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可行性探究 论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89620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可行性探究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可行性探究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可行性探究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可行性探究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可行性探究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可行性探究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可行性探究 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可行性探究摘要:随着“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课程标准(2023版)的出台,劳动教育再焕新机。然而劳动教育资源的缺乏、劳动教育模式的陈旧都在影响着劳动教育前进的步伐,学校该如何探究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三全育人”教育思想,立足实际,探索一条可行的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道路。关键词:“双减”,劳动教育,创新实践,任务群,育人功能实施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要求,劳动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当前劳动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教育思想的不断革新特别是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同陈旧、落后的劳动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所以立

2、足当前的现实,在“双减”的背景下,希冀为劳动教育探索出一条创新的、可行的发展道路。一、劳动教育的精神底色(一)溯源劳动精神内涵1949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直言正是由于劳动才使得猿转化为人。1由此可见,劳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是人类的精神底色。劳动是人类生命的底色。劳动精神之于中华民族,无异于水之于舟。劳动创造无数物质财富,丰润了民族精神。因为劳动,中华民族的辉煌历久弥新。从“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男耕女织,到“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的炼铜之夜,再到彰显中华文明之灿烂辉煌的“四大发明”;从杂交水稻“禾下乘凉梦”到“可上九天揽月”的航天工程成为现实中华民

3、族在用劳动绘就未来蓝图。(二)探求劳动教育发展时代的激流勇进没有掩盖劳动的锋芒,反而将其无限放大,成为铿锵的时代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详细阐述了劳动教育丰富的内涵,提出劳动教育要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近年来,关于劳动教育课程的指导纲要相继出台,更为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二、劳动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构建“三类一体”课程体系1思想引领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

4、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三全育人”的教育思想,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这为当前学校如何高质量地发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政策指向。22.课程整体实施学校在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发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致力于打造以国家课程校本化融合为基础、以地方课程区域化为目标导向、以校本课程个性化为重心纲要的“三类一体”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从而践行“三全育人”思想,从劳动教育主体到客体、单一到多元、课内到课外、线上到线下,全方位融合到劳动教育中。(二)形成多师型育人结构教育的主体不再是教师,劳动教育的主体也不再是单个的教师,其外延可以拓展到整个教学团队,甚至从全员育人思想出发,教育团队

5、可以辐射到学校、家庭、社会,整合多方教育力量,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师型育人结构。当然,多师教学的基础仍在于师资力量的培养与革新,现阶段学校应致力于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养,鼓励组织对应活动,研发相应课程,加强区、市、省间的交流。任职多年的教师,可能会因为教育思想的蒂固而缺少求新意识。所以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要保证教师的专业能力紧跟时代的变化,及时进行思想的更新。基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劳动教育资源的补充,将新技术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拓宽劳动教育的场地和时空限制。立足本校师资力量,建立研究共同体,共同研讨、制定课程相关配套设施,确立基于本区域、本校的个性化

6、劳动课程,及时进行网络研修,开辟专门的研究板块,及时上传更新最新研究成果,共同学习。(三)开设逐级提升的的劳动课程1.设计原则(I)内驱力原则所设课程需要关注到学生个体从发展到满足的内部动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劳动的动机,增强主观能动性。例如,以实践驱动的劳动课程既有利于实施,又能强化学生的自主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再仅仅着眼于劳动理论,而是在劳动实践中巩固认知,激发劳动兴趣,提高劳动内驱力。(2)个性化原则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劳动课程理念,以量表分析学生真正所需的劳动知识、技能,评价标准不再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而是学生能够在劳动课程中发挥怎样的价值,充分展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独立自

7、主能力、创新思维等多维度的能力。(3)实践性原则只有真正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中去,劳动课程才能发挥其巨大的魅力。在实践中深入地领会劳动内涵,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最终才能真正使劳动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4)综合性原则在“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号召下,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劳动教育中所包含的内容也应该不仅限于劳动相关知识,要注重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纵向联系,从而实现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树德。3在进行劳动实践时,倡导学生基于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探究形式,通过整合化的项目式作业培养劳动能力。2.实施策略(1)以学段划分教育板块,

8、形成劳动教育任务群劳动教育本身具有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一体性和连通性,劳动课程的设置要遵循这一本质规律,为不同的劳动教育阶段提供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从而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结果。劳动教育的内容是劳动课程的立基之石,遵循综合性原则,需要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整合,构建以学段为划分依据的横向发展模块,其本质也是以能力为递进的纵向发展板块。小学阶段可整合相似技能基础且功能性相通的劳动任务,形成任务群,按学段划分,在不同学段各有侧重。可根据课程标准(2023版)将小学阶段劳动大致分为三大类:日常生活类劳动、自我提升类劳动、公益服务类劳动。三类劳动下设十大任务群,日常生活类包括:个人清洁与卫生、归类整理我能行、简易

