,并依法依规组织对生猪产品和猪肉制品开展抽检。加大对流通环节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市农业农村局牵头)12 .强化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稳定基层机构队伍。高度重视基层动物防疫和技术推广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基础机构队伍。依托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技术推广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强化财政经费保障,确保监测、流调、预防、控制、扑灭、检疫、监督等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和专业业务经费。(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三)政策保障。1 .落实生猪增产保供政策。在落实生猪养殖综合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引导新建场、改扩建场及时投
16、产,完成生猪产能、存栏、出栏等各项指标。(市农业农村局牵头)2 .提升突发疫情应对能力。为稳定生猪生产,对养殖场生猪异常发病采取扑杀行为的,落实补助政策。(市农业农村局牵头)3 .完善猪肉储备投放机制。落实现行储备投放政策,研究出台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市发改委牵头)4 .落实冷链体系建设补助政策。突出城市农贸市场、农村农贸市场等终端市场,加快配齐保障猪肉冷鲜销售的冷储设施设备。(市发改委牵头)三、乡村振兴“三类村”建设工程工作方案(-)工作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卫生整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四个方面突出短板,把全市919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建设,按照合理比例划分为达标村、先进村、标兵村三个类型来推进,利用3年时间集中攻坚,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农民生活大提升。2023年打造“三类村”348个,其中,标兵村30个、先进村1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