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摘要:劳动教育能够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开设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念,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最终使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然而现阶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劳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教学效果不理想,与当前教育需求相脱离。要想优化劳动教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家务劳动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重要举措和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在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也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明确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价
2、值和功能作用。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意见的出台是党和国家对全国育人体系深入构建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对劳动教育来说,不仅是我国教育模式的重大调整,也是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劳动教育,在新环境下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这是对教育本质和理性的回归,是对自然和生命的崇尚和尊重。一、“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双减”意见的出台不仅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有效推进,也是对人才体系结构的优化建设。如何使劳动教育重新回归教育实践,加快构建五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核
3、心议题之一。2023年7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要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必要的劳动能力,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现阶段,小学生的劳动意识相对薄弱,不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部分小学生甚至产生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还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信心和迷茫,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必须要加强劳动教育,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1 .明确劳动教育
4、的内涵,具化“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劳动教育就是通过劳动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适应未来发展的劳动技能,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能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劳为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加强劳动教育是实现学校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是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是实现学校
5、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2 .确立劳动教育理念,着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确立劳动教育理念,贯穿于德、智、体、美的全过程,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科课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其劳动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道德、智力、审美、体能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直言:”只有负担减轻了,才能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因此,理解“双减”,不仅仅要从减轻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的层面来理解,更要看到“双减”就是这一理想形态得以形成的“加速器”,劳动教育则是其中不可替代的“润滑剂”。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学
6、生只有具备积极的劳动意识,明确劳动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3 .搭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激发“民族创新”的精神追求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是根据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结合学校特色,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区域性、实践性的特色课程。小学的劳动教育应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让劳动形成多样化、生活化、趣味化。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立德、强体、创新、育美、增智,实现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有效的劳动教育不但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学习,使其思维和行动中迸发出火花,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创新意识,还能让学生形成积极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
7、劳动观、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二、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1 .构建特色化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双减”意见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人们的教育理念等,为劳动教育的实现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以一种政策性的强制力量助推了学校劳动教育在育人体系中释放可融合性育人能量,创造良好的现实语境。单一的课程教学难以真正促进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才能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以学生多元化、独具地域文化的经验情境作为基准,要建立特色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学生带入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当地特色文
8、化、劳动人民的亲切感,从而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1)劳动教育+品格教育品格教育,通过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的品质塑造作用,这有利于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必要的劳动能力,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充分认识到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积极劳动的热情,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其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应社会的变化,使学生具备生存的关键能力和良好的品格,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有效的劳动教育不但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奋斗、自强不息的精
9、神,还能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喜悦、懂得劳动的价值。学校举行中队会展评爱惜粮食勤俭节约让学生在中队小组实践活动中体会节约的内涵。校内的音乐美术老师发挥特长,将劳动教育和学校的刺绣、衍纸、礼仪、书法等精品课程相融合开展美育融合教育,添加了劳动教育的元素,在动手实践、创意构思形成作品的过程中,提升了美的意识和动手能力。(2)劳动教育+农场教育农场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
10、;每学年设劳动周,自主安排;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高年级适当走出社会参与集中劳动。在这些大背景下,合肥市阳光小学的阳光开心农场诞生了。基地建成,很多中队辅导员和社团老师纷纷响应,主动认领一块地,开启绿色健康之旅。老师们开荒建园,队员们种菜除草、施肥、浇水,希望菜苗们快快长大。转眼丰收的时节到了,队员们争先恐后地要和蔬菜们合影,纪念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队员们化身出色的销售员,标价、叫卖、收款。除了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也真切地掌握了技能,让劳动收获了甜美。学生们还加入了做美食的大军,有的中队在清明节开展了亲子巧手做青团的活动;有的中队开启了美食制作的旅程,开启大厨养成记,范菜、西红柿炒鸡
11、蛋、自制饺子馅。体验了辛勤劳动,就自然珍惜来之不易的美食。大家走进社区餐厅,面向食客们发放倡议书,温馨提示客人们吃多少,点多少,吃不饱,要打包。校内外签名、倡议、践行,让每一粒粮食,每一份食物,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家。(3)劳动教育+STEAM教育STEAM教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学生与同伴的合作能力、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验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学校科学组老师将劳动教育和STEAM课程相融合,开展无土栽培蒜苗技术项目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思考、活动、发现、创造,打开了科学创造的新世界。
12、大蒜灭菌实验就是在疑问中助推实现的。学生们剥蒜、提取蒜汁、倒入纯牛奶、做好标签、静放三个小时、等待发酵等等,通过实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加了蒜汁的酸奶味道会变淡。所以吃了大蒜,可以喝酸奶解味。从劳动意识的培养到阳光农场的成立,从学生动手、动脑的锻炼到课程、中队、社团以及STEAM+的融合,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增加了学生劳动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劳动量。通过劳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责任感;提高核心素养达成度、劳动技能、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增多劳动实践机会;减少生活惰性和对家长的依赖。通过“五育并举”,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到了真正的落实。2 .开展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从教育本质出发,美国著名教育
13、家杜威指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基本观点,主要涉及以下两点内容:首先,学校教育应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有机整合起来;其次,教育应当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学校教育应体现社会生活,二者应相互融合。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枢纽,是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的平台,不仅具备学校教育的内容,而且包含社会教育的内容。因此,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促进社会劳动与学校教育融合是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2。例如,学校劳动教育应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各阶段学生的要求具有一定差异,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学校应
14、根据其差异设计相应的劳动教育主题。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设定如“一花一草护校园”“班级是我家”等劳动主题,组织学生参与相对简单的劳动,如“拾垃圾”“给植物浇水”等,让他们切实感受公益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针对中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设定如“我是小小宣传员”“我是小小劝导员”等劳动主题,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宣传等活动,从而使其真正认识社会劳动对个人发展的关键作用。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设定如“我是小小活雷锋”“我为大家干实事”等劳动主题,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使其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深刻地领悟劳动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他人感受到快乐,进而更加自主、积极地投入社会劳动活动
15、中。学校注重用学习空间变革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用项目化劳动促成学生深度参与,多年来与安徽省博物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校馆建立良好联系,不断扩充劳动教育空间,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创设优质条件打造新劳动课程。3 .实施依托日常生活的家务劳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依托家庭的劳动教育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现阶段,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一个鲜明的现象,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让学生做家务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2。当前小学生缺乏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与精力,劳动能力不强。生活中,一些孩子会出现剩饭、乱洒水、乱扔瓜皮纸屑等不良行为,不仅形成了不良习惯,而且也不懂得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16、。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孩子的动手意识和劳动能力,在客观上也能促进孩子的独立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对此,学校应加强与家庭之间的交流,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家长深刻意识到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基础的家务劳动。学校还可以帮助家长制订相应的劳动计划,保证家庭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条理性。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家长可以通过任务卡的形式来督促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家务劳动。结语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劳动价值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及学生、家长的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而突出劳动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能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参考文献1以人民为中心,将“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