9、烹饪我调配;自我提升类劳动包括:家用工具我解说、种植栽培小农夫、编织缝纫乐其中、互联网运用共提升;公益服务类劳动包括:公益劳动在行动、志愿服务献力量、社会实践重体验。各学校可根据区域性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定制专属劳动任务群,整合教育内容,开发劳动项目,形成“清单式”劳动课程。例如,在校园一角开辟种植园,各年级各班级划分不同种植领域,认领土地,自我规划,从买种、翻土、播种开始,做好过程性记录,调配记录员,再到最后收成,将农作物烹饪成美味可口的事物共同分享,形成一套完整的种植课程,现在,已有多所学校投入实施。(2)“线上”“线下”双实施,力求突破时空限制劳动教育既不能只重理论轻

10、实践,也不能一味地忽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所以在当前“双减”背景下,疫情特殊时期,线上线下双实施是一种必要举措。在线上的劳动教育中,主要以劳动的理论知识为主体。在后疫情时期,这种可以打破时空限制的线上教育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地学习劳动知识的机会,学习过程不受次数和时长限制,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劳动知识。同时,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可以有效避免因劳动教育资源限制导致的教育不公问题。线上劳动教育平台还具有互联网新技术不可被取代的作用,平台数据分析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交互和学业成果,实现教学监督的同时再从数据分析的角度为学生量

11、身打造个性化指导,这种线上完成的劳动教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以往劳动教育的不足加以补充。线下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为劳动实践,通过丰富化、个性化的劳动形式帮助不同学段、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劳动任务群众习得劳动技能。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使得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学生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可以获得实际的成效反馈,而积极的反馈又会反作用于学生,增强学习热情,提高主动性。(3)注重学科融合,发挥渗透教育的作用要让劳动教育真正地落地生根,需得加强和固有课程的融合再创新。注重劳动教育与各门学科的融合。在语文课程中,许多课文都强调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如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文就充分肯定了主人公吃苦耐劳、艰

12、苦奋斗的精神;四年级下册古诗田园四时杂兴中就展现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四年级下册挑山工一文中,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挑山工凭借自己的双手,坚守自己的岗位,并在其中发光发彩的精神面貌。这些课文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渗透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一颗爱劳动的种子,语文教师需得抓住这样的教育契机。此外,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可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作用,在低段教学时,会安排职业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可以像学生传授劳动最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意识;和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可以与种植园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我为班级种植园绘制宣传牌等活动,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搜索查询植物的相关资料,用电脑绘制图文并茂的介绍

13、卡。在各学科中抓住时机,进行劳动教育有效的渗透,是实现劳动教育真正发声的重要途径。三、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一)发挥评价的积极性引导劳动课程的评价注重综合性评价,评价内容多元,重视平时过程性的评价。并且教师要实时更新教育观念,发挥评价的积极引导作用,使得劳动教育发挥育人功能。遵循发展性原则,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有所不同,不同学生在相同阶段的发展也不同,所以需要制定不同的阶段性培养目标,在评价时,也要考虑发展的阶段性。遵循评价的整体性原则,整体评价学生,既要对学生掌握的劳动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在劳动课程的的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二)注重评价形

14、式的多元化劳动课程的评价方法建议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评价时可以借助清单式、项目式、档案袋等工具。4劳动清单以列表的形式概括性地呈现学生曾参加的劳动项目,以及其在项目中承担的任务;项目式则是相对完整地反映学生在某一劳动任务中的计划、过程、成果等;档案袋是在教师的帮助下有针对性地收藏学生劳动学习与实践情况的材料。课程标准(2023年版)的出台标志着劳动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践性、综合性、个性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劳动教育主阵地。5学校应以高度的站位,统筹规划构建“三类一体”的劳动课程体系,组织丰富多样的劳动任务群,让学生在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评价引导,联合家庭、社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参考文献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人民出版社,1949.中图分类号:G63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3.3管光海,张丰.融合观引领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1基础教育课程,2023(10):22-29.4章振乐.正心立德劳动树人一一小学“新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7(5):27-29.5赵兴龙,许林.如何推动劳动教育转型升级N.中国教育报,2018-11-2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